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前100大姓(宁夏中宁万姓探源)

宁夏中宁万姓探源

宁夏前100大姓(宁夏中宁万姓探源)(1)

一、来自中宁万氏家族的传说

我叫万学诚,中宁县恩和乡万家隆号人,1967年我上初中,暑假期间,随一本家爷爷万光林,在烟洞山万家窑犁地放牛,晚间无事,听他讲故事,他说我万家不姓万,祖籍江南人,朱洪武(朱元璋)的后代,朱洪武有一子封到宁夏为庆靖王爷,他的后人因反对宦官专权,准备起兵造反,后全部被朝廷捉拿问罪。有兄弟二人受王爷委派在鸣沙看守“永寿塔”怕受诛连,不敢再姓朱,说我们是万岁天子的后人,就姓“万”吧。兄弟二人怕被一网打尽,一人隐居本地落户“四百户”,一人远逃环县,环县的万姓和我们系出同门。

后我于报纸上看到叶光彩老师撰文《中宁万家姓朱不姓万》,我就将全文择录如下:

“中宁的万姓始于明代,据世代口传,我们本来姓朱,祖籍安徽凤阳,是明代庆王朱旃的后代。庆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为庆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诏都宁夏,先住韦州,建文三年(1401年)移宁夏(今银川)。庆王在韦州时,曾出资重修中宁境内之鸣沙塔,并命名为“永寿”,派人看守,其子孙之一部遂留居中宁。

正德五年(1510),朱旃的重孙安化王朱寊鐇‘假清君则,诛刘谨’之名,起兵反叛、京师振动,但仅十八日,即被忠于朝廷的宁夏游击将军仇钺所执,寊鐇及其直系亲属十八人被押解京师问罪,其在中宁境内的亲属,为了逃避诛连遂改姓为万,暗寓本是万岁天子的本家”。

我为此于2011年曾问过叶光彩老师,我说“叶老师,您撰此文有无根据”,叶老说“没有”,我也是听你们万家人说的”。我问听谁说的,他说听恩和万家沙滩万玉壁说的。

2012年春节正月十五此文又被田永前作为史料,做成花灯展出于中宁县文化广场,可谓人尽皆知。

庆靖王朱旃就藩宁夏,先居同心县韦州,后搬银川庆府,修建鸣沙“永寿塔”,及安化王朱寊鐇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春天以诛刘瑾为名在宁夏发动叛乱,史料皆有记载。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唯利是图,罢了各地边防年例银两,让边军耕种荒地自给。边卒生活费没了着落,怨声四起。正德五年,刘瑾又奏请御史到边防各地清理屯田,出使宁夏的边防大理寺少卿周东,为替刘瑾敛财,竟向朝廷谎报田亩,将五十亩虚报为一顷,边军更加激愤,安化王朱寊鐇便利用边军的仇恨心理,“特举义兵”,杀了周东和镇守太监李增、总兵姜汉,发动叛乱。明武宗遂派遣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周边事,领兵征讨,并安排“八虎”之一的大太监张永督监督军队,仅十八天叛乱平息,朱寊鐇及亲属十八人被押解回京,正德六年二月,武宗令朱寊鐇及子孙亲信将官自尽,并焚其尸。也有书载安化王后代只逃出一孙,后在南方出家,有无后代不详。至于他的亲属是否改姓万,却无文字记载。

关于“姓朱不姓万”,在中宁恩和万家沙滩尚有第二种说法“我们的祖先是崇祯之四子,即永王朱慈熠,生于明崇祯6年6月(公元1633年)是崇祯24岁所生”。

据见过万氏家谱的赵珍,1995年(时年90多岁高龄,曾与万营长万丰年同在国民党部队服役当过营长,人称赵营长口述,“庆王之后”说法不对。他记的很清楚,家谱首页所书“皇族崇祯之四子”,还记得家谱的大意是,他们出西直门(北京),经大同到包头曾被围困多日,很危险,后四太子与随从又逃出,经蒙古到万家沙滩落脚。

