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陪读的日子难熬(讲述一个初三妈妈的陪读故事40)

一直以来,我对女儿的语言功底挺放心的。自打上学后,她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训练都掌握得不错,每次考试作文也扣分不多。但最近的几次模考,阅读、作文严重失分成了她最苦恼的事。她大呼:我拿什么来拯救我的作文。在与我探讨得失后,她买了作文书,一有空就翻开阅读学习。在阅读中,她发现,老师推崇的,做为范文在班上朗读的许多文章,竟出自手中的《满分高分新作文》,而且几乎是一字不差、鲜有改动。女儿迷茫了,问我:“妈妈,我是不是也应该背几篇好文章来应付考试了。”我自然是大加批判:“不行,文章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怎么能为了得高分而抄袭套作呢?那是小偷的行为,是文贼。”

复习中,语文老师支招了:最近,你们好好写几篇文章,不能抄袭,必须是原创。写好后反复修改,斟词酌句,力求成为精品,中考时总有一篇能用上。他们老师的话我挺赞许,考场上,试题多、时间紧,短时间内写出上等文章确实不易。一篇好文章必须经过精心构思、巧妙布局、仔细推敲才能火热出炉。

三年陪读的日子难熬(讲述一个初三妈妈的陪读故事40)(1)

写什么呢?考场上,看着习作要求,稍加思索就洋洋洒洒上千字。而真正在无要求、无提示的情况下,写出有新意、有内涵的东西却并不容易。中学生的生活太单调了,两点一线往返于家和学校间,日复一日听课写作业参加考试,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立意新颖的题材来写呢?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没实践、没感悟就没什么可写。我陪女儿把近年来的生活进行梳理甄选,确定了几个方向,她就开始构思,并抽时间动笔了。

女儿上小学时,每次写了作文,都喜欢让我修改一番,觉得经我润色的文章很出彩。我也相信,女儿会从我修改过的文章中学到一些东西。她上中学后,一般情况下就不用我修改文章了,偶尔有得意之作,也拿来与我分享,并征求我的意见。我清楚地知道,她这时需要我的认可与赞美,但老师的职业习惯让我不由自主的对她的文章指手画脚一番:你现在写的东西语言优美、词藻华丽,但中心不明,行散神也散,是典型的意识流,别人看完后,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昔日崇拜我的女儿也毫不客气地说:“你以小学生的习作习惯来要求中学生是不行的,我们中学生追求的是朦胧隐晦,你不懂,咱们没共同语言了!”

这次,她写好文章后,让我帮她看看,把把关。我认真阅读后,感到女儿想法很多,感情很真挚,许多写作方法也巧妙运用了,以往那种由思绪牵引而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纯意识流做派也有所改变。但在细节描写、遣词造句的严谨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我揣摩她的想法、模仿她的语气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她回来后,没像小学时那么盲从,对被我修改后的文章进行了再修改,遇到分歧,我们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现在,女儿追求的习作方向是:词藻要华丽,语言要优美,情节要生动,读后要震撼,评卷老师要喜欢;而我一贯的想法是:朴实无华抒我心,

真情实感打动人。不过,女儿的想法做法我完全能理解,她现在是被动作文,是应试教育下的作文,追求浮夸、迎合他人也实属无奈。待到有一天,她把写作当成抒发情感、倾诉心灵的手段后,自然会敞开心扉,真情流露。

有个性、有思想,我赞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