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怎样回复奏折(给领导提建议是发私信还是发群消息)
清朝时,云贵总督杨名时上了一个文件,建议修浚洱海河道。这本来是一个好事,杨名时也是一个名臣。
康熙皇帝就说过,杨名时不仅是一个清官,还是一个好官。
好官提了一个好建议,本该嘉奖,但是雍正大怒,认为杨名时心术不正。
为什么呢?
第一个,这种好事,为什么晚不做早不做,早不提晚不提,到了快离任又没离任的时候提?修浚河道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那你提了,肯定是留给下任来做,一是有可能做不好,那责任就是下任的,如果做好了,名声又是杨名时的,因为是你提的。
所以你现在提,是好处自己占了,风险责任由别人担。
雍正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杨名时提这个的时候,用的是题本,而不是密折。
清朝上奏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密折,地方官员私下给雍正打报告。雍正批了以后,给了指导意见,官员才用第二个渠道,就是题本,走正式的渠道,经内阁看过,大学士审核,再走到皇帝面前。
雍正认为,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用密本,私下里沟通,如果我认同了,你再发题本。结果你直接题本了,搞得天下皆知,我是批还是不批呢,批的话就被你给挟持了,不批,显得我不重视民生。
你搞这么多弯弯道道,就是为了沽名钓誉,给自己捞名声。
所以,雍正皇帝不好糊弄,但仔细想想,这也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人要是想找谁的麻烦,尤其是雍正想找谁的麻烦,总是能找到借口。
雍正又确实想找杨名时的麻烦。
但杨名时在当时不仅是清官,还是好官,在官场名气很好,还是学术界的领袖,在官场文化圈都是重量级人物,那雍正为什么还要找他麻烦呢?
坏就坏在这个学界领袖上。
雍正当皇帝后,他准备要搞改革,要改革那就要整治一下老臣,尤其是那些通过考科举上来的汉人大臣。
清朝康雍乾三届皇帝对儒家文化其实是又要用又要防。要用,是用儒家管理帝国。防,是防着大臣用儒家思想来限制帝权。
明朝皇帝没有控制住思想,思想话语权被大臣甚至是在野的文人控制着,明朝皇帝当得很憋屈。清朝皇帝因为是入关的,更加重视这一点。
雍正上台后,就准备敲打一下这些儒家大臣。
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杨名时。
要整人,第一步是什么?大家想一下,当然是扣帽子。
我看史书,总为老人家的斗争术感到叹为观止。心想老人家是学的哪一套南面之术呢?
是汉武大帝,还是秦始皇,还是别的?看了这么多,我感觉老人家学得最多的还是雍正。
你看雍正整杨名时这一套。先给扣一个帽子。
什么帽子呢?乡愿。
什么叫乡愿,就是表面上与人无争,到处说好话,但其实没有道德原则。
说白了,就是你跟人家吵架,那些站出来打圆场,说算算了,你让一下,你气量大,退一步,你迁就一下的这群人。
这个帽子扣得很大,而且很不好听。孔子老师说,乡愿,德之贼也。
雍正这么说,有没有一点根据呢?还是有的。
杨名时这个人确实有点老好先生。比如他主持科举的时候,经常故意把一些有背景的纨绔子弟涮下来,尽管这个人的文章其实不错。然后又故意录取一些寒门子弟,尽管这个人写的文章不怎么样。这样一来,大家都给老杨头点赞,说他敢挑战权威,还知道照顾穷人。
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你是拿公平公正给自己树名声。
另外,老杨头跟下属关系搞得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他当云贵总督期间,只弹劾过一个下属。
清朝官员不说拉出去枪毙一个放一个,都有漏网的,也不至于只有一名贪官污吏吧。明显是杨名时包庇了下属。
这一点雍正是不能忍的,你这是拿大清的规则来立自己的人设,搞得满朝都说你是好官坏官。
所以,雍正给杨名时扣了一个帽子,乡愿,德之贼。
其实雍正不是只给他一个人扣了,他给四五个总督扣了乡愿的帽子,都是走科举上来的儒学大臣。其他几位心里不爽,但认了,乡愿就乡愿,总比被打成反动派强,所以都没有说话。
杨名时受不了。他是搞学问的,读书人,有点读书人的脾气。听到皇帝说他乡愿,他就写了一封住,跟雍正讨论,什么叫乡愿,以及我不能算乡愿。
那雍正也没有强行扣帽。你说不对就不对,我们讨论讨论,你紧张什么。
表面上看,这个事情就过去了,但雍正其实是准备动手。
怎么动手呢?
