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

走进少林寺毕研杰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

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

每当这优美的旋律响起,就会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多年前。

三十多年前,一部功夫电影《少林寺》在各地热映,迅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武术热潮。我们这些刚上初中的半大小子也纷纷有模有样地模仿起了少林功夫。当然,少林武僧觉远和牧羊女之间的那种简简单单的纯真爱恋故事,也在我们情窦初开的心中引发出一种朦朦胧胧的唯美情愫。自此,去少林寺,就成了许多中国男孩的一个梦想,其中包括一个我。

可这个梦想却在我的心里一下沉睡了三十多年,当我游遍了半个中国的时候,这个深埋的梦境却又悄悄地醒来。终于,在2022年春寒料峭的今天,我走进了少林寺。当然不是去出家当和尚,也不是去参研佛学经典,而仅仅是作为一名普通游客。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2)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约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山的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既少室山密林深处的一处寺庙。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自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得到了李唐历代统治者的不断赞誉和封赏。少林寺因此快速发展,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少林寺》在全球热播,更让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名扬海内外。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3)

疫情汹汹的当下,没想到景区居然游人如潮。我随着挨挨挤挤的人流一步步走近千年名刹少林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山门为少林寺的正大门,门上方横悬一长方形黑底金框匾额,上书“少林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据说为清康熙大帝御题。就在那个“林”字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小小的金边正方形,据导游“光头刘”介绍,那是“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4)

提到“光头刘”,咱这里就先暂时打断游览,简单介绍一下“光头刘”。“光头刘”是我们的“地接”或曰“地导”,就是旅游目的地的导游,名字叫刘魏,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因头上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毛发,大家戏称他为“光头强”。他则笑着纠正说是“光头刘”。因为这个光头,为整个游览带来了不少欢乐。

随着人流我走进山门,前面看到的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大殿雄伟壮观,威严肃穆。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5)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为四层建筑,遥相对应,气势雄伟,巍峨庄严。

沿大雄宝殿中轴线前行,就是少林寺藏经阁。

藏经阁又名法堂,为历代高僧讲经说法、贮存历代佛经典籍和武功秘籍等文献之所。1928年,军阀石友三在少林寺驻军,因为战事,一把火从藏经阁烧起,殿内经卷、武林秘籍、达摩影石等珍贵文物典籍俱被焚毁,损失不计其数。现藏经阁是依据毁前资料,于1992至1993年间在原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现存《中华大藏经》、《龙藏》、《大正藏》、《高丽藏》及其他典籍计数万册。

这时,“光头刘导”提醒我看看“藏经阁”三个字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我这才发现“藏”字似乎是个错字,左下角缺少了几个笔画。刘导笑着说:“不是错字,而是故意缺少了几笔。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了纪念曾经经历过浩劫的少林寺和受过创伤的藏经阁,铭记历史教训和这永久的遗憾,就把藏经阁第一个字“藏”少写了几笔,意在告诉大家:藏经阁是永远藏不完世间所有的经书,必有缺憾;而且一场大火损失了几乎所有的佛教珍贵经典,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

一个字深藏一段故事,我不仅颔首叹服。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6)

藏经阁台下通道的东侧,有一口巨大的铁锅,重约1300斤,系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所铸。据说是寺僧鼎盛时期炒菜做饭用的,功力深厚的烧火僧就在大锅上面的横梁上倒挂金钩,用大铁锹奋力翻炒饭菜。

再向里走是一条长长的甬道,在道路两旁苍松翠柏掩映下有数通石碑矗立,为古代碑刻,沧桑古朴。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着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故有碑廊之称。碑林的尽头是天王殿,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

这时,“光头刘”突然指着一处建筑说,那是方丈室,就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因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游览少林寺时,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

可为什么叫“方丈室”呢?我有些不解。原来,方丈室即“一丈四方之室”,也就是说该室长宽各一丈见方,是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说,印度那烂陀寺的僧房,宽皆方丈许,故叫做“方丈之室”。《佛学大辞典》中载:(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原来,方丈起初指的不是人,而是寺内主持的居所,后来才由主持居所转化为寺院主持的别称!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7)

再向里是一处不甚高大的殿堂,黑底金框的匾额上书“立雪亭”三个金字。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据说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铸。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

在这里,“光头刘”又给我讲述了立雪亭名字的来历。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有位法名神光的和尚从洛阳香山寺来到少林寺拜访达摩,一心想得到祖师的真传。但是达摩只自顾默然面壁,并不理会。神光站立祖师门外,肃然不动。他从白日一直站到黑夜。时值天降大雪,积雪没膝,至天明仍未被允许入室。为示求道之诚,神光将自己左臂砍下。达摩问他“如此做甚”?神光虔敬地答道:“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众!”达摩见他心诚,可传衣钵,便唤他入室传道,并赐法名“慧可”。达摩临死前把袈裟和食钵传给慧可,说:“从前如来为了正法统,把这件法衣作为信物,辗转传授以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慧可跪受。由于达摩为禅宗祖师,后世称为一祖,慧可为直授传法弟子,史称二祖。

因时间所限且游人众多,尚有千佛殿、地藏殿、白衣殿等殿堂未及细看。我们接着出山门去塔林。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8)

塔林在寺西约300米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住持、大和尚及有成就、有贡献的僧人的墓葬群。因墓塔林立,故曰“塔林”。塔林占地约1.4万平方米,为我国最大的塔墓群,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区别。自唐贞元七年至清嘉庆八年,原有砖基塔500多座,今存232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7座,元塔43座,明塔139座,清塔10座,当代塔2座,年代不清塔27座,另有残塔和塔基35处。

围绕塔林一周,拍照留念完毕,我们急匆匆奔赴下一处景点。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9)

声明: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部分网上资料;完成后,又经导游“光头刘”审阅修正完善,特此一并致谢!附作者简介:

毕研杰,山东鄄城县第一中学教师。著有散文集《人在旅途》《我爱我家》《生活琐记》三部,主编《手把手教你写作文》、《阅读训练精编》、《青春留影》(1.2.3卷)等多部,参编《写作训练精编》、《写作导引》等十余部。有诗歌、散文、小说300余篇(首)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指导的学生作文有200余人次公开发表或获奖。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0)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1)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2)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3)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4)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5)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6)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7)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8)

参观少林寺游记(走进少林寺游记)(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