听了以上口述,似乎仅万家沙滩是朱氏后人,并非如此。

据我万家隆号“老辈讲”,鸣沙看塔的兄弟二人改姓万后,其中一人留居中宁恩和(四百户),不知又过了多久,又有兄弟二人,其兄名万化隆,人称万公爷,生卒年不详,其弟名万化育。在其兄万化隆主持下,先在现恩和镇向西一公里处修建了一处大寨子,为古堡式建筑,四面围墙均超过百米,墙高超过三丈三尺,墙顶就宽约六米,并垒有石块,四角设有角楼,并留有瞭望孔和炮口,还备有火枪、火炮等武器,火炮(即铸铁大炮)两门,一大一小,大者人称大将军,小者人称小将军。据说,威力无比,据传清同治年西北回乱近十年间,数次强攻,竟未能破,有效保护了万氏家族生命财产之安全,且周围各寨受攻击时,尚能施以援手,化险为夷,当地至今仍传为美谈。寨门开西方,有三道双扇大门,内为木料外包铁皮,铁皮接口处由加厚铁条加固,又有大头铆钉、兽环,门框、门槛皆用整块石条套铆做成,左右门栓处镶有凿洞方块石,从里插入门杠,从外无法打开大门。院内外皆备有水井,仓储住所,坐东向西设有万氏祠堂,中堂挂有先祖挂像。层层供桌,供奉着先人神主牌位。每年都有祭祖仪式。祠堂还有公田,租出后其租金充作每年祭祀费用。据说民国年间万丰年当营长后,曾组织过一次大型祭祖活动,备有三牲祭品,并到过万家坟茔和后来万家隆号的祖坟,祭祀结束后,凡万姓宗亲每人分得一份祭品。 

凡遇兵荒马乱,万姓宗亲均撤入寨内防守。因此寨为万化隆所筑,故起名曰“万家隆号”,意即万化隆之居所也。此即“万家隆号”地名之来历,至于也有人说由于万姓乃天子之后。隆号者暗寓“龙”之居所,实属误导也。

因万家隆号寨墙超过三丈三尺,有违朝廷定制(朝廷规定皇城亦不能超过三丈三尺三寸),有人告万化隆有谋反之心,为此其胞弟万化育亲赴北京应诉,待官司打赢返回时,家中应惧怕谣言,把已筑起的女儿墙拆除。万化育因长途跋涉,回家后气病交加,不久离世,葬于离万家坟茔不远的“龙坑”。

“万家坟茔”系万化隆之祖坟,距恩和街东南约九公里处,另距万家坟茔再向东南约两公里处的旗杆埫,曾立有石旗杆一对,上有斗层花彩,下有整块石料基座,且有蛟龙碑,砖修楼,均为万化隆所立。中宁万氏都只知“万家坟茔”是我万氏家族最早先祖之墓地,但已无人知晓墓中所葬先人之名讳,石旗杆墓碑为谁所立,记述了什么内容,随着祖谱之遗失,成了难解之谜。

据说万化隆育有八子,又分别于中宁新堡南湾建“保田庄”,恩和万家沙滩建“万家老庄”,东华刘庙建“三庄”,中卫建“万家营子”、“万家庄子”、“万家高路子”等万姓大寨子,分别定居,繁衍生息,万姓遂成了卫、宁两县的大姓系同宗同族。

又有几个佐证、亦能证实我中宁万氏先祖昔日的辉煌。

传说七星渠原有两座石桥。一是有恩和街通往红寺堡的南桥,最初叫“三姓桥”即万姓、张姓、李姓,三家共修,又因年代久远,口误而称“三圣桥”。现在叫南桥。二是有东华通往黄家营子南湾的“吴家桥”,先为“五家桥”即“万、王、刘、吴、陈”,意味五姓共修,亦因年久口误而为“吴家桥”。

“万世德,胶泥拍了个“肖家闸”。言七星渠原无退水,每年泥沙沉积,春天耗费大量人力清淤,万世德(约生于公元1760年,卒于1841年)在七星渠任职期间,在肖家闸做退水闸,工程艰巨,但他一家承担,动用牛车十八辆,拉石头,运胶泥,在那没有水泥的年代里,硬是用石头和胶泥建成了肖家闸,中宁上下无不称颂。

以上资料也是我近年来收集整理,走访所得,亦难免有误,尚请各位知情宗亲阅后雅正。

二、来自甘肃靖远三滩的碑记与走访资料

所幸:二零一一年正月,甘肃靖远万氏宗亲国章、治平、生才等一行五人为续家谱事,据说是第四次来中宁寻根问祖,约我和万秉良族叔同叙于宁红宾馆,并带来一些资料让我复印留阅。因我工作太忙,亦因自小受“中宁万氏姓朱不姓万”之影响,未及细研。2012年12月15日—17日,我又应邀亲赴靖远共商续谱及召开甘、宁、青万氏宗亲联谊大会事宜,三天间我在生华、治平宗亲陪同下,目睹并祭拜了他们于二0一0年竣工之万氏祠堂,瞻仰了历经350余年尚保存完好,且修茸一新的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生于宁夏中卫,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应诏迁居靖远引黄兴修水利工程的始祖世勋公之墓地,聆听了他们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宗亲保元、树明、生华、国章、治平等几代人十数年来循着万氏先祖迁徙繁衍之足迹,遍访于甘、宁有关市县,寻根问祖的有关事宜,拜读了他们所续之万氏宗谱,查询了他们查访中所得之珍贵史料 。有感于宗亲生东兴办企业,创办“生东教育基金会”、万氏家族慈善会,并建宗祠,捐资助学、抗震救灾等,各类捐赠达2500万元,这种富不忘祖,达济天下的精神,使我感悟颇深,寻根探源之心陡长,遂择录了几处于我中宁恩和万氏有关的文字资料。

