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教育信息网的网址(聚集萤火微光点亮美好未来)

“我女儿两岁十个月,每天晚上都喊要听刘老师的故事,只有听了故事才能睡觉。”“刘老师,谢谢你给我们讲这么一个月的故事,我喜欢你,也喜欢故事书里的那些那些人物。”……这是近日,刘岩老师微信群里家长和学生的留言。

二十多个微信群,每晚相约八点在微信群里讲故事,无论节假日还是疫情期间,刘岩从未中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分级阅读。直至今日,她已经讲了近两百集故事。刘岩是深圳市南山区驻汕头市澄海区支教团队的一员,她的日常便是支教团队的缩影。

深圳南山区与汕头澄海区两地距离300多公里,从去年开始,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年,深、汕两市开展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两市互派教师进行学习帮扶交流。南山区支教团队作为第一支抵汕的队伍,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教学展示课,分享深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支援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当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澄海教育信息网的网址(聚集萤火微光点亮美好未来)(1)

支教队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实验。 受访者供图

▎为本土院校带来先进教学方法

“即便到现在,也有老师不习惯这边的饮食,但每一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大家都在努力克服。”谈起半年多的支教感受,支教队队长卢志鹏有些感慨。

时间回到2022年8月29日,经过南山区和澄海区教育局的精心挑选和精心筹备,深圳市南山区15位支教教师组成了深圳市第一支抵达汕头的支教队伍。在与澄海区教育局简短见面后,15位教师立即到各受援学校报到,分别在澄海实验学校、澄海实验小学、广益小学、实高附小、澄海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学校任教。

澄海教育信息网的网址(聚集萤火微光点亮美好未来)(2)

支教队队长卢志鹏在澄海实验学校上的示范课。 受访者供图

林瑾由原来的信息技术教师转变为澄海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戴红燕临时受命,独自一人到相对偏僻的澄海职业技术学校任教高中政治课……这些来自深圳的老师们要重拾多年未有接触的知识体系,一切重新开始。

开学的第三天,王艳玲的公开课《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澄海实验学校初二(10)班开展,开启澄海支教小分队的第一个展示。王艳玲以创意答题比拼游戏引入,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紧随其后,张潋在澄海实验小学上了一节公开课《古诗三首》,采用老师舞蹈唱歌、孩子即兴表演表达等方式,首先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热情;王琤琤则在澄海区广益小学以《认识秒》为题开展公开课,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品德;吴志群以一条毛毛虫的旅行代入识字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串接海边、田园、公园和出游四个场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

支教开始至今,支教老师们在各学校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总计26节;各类教学教研讲座23次,其中区级讲座6次,受益教师群体人数达万人次以上。

“我们支教老师用自己的专业实力和认真的治学素养赢得了澄海同仁们的尊重。”卢志鹏说,这期间老师们既要克服各种新环境、新人文、新人际方面的困难,又要克服新学情、新教材、新教学模式等等带来的不适应,老师们在短短几天就顺利完成工作交接,快速进入状态。

创办名师工作室开展特色教学

在支教团队中,有两位老师创办校级名师工作室。其中,在实验学校支教的刘岩致力于让阅读成为澄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的特色文化,成立了刘岩语文工作室。

工作室每周一次开展业务培训活动,根据当地老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进行了《巧用语言力量 赋能智慧课堂》《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模式探索》等专项讲座,同时理论带动实践层面,在每个年级成立微信阅读群,每晚都有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掀起该校学习新课标和开展阅读活动的新风潮。

刘岩还受邀送教下乡,去往东里镇南社小学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绘本《鸭子骑车记》的授课,对东里镇的语文教师进行了《用阅读制造幸福》的阅读推广讲座,在东里镇掀起了阅读的高潮。接下来,刘岩还将受邀前往溪南镇、龙湖区进行阅读讲座和授课。

在广益小学支教的甘艳婷则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工作室,工作室由街道学校19名青年教师组成。主要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由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共同开展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等,学习信息技术融于学科的方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科信息素养。

梁逊、王铮铮、甘艳婷在广益小学校内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扶当地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李灿将深圳先进的学生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教学经验在校内示范、推广;戴红燕组织创建12个班的学习强国组群,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此外,支教老师们还在课余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进行课题申报和论文的撰写,刘岩工作室集体申报了《问题导向在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实施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刘岩、吴志群带领澄海实验学校骨干教师开展的项目式学习《探识字之路,寻潮文之美》荣获汕头市一等奖,并已提交省级比赛。

争取更多教育资源向澄海倾斜

支教老师们除了为澄海带去了教学经验,还积极争取更多资源向澄海倾斜。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支教老师组织南山政协部分委员代表及各界人士向广益小学捐助了十万元的图书和书柜。韩冬梅为了上好特色体育课程,自行购买了一批体育用具,用于教学课堂。

王艳玲为全班同学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开展小组互助学习活动,收到较好效果。她还利用每天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辅导,一学期下来,基本覆盖全班,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期末考试全年级平均分第一。

而刘岩的听众,如今已经从澄海开始,扩散到了汕头市、深圳市乃至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最近还有美国小朋友的加入。

支教老师们把教学教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为支教工作开了好头,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学期里,他们有了新的目标,将积极组织深汕两地校级的教育交流活动。目前为止,已有南山小学、西丽学校、文理二小、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深湾小学、南山二外(集团)平山学校等五所学校到支教老师所在受援学校开展送课交流活动。

这些交流活动给两区教育互助工作增添光彩,更让两区优质的帮扶工作成绩得到沉淀并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在不远将来,务实创新的两区教育帮扶工作定能越做越好,结出丰硕成果。

“一年支教工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支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希望给当地教育事业带去长久的影响。”卢志鹏坦言,随着离别时间的临近,他们心中还是有些不舍。他们对澄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部分老师已经在探索线上教研的长期开展和线上阅读活动计划。

“我们希望支教不是刮一阵风,而是以萤火之微,灼照万千,点亮澄海。”卢志鹏说。

【南方 记者】郑淼鑫

【通讯员】澄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澄海教育信息网的网址(聚集萤火微光点亮美好未来)(3)

【作者】 郑淼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