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兆有10个表现(为何却突发血栓)
常见的心梗、脑梗、脑卒中等血栓问题,大多数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人没有控制好病情,加上抽烟、喝酒、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的。
但为什么有的人多项指标控制良好,最后还是发生了血栓?
病例
1988年,嵇先生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慌;
2001年退休后症状加重,起先右腿发麻,逐渐向上蔓延;于是他去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前降支堵了60%;
2005年血管堵塞之后,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支架,也遵医嘱积极进行抗血栓治疗;此时,他的生活习惯健康,血脂、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都控制的非常好。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006年4月份,他却突发了心肌梗死。
孙主任告诉我们,人体血液里存在的某些细胞,会给身体带来有害的物质,在临床上被称为“炎症因子”,它就是血栓的“幕后推手”,案例中的嵇先生得血栓就是因为这些炎症因子。
一般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在临床上通过动脉超声、冠脉ct、血管造影等就可以检查出来,而因为炎症因子引发的血栓却非常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血小板,是造成血栓非常重要的成分。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不会聚集形成血栓。
但当人的身体里存在炎症时,炎症因子就会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黏附在一起,合成可怕的血栓。
由于血小板遍布全身血液,因此合成的血栓可能就会遍全身。炎症因子导致的血栓比高血脂引发的血栓更为可怕!
炎症因子破坏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是阻止胆固醇沉积到血管壁的“天然屏障”。但炎症因子却可以破坏血管内皮;
同时,炎症因子会激活白细胞包裹胆固醇,使得胆固醇更容易沉积、附着在血管壁里;
当越来越多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就形成了斑块。
在这种情况下,血栓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 如果炎症因子促发的血栓,形成在心脏冠状动脉,则表现为心肌梗死;
❍ 如果发生在大脑,则表现为脑卒中,或者脑梗;
❍ 如果发生在内脏,还可以表现为肾脏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
❍ 如果发生下肢,常见的有下肢深静脉;
❍ 如果这个部位的血栓脱落了,还会上行到达肺部,造成肺栓塞。
感冒、头疼、长痘痘是生活中常见的急性炎症,而形成血栓的炎症并不是这类急性炎症,而是慢性炎症,这类炎症长期存在于人体内,基本上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感,但伤害却持续存在。
1
牙周炎
牙周炎非常常见,主要和牙龈萎缩后造成的牙垢沉积有关。
牙周炎形成后,局部会有很多牙菌斑,这些细菌在体内长期存在,会促发体内的炎症因子的升高,从而促发血栓的形成。
【提示】患有牙周炎的人群,发生心梗的几率比正常人高5~6倍。
2
感冒咳嗽,流感
流感期间心梗的病人明显增加,因为被病毒感染后也是一种炎症刺激,会使得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增加,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提示】炎症因子和病毒还会直接损害心肌,增加心脏病的发生率。
3
无菌性炎症
非细菌、非病毒感染的无菌性炎症,也是慢性炎症出现的原因之一。如:慢性腹泻、不明原因的低热、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关节炎等,这类患病人群也处于体内慢性炎症的状态。
如何发现体内“慢性炎症”?
炎症因子出现后,机体会产生一些对抗反应。肝脏感受到炎症因子刺激后,会合成分泌一种蛋白质——C-反应蛋白。
所以,我们通过特殊的检查,抽血检测“C-反应蛋白”指标,即可以了解身体里慢性炎症状态。不同水平的“C-反应蛋白”可反应炎症的严重程度。
“C-反应蛋白”正常值是0~3个毫克/升
即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常低,随着“C-反应蛋白”的增加,危险会从9%增加到13.1%,C-反应蛋白高的人,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
小贴士
急性心肌梗死时,在心肌损伤及坏死区域出现严重反应,导致“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反应蛋白”更高;
因此,“C-反应蛋白”还可以预测未来发生危险血栓事件的概率。
洋葱,被誉为餐桌上的“抗炎冠军”,其中含有的一种植物化学物——多酚类,能够抗炎症、抗氧化、抗血栓,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促进血栓溶解,抵抗血小板、血细胞的聚集,清除体内自由基,是保护机体的抵抗屏障。
多酚类是目前自然界食物中抗氧化性能最强的植物化学物,洋葱里含量最多的多酚类是槲皮素。
紫洋葱 VS 白洋葱
不同产地的洋葱,其槲皮素含量也有差异。营养学家检测了全国不同产地来源的40多种蔬菜发现:
上海产地:白皮洋葱槲皮素含量最高
北京产地:紫皮洋葱槲皮素含量比白皮的更高
其实,除了洋葱,槲皮素在西兰花、油麦菜、土豆、藕等蔬菜,以及红葡萄、红提子等水果中的含量也都比较高,所以建议均衡摄入。
健康说
慢性炎症,也是糖尿病易被忽视的糖尿病致病因素之一。所以日常多吃一些“抗炎"食品,对于预防糖尿病及控制病情也有一定好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