一是陕西三水县万氏有碑文记载“三水万氏始于三兄弟称三门十三支”。其中第二门于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所修家谱称“长门居于塬上,二门居于万家川,三门迁于宁夏,千户还有零”。

二是甘肃环县家谱记有“及明初,始祖万洪,克昌厥后,复迁环邑,洪镇东川万家沟口及万家塬等处,余如分裂寰区有中卫四百户”,“万洪复迁环邑并葬于此”。“万洪生四子”,“并陕西三水县均系同姓、同族”,“环邑曾是庆王朱旃故地”。

三是陕西三水长门有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分造完成的鸣钟一口,铭文曰:“宁夏中屯卫为正千户致仕万钟,宜人刘氏,男正千户万永庆,宜人张氏、梁氏,应袭万国泰舍人万永康、万永寿、万永吉、万永安合家眷等,发行喜舍吉祥如意”。鸣钟上尚记有万一贯、第三门也有不知是否为同一人。

四是靖远现存有两碑,一碑立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碑文记载“大明万历年间,靖虏卫兵粮道秦老爷,监牧庁吕老爷,踏勘河北三滩荒芜,水地荆棘密茂,道厅老爷面喻靖民开垦务种,将靖地军民人等答曰:不知开垦水地。禀报行文急调中卫人民王得时,万世勋等善识水性者七人,引黄开渠造田,道厅老爷悯念其功,奏请于朝,上宪嘉其能,之冠带补途贴,世免差徭遂留居于靖远”。同碑尚记有万世贤、万钟等万姓先祖17人。

另有一碑立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9年)主要记述万世勋之生世此碑为万老太公墓志铭文,摘录如下:“本邑先贤万老太公素称望族,而溯厥伊始籍贯南京,奋志戎行先祖曾有功于明,朝廷诏封宗子七世,移驻宁夏府中卫县,遂失其职,而子孙绳绳,业农读习,万历年间,上司道台吕老爷踏验地方见三滩荒芜,无人开垦,因提调中卫县善识水田者七人内有太公讳世勋素识水性,贯通渠道来至靖邑开三滩充田地也,太公世勋所以至此之由也”。

另据其家谱所载世勋父万国邦原籍宁朔,世勋为长子生于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奉诏赴靖,次子世贤同在三滩居住,至康熙中叶(约公元1670年后)世贤祖回原籍宁朔,另据记载世勋公次子万钟生三子同世贤祖同回宁朔,其后裔有居于中卫杨渠等地者。

“又经走访得知,知上层始祖籍贯,在江南芜湖集贤等地,待至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夷瓦剌犯大同,明六代帝英宗(名祁镇国号正统)下诏亲征,我先祖工部侍郎万瑶由南京奉诏行戎,遂督帅宋瑛,参赞军机,出师陕西之东隅,驾至土木堡,瓦剌大将也先倾国出兵,将明军包围,以致明军覆没,皇帝蒙尘侍郎遭贬归农”(史称“土木堡之变”)。

明武宗时(国号正德)有侍郎宗子万潮(1488年-1543年)字汝信,正德六年进仕(注公元1511年),履职江南,后调陕西布政司,明蒙夷叛乱延绥,潮奉旨带军北征绝域,击敌大败,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平定蒙夷,归师宁朔等地,潮见大片土地荒芜,遂开通渠道,引黄河之水,以农养兵,守定边疆,有功于朝,官都御史斗转星移,将士大部分物故 ,公亦年老气衰,不久归天(1543年),葬于宁朔, 迄今人称“万家坟茔”。后世子孙归耕务农,至明神宗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俭都御史万世德经略朝鲜与世勋祖系族兄弟也。