抛石头。
什么叫抛石头,就是打一个石头出去,目标不是打死对方,只是要表明一个态度,就是我要对付这个人。
皇帝收拾人,不可能直来直去地表示我要收拾这个人,大家给我弄他。
这样太直接,而且万一搞错了,不容易转弯。
所以皇帝杀人,一定是借刀杀人,只要透出点风声,自然就会有人揣测上意,替你动手。
有一回,杨名时给雍正打报告,没有走密折,用的题本。我们说过,清朝大臣跟皇帝汇报事情两个渠道,一个秘密汇报,叫密折。一个是题本,通过内阁上报。
雍正是支持密折的。有什么事,你不要张杨,你先跟我汇报。
但杨名时却偏偏用了题本。
雍正很不满,认为这是故意的。因为儒家的思想是公开治天下,打开大门办事情。这种密折等于秘密报告,是特务统治。
治天下,就要公开,这种私底下打报告算什么回事?
雍正认为,杨名时是故意不用密折用题本,就是挑战他定下的规则。
尤其杨名时不是初犯,以前就犯过。有一次杨名时用了密折,然后得到皇帝认可,改用题本正式走文件时,老杨犯了一个错误,把皇帝的旨意透露了出来。
雍正规定了,你密折过来,我有了批复意见,但你不能把我的意见透露出去,透露出去了,那就会影响内阁的意见,变成大家都以我的意见为主。
所以,雍正很生气,停了杨名时一年的密折权,后面杨名时认错,才恢复了他的密折权。没想到,这一次老杨头又不用密折。
这不是明显跟我对着干?
其实当时大臣们犯这种错误很常见。雍正的心腹李卫就经常透露密折信息,还利用这个来要胁大臣,经常说,这个事情是我跟皇帝汇报的,那个事情是皇帝叫我做的,用这个来提高自己的声望,狐假虎威。雍正知道也不追究。
因为雍正认为李卫是自己的家奴,自己家奴办事,都是为了自己。
那儒家大臣是朝中大臣,他办事,不一定是为了皇帝我。
雍正需要的是奴才,不是大臣。
所以,别人可以干的事情,杨名时就不能干。杨名时干了,那就要批评他。
雍正这一批评,等于抛石头,表明态度,暗示下面的人赶紧向杨名时发起攻击。
很快,一个人就领会到了。谁呢?就是李卫。
李卫以前是杨名时的下属。杨名时当云贵总督时,李卫当云南布政使。有人说,李卫是因为跟杨名时共事时,跟杨名时有矛盾。因为李卫这个人很嚣张,仗着是皇帝的心腹,经常欺负同事,连上级都不放在眼里。
但不管有没有矛盾,主要看雍正的心思。雍正不说整杨名时,李卫是不敢冲的,看到雍正放出风声要整人,他马上冲了出来,举报杨名时有不法行为。
那有人举报,就可以动手。
雍正安排了一个人去云南查。这个人是谁呢?
朱纲,这个人不是科甲出身的,家里兄弟都是当官的,算是清朝朱公子。雍正找他很简单,一是听话,二是他不是科甲出身,用来他对付科甲大臣的领头人杨名时当然是最好不过的。
所以,用什么人办什么事是很讲究的。不同的人,代表着皇帝的态度,是过过场面,还是认真查。
朱纲去了之后,就开始审案。审了半天,也没有审出什么大事,无非是给同事送钱,帮同事补了空缺,然后又收了同事几个金杯。
清朝不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如果一个人正常生活,那人人都是清白的。非法制就是一个人正常生活,那他肯定是犯了法的,是戴罪生活。比如清朝官员,一开始工资低,如果要让衙门正常运转,那肯定会有灰色收入,那这个灰色收入如果不查,那就没事,如果一查,那就是有事。清朝的所有官员都是违法当官。审杨名时的罪名去审清朝任何一名官员,都能查出问题。
那倒霉的是,现在是审杨名时,审的时候,朱纲也领会了雍正的意思,对老杨这种学术领袖,重要的不是罪名,不是在肉体上折磨杨名时,而是在精神上打击他。
要逼得太紧了,那杨名时想不开自杀了,那就变成杨名时成了卫道士,反而成全了他。只能从精神上,从文化上打击杨名时,把他搞臭,这才是目标。
所以,审案的时候各种嘲讽,什么你不是说从来不收钱吗,怎么就收了金杯等等。把杨名时的心气打下去。
最后这个案怎么判呢?没有判,怎么审下去发现不对了,因为这些事情牵扯到了李卫。李卫是当时云南的布政使,要是杨名时有经济问题,李卫肯定脱不了干系。所以这个案子最后是不了了之,只是把杨名时给罢了官,变成了布衣。但雍正皇帝的目标显然是达到了,就是敲打那些甲科出身的儒家官员。要做奴才,不要想什么儒家思想治天下。
最后说一下杨名时的结局,杨名时的结局还不错。因为他会熬,熬到了雍正去世。乾隆上台后,对杨名时还是比较同情的,重新的起用他,让他进京当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还到上书房南书房,给皇太子讲课,乾隆二年去世后,还赠太子太傅。总算是平了反。
你看中国历史这些事,就是你斗争我斗争你。难怪有人说,不要沉迷于中国历史,因为中国历史故事里太多这样的权力斗争,这些东西都是糟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