扬剧的代表剧目(国内顶级编导队伍加持)

【来源:扬州网_扬州民生】

扬剧的代表剧目(国内顶级编导队伍加持)(1)

古装扬剧《郑板桥》

昨天,大型古装扬剧《郑板桥》举行建组会,主创人员集聚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阐述创作理念,商讨表演方式,以最好的状态演绎这部大剧。

契合时代,力求讲好扬州故事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郑板桥之所以闻名,不仅仅在于他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还在于他的为人为官,都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传奇。

“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讲好扬州故事就是彰显中国精神的方式之一。”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扬剧王子”李政成说,经过反复的思考与酝酿,决定用扬州地方历史人物——郑板桥作为创作背景,“郑板桥在扬州家喻户晓,创演《郑板桥》必将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与欢迎。”

李政成介绍,通过创演《郑板桥》,不仅要投射他纯净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人文精神,更力求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与时代契合、与世界呼应的目的,这正是创演这部戏的价值意义所在。

扬剧《郑板桥》集结国内顶级的编导队伍,包括编剧罗周,导演韩剑英,唱腔设计冯成杰,作曲、配器赵震方,舞美设计边文彤,灯光设计邢辛,服装、造型设计师蓝玲等。

该剧由“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李政成领衔主演,彭楷仪、陈俊、张卓南、沈仁梅、王海、徐梦雪、徐凡、游佳琦等联袂演出,著名扬剧琴师、胡琴演奏家卢小杰及爱徒王安琦担任主胡。

量身打造,创作底气源于扬州

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担任本剧编剧,她与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多次合作,她创作的多部扬剧已成为扬州扬剧研究所的经典剧目。此次,与扬剧研究所的再度携手,她坦言虽有难度,但仍充满期待。

“这部剧目是我积累了十余年的艺术经验之后,才敢动笔的作品。”罗周说,郑板桥的一生看似平凡,没有耀眼的丰功伟业,但又是当之无愧的艺术标杆,“创作好这部剧目既是向郑板桥致敬,更是向扬州的文脉致敬。”

据介绍,扬剧《郑板桥》以郑板桥中年、暮年两度客居扬州为核心内容,演绎上下两本,其间又以他山东放粮为楔子,结构全剧。通过郑板桥与妻子饶五娘之奇缘、与官员卢抱孙之聚散、与盐商张从之恩怨,展开对清代扬州琳琅满目的市井描绘。

“整个剧目体量大,行当多,人物丰富,放眼全省,几乎只有扬州市扬剧研究所能够担当这样的巨制。可以说,这是一部为了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量身打造的剧目。”罗周说。

担当剧目作曲、配器的一级作曲赵震方同样对扬剧颇为熟悉,“我对这部剧目充满信心,底气就来源于扬州一流主创团队。”赵震方介绍,他将秉承“传统韵味,现代审美,乡土情节,都市格局”的创作理念,力争打造“老观众过瘾,新观众被吸引”的精品。

中国评剧院一级导演韩剑英为本剧导演,他表示,扬剧《郑板桥》目标就是打造集“思想精深、 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助推戏剧事业繁荣和高质量发展。

据悉,目前《郑板桥》的剧本、舞美设计等经过多次商讨、修改后已全部落地,并成功申报江苏省艺术基金。经过紧张的排演,有望于今年三四月份首演。

记者 王鑫 王璐 孔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