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奇峰耸立云雾缭绕(山势陡峭马不前)

回马岭明·边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远处奇峰耸立云雾缭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远处奇峰耸立云雾缭绕(山势陡峭马不前)

远处奇峰耸立云雾缭绕

回马岭

明·边贡

回马岭前春日西,

涧花岩草郁萋萋。

上方钟落不知处,

惟见白云岩畔栖。

从中路盘道登泰山,过了壶天阁不远,就看到一座跨盘道而建的双柱单门式石坊,石坊额题“回马岭”三字,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帝王登山的故事。传说,汉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骑马登泰山到此处,山路陡峭,马不能上,因此名为回马岭。

山重水复疑无路

峰回路转弃马行

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海拔约800米,古名石关、瑞仙岩,是泰山的第一道天然关。

《宋史礼志七》载:“回马岭至天门路峻绝。”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亦载:“自水帘洞坊至回马岭坊,凡七里。过此马不能登矣。”相传,宋真宗曾在此改骑马为乘轿,回马岭因此得名。乾隆登泰山至此留下的几首诗中,也多次提及宋真宗回马之事,但从历史记录来看,宋真宗赵恒来泰山封禅并不是骑马上山的。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立于泰山脚下岱庙的《大宋封祀坛颂碑》中记述:“上乃乘轻舆,陟绝嗽,跻日观,出天门。”这里所说的登山是指走盘道石阶,“轻舆”则是指山轿而不是马车,因此也就谈不上回马。明萧协中著《泰山小史》(1932年版)中认为,“回马岭”的名字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骑马登封泰山时,至此山势高峻陡拔,马不能上而得名。

此外,也有人认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中元元年(56年)登封泰山时,在此回马,遗名“回马岭”。东汉应劭《汉官仪》载录的马第伯《封禅仪记》中就记载:(光武帝)“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不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其中“留马”处说的就是回马岭。“回马岭”三字,就是骑马上山,至此岭路陡绝,马不能再上,只好回马的意思。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重峦叠嶂、峰回路转、陡峭难行。

在回马岭坊北,盘道东侧石壁上,有一处峰回路转刻石,刻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这里山势陡峭,盘道回转曲折,山路转弯处形似马蹄,故盘道称“马蹄盘”。过了回马岭和峰回路转刻石,山势越发陡峭,盘道只得回旋曲折向上,路虽难走,但景色也越来越美了。

回马岭

清·施补华

肩舆来不觉,回道路千盘。

林雨百泉响,山云六月寒。

阴崖迷竹柏,古殿肃衣冠。

没字碑犹在,当从绝顶看。

泰山封禅需诚意

神马至此亦不前

关于回马岭,在民间流传着多个与帝王有关的故事。相传,唐玄宗到泰山封禅前,为了方便登山,在长安便选了十匹宝马良驹供他换乘。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一路上走一段换一匹马,带着封禅队伍浩浩荡荡来了泰山。

唐郑綮《开天传信记》记载唐玄宗登封泰山时,“从益州进白骡至,洁朗丰润,权奇伟异,上遂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倦”。随唐玄宗李隆基一起封禅泰山的中书令张说也在记述这次封禅大典的《封祀坛颂碑》中称:“皇帝御六龙,陟万仞,独与一二元老执事之人,出天门,临日观”而李白《泰山吟》六首中“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就是描绘的唐玄宗李隆基骑马封禅泰山的情景。

传说,唐玄宗这不凡的阵仗还惊动了碧霞元君座下镇邪保驾官王灵官。王灵官远远看到唐玄宗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你既然诚心来泰山封禅,就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登山才对,怎么能如此大胆,一人骑十匹马上山?这是对我泰山的不尊,更是对元君娘娘的不敬啊!王灵官越想越生气,最后拿起九节连环鞭,连续打死了九匹马,剩下的一匹五尾双头驹子一直到过了壶天阁才倒地不起。

唐玄宗看到眼前死去的神龙宝马,再想想自己封禅的阵仗,心想必定是冒犯了神灵,于是向山顶方向拜了三拜,表示虔诚谦恭,然后吩咐随行众人,一律轻车简足,徒步上山。前行前,唐玄宗看着死去的宝马,不免心疼,将此地命名为回马岭。

回马岭诗四首

清·乾隆

(一)

曈昽日照紫芙蕖,

石蹬盘纡路转徐。

传是真宗回马处,

当年来为奠天书。

(二)

昔人回马地,进马跋岩高。

夫子有明训,功毋一篑停。

(三)

为奠天书策马来,

崎岖难进遂因迥。

泰山何弗如林放,

不受祥符捷径开。

(四)

天书上下腆颜为,

鄙甚三呼称不知。

中道弗前回马返,

岳灵应实愧难欺。

高傲自大乾隆爷

回马岭处拨马回

在回马岭坊西约30米和35米的两处岩石上,题刻着乾隆《回马岭》诗四首,这四首诗分别题刻于不同的时间,诗中提到宋真宗至此弃马换轿,自己却策马越过险峻的石关。但在传说中,乾隆爷曾至回马岭不得不返。

乾隆当政时国泰民安,他自觉自己是文治武功千古一帝,发下了宏愿:我若来泰山祭祀,一路上要广施钱粮,让老百姓感受到皇威浩荡。乾隆到泰山祭祀时,当地县令提醒他,泰山上百姓多,要多准备点钱以防不够施舍。乾隆心想:我堂堂大清国皇帝,国库充盈、天下太平,难道还能被几个百姓吓住吗?县令真是杞人忧天。第二天,乾隆带着提前备好的几麻袋铜钱上山,行至岱宗坊往北一看,路两边全是老百姓,随行人员边走边施舍,几袋铜钱很快用光了,只好随舍随运,但不管怎么运,总是不够舍的。就这样,大队人马过了壶天阁,路边百姓还是一个挨一个,用来布施的铜钱实在是供应不上了,乾隆只好叹了口气,策马而返。

下山后,乾隆一夜未睡,天刚亮就命人跑去查访,当地县令到泰山北山坡一看,眼前每一棵草上都顶着一枚铜钱,却不见一位百姓。县令禀告乾隆后,乾隆才明白,这是泰山老奶奶嫌他高傲自大,让泰山上的草都变成了沿途百姓。从那以后,乾隆皇帝更加勤勉,并多次上泰山祈福。而乾隆被迫拨马而回的这个地方,就留下一处胜景叫回马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