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

导语:正月二十九“拗九节”,老辈讲究“吃1物”是否有理?很少人知道!

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而正月二十九是农历一月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在我国古代,“九”这个数字是是个自然数中最大的,也是个极数,因此也是个吉利数字,比如“九九归一”、“九九登高”,而古代帝王也被称之为“九五之尊”。正月初九为“天日”,称之为上九节;正月十九被称之为中九节;而正月二十九被称之为后九节,而后与“拗”谐音,因此“后九节”也叫作“拗九节”。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1)

老话说:“喝了拗九粥,无病又无忧”,所以老辈讲究“拗九节”吃一物,那就是“拗九粥”,那么是否有道理?真的很少人知道。据说“拗九节”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熬上一锅粥送给父母或长辈,寓意父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也是人们对老人一种孝道的表达,因此也有人把“拗九节”称之为“孝顺节”,接下来就分享几种粥的做法。

第一种粥:蔬菜小米粥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2)

1、小米用清水冲洗两遍,然后用温水浸泡10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米粒饱满易熟,煮出的小米粥更加黏稠。

2、准备蔬菜:洗净的油麦菜切碎;香菇两个洗净去蒂后切丁;胡萝卜小半根也切成小丁;一小把枸杞用温水泡软备用。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3)

3、取一个砂锅,加入适量的清水并烧开,然后倒入泡好的小米,煮至沸腾后要转到小火,慢慢熬制,这一步十分重要,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小米粥经过小火熬制才更加浓稠好喝也更容易出米油,有很多朋友脾气急,一直开着大火煮,这样熬出的小米粥口感就会差很多。

3、一般熬制大约20分钟左右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再倒入香菇丁、胡萝卜丁和枸杞,搅拌均匀后继续熬5分钟;5分钟后,加入切好的油麦菜,搅拌均匀后关火出锅,油麦菜不要熬太久,否则就会变软变色,不但颜色不好看,还没有了油麦菜的清香味。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4)

第二种粥:八宝粥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5)

1、提前一晚上用清水将八宝粥的原料:奶香芸豆、绿豆、红小豆、花生、东北大芸豆、大米、糯米、小米浸泡上,浸泡可以缩短熬制时间,而且还能使其颗粒饱满,做好的粥吃起来会更加软糯香甜,也更易于消化吸收。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6)

2、要想熬制的八宝粥好喝,加水量是关键,一般,水和食材的比例为7:1。

3、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熬粥也是同理,砂锅盖好盖子大火烧开后转成中小火继续慢慢熬40分钟。熬粥的过程中不要离开人,一是防止粥溢锅,二是要时不时地搅动一下锅,以防糊锅。

4、大约熬制40分钟左右后,再加入桂圆、红糖和大枣,继续中小火再煮20分钟,便可关火出锅了。

正月十五传统都吃啥(正月二十九拗九节)(7)

中国向来讲究“百善孝为先”,正月二十九很少有人知道叫做“拗九节”,更甭提是“孝顺节”,而这一天老辈讲究“喝粥”是否有道理?其实这就是对孝道的一种表达,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