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的句子(只解沙场为国死)

共 680 个字,4 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 2 分钟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缺乏热血男儿。虽然发展到今天,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尚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埋没,但是中华民族那种豪迈的精气神儿,被一直延续下来。

青史留名的句子(只解沙场为国死)(1)

每当中华民族有难的时候,热血男儿都会挺身而出,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实现本国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而奋斗。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产生了很多志气豪迈的热血诗歌。

我们看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还有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史留名的句子(只解沙场为国死)(2)

这两句古诗距离今天只有100年的时间,产生于清朝末期,作者也是在历史上有鼎鼎大名的人物。我们先看一下这首诗的全部: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出塞》,作者乃是徐锡麟。这首古诗产生于1906年,当时的徐锡麟从日本回到中国,途经中国东北,内心十分感慨,就写下了这首古诗。

青史留名的句子(只解沙场为国死)(3)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两句很有气势,当时的清朝腐朽统治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从内到外已经全部朽坏,腐朽的统治阶级没有办法适应新时代的竞争,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个王朝的覆灭已经是在所难免。

所以徐锡麟的这两句古诗,也是表达的这个意思。清政府就是从关外来到中原地区的,所以诗中写到“出玉关”,就是表达出了推翻清政府的强烈意愿。

青史留名的句子(只解沙场为国死)(4)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很有气魄,作者引用了马革裹尸的历史典故,表达出了自己一心爱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07年,徐锡麟慷慨就义,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践行了“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诺言。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