三、家族传说与明史记载相去甚远

综合中宁万氏家族的传说,结合靖远万氏宗亲所提供的碑铭佐证,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中宁万姓家族的先祖在明清两朝,决非一般望族,特别是明代,应出现过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非一般之人,否则,“万家隆号”,南湾的“保田庄”、沙滩的“万家老庄”、刘庙的“三庄”等大寨子,决非一般土木工程;“万家坟茔”和“旗杆埫”昔日的派场,也并非一般小康殷实之家的气势和作派。

万家沙滩和“保田庄”的命名及“万家隆号”的万姓集居区,多殷实之家,足以证明万氏先祖所掌控的土地、资源和生产资料绝非一般望族可比,如此巨额资产,在那个以农业为单一经济,且生产力水平极不发达的年代,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分析,我个人认为:

(一)我族先祖非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据明史记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大规模移民18次,其中移民宁夏境内者有四地:银川、石嘴山、青铜峡、中卫。大槐树祭祖堂六号供橱,供有万氏祖宗神位。但多为“多丁少田”、“有丁无田”或流民或罪囚。一句话,迁徒者多为难民也。

(二)我先祖决非崇祯帝四太子之后代。据明史记载:明亡于1644年春,李自成率军攻破京师,崇祯帝听到外城陷落消息,知道大势已去,让人叫来十六岁的太子、十一岁的永王、九岁的定王为其换上三件破衣,叮嘱其逃命,绝望中残忍杀死妻女后上吊自杀。据说三兄弟出逃未成,都成了大顺军的战利品,李自成征讨吴三桂时尚带着三兄弟,太子回京被杀,定、永二王没有下落。清朝初年,民间盛传“朱三太子”一至作为反清复明的造反旗帜而为清廷所追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清廷共捕杀了六个太子。试想崇祯即便有子存活,也是漏网之鱼,丧家之犬,不可能堂而皇之的落户万家沙滩,置下偌大产业,且万家沙滩和“万家隆号”、“保田庄”确系同宗同脉,绝不可能是崇祯后代。赵珍之说确无可信之处。

 (三)传我先祖为庆王朱旃之后,也无可信之处。原因一:安化王叛乱,京师振动,武宗震怒,派遣杨一清领兵讨伐,且有太监张永监军,杨一清者,明朝重臣,决非等闲之辈,仅十八天即平息叛乱,有忠于朝廷的宁夏游击将军仇钺做内应也,一者仇钺对参与叛乱者知情,二者叛乱者忤逆大罪也,以杨一清之干练稳妥,决不可能存在漏网之鱼和乱杀无辜。原因二:庆府重建鸣沙洲安庆寺永寿塔有碑记,云:“嘉靖四十年震劫(公元1561年)梵宇宝塔倾祀……父王发慈悲心,捐禄抡材命官董事,善类景从悉输资力。越岁殿庑宏郎,伟然改观也然宝塔乏匠,年久未修,自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以来屡施营缮之费工程浩大,未易速竣。万历八年(公元1575年)三月上旬造完(鸣沙一塔建了六年,虽为王府,财力已是不济),僧复乞塔名,改曰“永寿”。依此说来,庆靖王朱旃生于公元1378年,卒于1438年,而“永寿”塔重修竣工于公元1575年,也就是说距朱旃去世后137年之后安化王朱寊鐇起兵反叛(公元1510年)又晚了65年。怎么能说是“庆王朱旃在韦州时出资修建鸣沙塔,并命名‘永寿’派人看守”?实属张冠李戴,子虚乌有,道听途说。原因三:另据县志记载:鸣沙塔为西夏时,谅祚在位期间所建。即便庆靖王朱旃在韦州时(公元1401年)曾派人看塔,也决非直系亲属,况且离安化王反叛也近百年,如参与叛乱定被追究,如未参与,大可不必改姓逃匿。再者,一看塔逃难之人不可能一夜暴富,变为万姓先祖,广修寨宇,广置田产,上京应诉,修坟立传,炫耀自己,叛臣之后,难道就不怕杀头?至此我本人觉的“中宁万姓姓朱不姓万”之说不论何种版本都应休矣。

四、史料与地名辖区变迁为寻根问祖带来佐证

另据本人查阅史料得知,明朝建国之初,朝廷采取过以下决策:

(一)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洪武三十一年辞世(公元1398年)。洪武九年,从地方开始体制改革,地方机构撤中书省,改设布政司,主管民政和财政,都指挥使司主管军事,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实行三权分立。

(二)洪武帝和刘基创立了明代所特有的兵卫制,其特点是:军籍世代沿袭,这种兵制在全国设有17个都指挥使司,下辖卫、千户所、百户所、每个百户所有军土一百一十二人,此外还有六十五个独立的守御千户所。

(三)诏令天下:凡开垦在战争中抛荒或无主的荒地,谁开垦就归谁所有,且免征三年田赋,推行屯田政策,实行移民屯田、部队屯田,和商人募民屯田,至洪武二十四年全国垦田三百多万顷,比洪武元年增加一倍以上,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税粮是元朝一年税粮的三倍,人口增加七百多万,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四)地名及辖区的变迁:

1.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元灭西夏以旧地设西夏行省,后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后改为甘肃行省迁甘洲路。

2.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宁夏路为宁夏卫,属陕西行省。由于明代北方蒙古族瓦剌部政权逐渐强盛,对明构成威胁,宁夏地区成了三边防务重地,“三边”是指长城九边中的延绥(榆林)、宁夏(银川)、甘肃( 张掖 )三个边防重镇管辖的边防。

3.宁夏镇所辖部队有机动部队、守备部队和屯戌部队三个方面。守备部队分东路(盐池)、西路(中卫城)、中路(宁夏城)。

4.中宁地区被一分为二,恩和、张义堡以西防务归西路管辖。张义堡、恩和堡以东设广武营和鸣沙洲城,由中屯卫屯驻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尽迁鸣沙居民于长安”,鸣沙遂为空城,从事屯防。鸣沙的黄旗营、薛旗营、柳旗营、养马湾等地名无不留有当初屯军之烙印。再者,恩和堡旧称“四百户”,1572年建堡后称威武堡,1746年改名为恩和堡,现为恩和镇。

5.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朱旃为庆王,韦州为王都,鸣沙归王府卫队中屯卫屯守(注:这大概就是所传庆王,派人守塔。其子孙之一部遂留居于中宁的传言起因吧)。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诏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军务。公元1401年王都移银川,公元1403年明成祖削藩剥夺地方军队调动权,等于软禁。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修鸣沙洲城,调宁夏中屯卫官军操守屯田587顷。

6.《明实录》有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册封庆府真宁王秩荧庶女为陇西县主,配万瑶……命瑶等俱为宗人府仪宾,赐诰命、冠服、鞍马等,这是否就是所传我万家隆号祖祠中堂所供奉的白缎绣像先人形象(男像纱帽金花贴边,女像凤冠顶带)也未可知。

真宁庄惠王朱秩荧(1408—1455)者,庆靖王朱旃庶二子,永乐十九年(1421年)封景泰六年薨。

如此推来,万瑶应为庆靖王朱旃之孙女婿,明太祖朱元璋之重孙女婿,与安化王朱寊鐇同辈。说其“归居宁朔”或为宁夏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7.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除卫所制度,宁夏卫改为甘肃省宁夏府。改中卫(西屯卫)为中卫县与东邻的宁朔县(今青铜峡市)明确以分守岭为界,广武、渠口、铁桐、张恩、鸣沙等堡(明属中屯卫)始归中卫县管辖。

8.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经宁夏省政府批准,将中卫划为两县,划出中卫胜金关和山河桥以东部分归中宁县管辖,分县时东邻之青铜峡仍称宁朔县。

在看上文涉及到万氏先祖世贤公,康熙二十七年,碑文有“行文急调中卫人民万世勋等七人”语,立于乾隆五十三年万老太公墓志“历七世移驻宁夏中卫县”语。但谱中述其胞弟世贤公与世勋公之子万钟,康熙中叶回原籍宁朔。万瑶“土木堡之变”,“遭贬归居宁朔”,万潮平叛延绥,归师宁朔。看来后人追述时把中卫、中屯卫、宁朔视为一地耳。通过以上史料可证实靖远家谱把中卫述为宁朔,极有可能是清人用清时的地名(依明时辖区)所述耳。

五、抽丝剥茧、拨云见日

中宁万姓从历史上看,一直聚居繁衍于七星渠两侧,从万家沙滩、万家隆号、恩和街、保田庄、刘庙三庄均属于引黄灌溉最早受益区。据中宁县水利志记载,七星渠虽然历史悠久,明初自渠口至渠尾长二十二里,支水灌田二百二十三顷,只灌新堡、恩和、鸣沙地区,鸣沙又属于军屯之地,可见万姓是当年七星渠的最大受益者,是哪位万姓先祖有如此之眼光和能力占据如此有利之地,令人深思,极有可能是先入为主,充分利用其手握军屯之权的人力和“谁开垦归谁所有”的政策,才占据了大片土地。

明代对七星渠进行过多次扩整,上移渠口,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也就是明立国260年后的《修改七星渠碑记》中记载“溯渠上五十里”。清代至解放后的1952年,七星渠总长近60公里,现渠总长已达87.6公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