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2020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入选名单,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名列其中。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3年)》中“学生评价阶段规划”项目要求,学校围绕学业评价改革成立了七大中心,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劳动教育中心、思政教育中心和学业考评中心。一年来,第二南开学校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五育并举,营造开放、民主、超越的校园氛围,精心为各学段学生搭建发展平台,规划成长路线,牢牢把握新教改时代脉搏,配合“双减”政策落地生花,深入推进示范校建设工作。
全面增强运动能力
培养塑造体育品德
南开系列学校创始校长张伯苓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曾发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时代强音。因此,体育在南开系列学校的教育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
作为一所涵盖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的全学段学校,第二南开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心在进行课程设计和学业评价方法时,立足学生视角,以一个学生十二年的成长过程为出发点,以“健康第一”为理念,设计了“阶梯式”体育活动,将课程设计聚焦于提高体育核心素养,增强运动能力、培育健康行为、塑造体育品德。
中心按学段将课程细化为三个层级,分别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层级、初中阶段的发展层级和高中阶段的提升层级。每个层级的项目多样、选择丰富,满足个性化发展:小学阶段强调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以游戏形式为主;初中阶段强调掌握运动技能,鼓励参与体育比赛;高中阶段则重视对运动规则的认知。在体育品德方面,帮助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小学阶段突出坚强自信,初中阶段突出团队合作,高中阶段突出责任意识。
学校的阳光体育时间由“律动时刻”“畅玩时刻”“比赛时刻”三个部分组成,阶梯式的运动设计理念从中得到充分体现。“律动时刻”注重不同学段速度、技巧、体能的提升,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编创了三个层级的校操:小学部融合舞蹈动作,编创歌舞《学猫叫》;中学部融合啦啦操的动作,编创校操《大梦想家》;同安道校区编创了武术操。“畅玩时刻”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体育中考项目和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为基础进行设计,突出选择性和趣味性。在评价方面,小学阶段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参与度,力求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助力学生1-2项运动特长的形成,如:小学阶段有绳梯 跳跳球、飞盘、单人跳绳、12人8字跳绳、羽毛球、沙包、踢毽子等;初高中还设计了比赛项目,例如篮球定点投篮。“比赛时刻”是“畅玩时刻”的效能升级,高中学生发挥体育学科所学知识及具备的组织能力,协助老师担任比赛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判者,在活动中提升体育能力。预计下个学期,中心还将在四到六年级开展软式曲棍球运动,利用教育系统接收高水平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教练的契机,开发更多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迅速发育,是成长飞跃的过渡阶段,也是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心围绕体育中考测试和提升专项运动能力两个目标,设置基础项目和特长培养项目的课程。基础项目围绕体测和体育中考进行学习锻炼,特长培养项目利用阳光体育时间和课后服务时段,开设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等训练,让同学们丰富了特长,增进了体能,增强了集体意识。高中阶段的体育项目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保证课程开足开齐。在2021年春季和平区田径运动会上,第二南开学校高中组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第二南开学校有着专业而优质的体育锻炼硬件环境。学校将操场划分为跳绳、羽毛球及毽球、足球过杆、软式排球、跑步、仰卧起坐及深蹲开合跳六个功能区,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使用专业运动器械进行锻炼,并采用班级轮换的形式,增强体育锻炼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营造“爱运动、会运动、爱生活”的氛围,让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时间魅力无穷。
本学期,学校继续推进运动队组建计划,在体育老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选择负责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练员,组建了初高中田径队、初高中足球队、初高中篮球队和高中啦啦操队共计7支专业运动队,以及游泳、国际象棋等运动类社团,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项目上学有所长,全面促进身心发展,建设活力校园。
心理教育常态开展
营造全员心育氛围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的重要表现。良好的身心状态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第二南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教育,重在预防,以守护学生的心灵、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方面的量化评价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因此,第二南开学校更注重“质”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了不同主题的课程和活动,将评价的重点与学生发展相结合,营造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人际交往、情绪调节方面的表现,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改革。初高中每周设置一课时的心理课程,综合天津市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室内活动和室外拓展,利用素拓、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小学阶段则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时机,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长在人际关系、情绪波动方面把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出现情绪困扰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班主任是心理健康的守门人,心理委员是最佳辅助,班会、家长会是心育知识的宣传阵地。师生共同承担、分工协作,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中心对班主任开展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心理学与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主题的分层讲座,对心理委员开展心理科普、主题班会、沙盘体验等系列培训,以点带面,营造全员心育氛围。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在面对困难时更敢于主动求助。
在学校开放日、运动会、年级活动中,都融合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学生在投掷、托举、拍打、呐喊、奔跑中宣泄了紧张情绪,在团队熔炼中发展了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丰富的心理竞赛也是检测学生心理状态的舞台,“手语操”“果蔬堆砌画”“植物微景观”“心理微电影”等比赛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青春风貌,在活动中获得荣誉的同时,更愉悦了身心,获得快乐和成长。
此外,中心还利用校内外资源适时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天津大学心理学教授、耀华中学心理名师等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针对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发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
今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更符合学校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和评价的路径。
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艺术教育不断促进学生个人素养提升、个性形成、气质提高、心理健康,正日益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重视。第二南开学校艺术教育评价中心下设美术、音乐两大范畴,坚持课堂教学、社团拓展、展演比赛、考核认定四条主线全面推进,本学期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正式实施,在实施中也随时进行内容的调整,通过对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和评价机制不断深化,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综合艺术素养,形成高雅、文明、和谐、进取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在美术方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绘画、书法、工艺制作等爱好特长,每学期完成3-5份优秀的美术作品,参加各类美术作品展示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参加各级文艺展演比赛每学年至少一次。在音乐方面,努力培养兴趣,掌握一项声乐、舞蹈、朗诵、器乐等爱好特长,每学期参与一次文艺类展示活动。艺术中心系统梳理、统一规划了实操性很强的表单,作为学生评价的基础数据。在高中社团拓展评价范畴内,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将评价内容进一步拓宽,学生参与各种接待、开放日活动都可按时间进行累加纳入艺术活动评价体系。
2021年,随着“双减”政策不断深入实施,艺术教育中心积极助力课后服务开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分别开设了创意手工、缠绕画、软笔书法、合唱、中外艺术鉴赏、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课后服务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学生在课后时间能更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艺术课程,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养。合唱团、话剧社等传统优质社团活动,音乐班班唱、“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逐梦新时代”和平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100周年青少年书画作品展评等活动,也让艺术拓展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姿。
艺术教育中心还注重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立体育人模式,打通校内外艺术教育的边界,让学生获得多元化的艺术体验。2021年,学校与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签订馆校共建合作协议,以馆校共建形式,通过艺术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载体,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地实施,让学生们置身于文化艺术浸润中,增强中华少年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设计研发实用课程
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科技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促进意义,中小学科技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关键问题是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2020年9月,第二南开学校科技教育中心建立核心团队,对标“双新”示范校建设第五项任务——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核心素养,通过研究文件和研讨学习,制定了《科技教育中心三年实施规划》,从对课程建设的探索到课程研发、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评价改革,确定了指导学生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设路径。按照上述目标,科技教育中心一方面对现有的科技课程进行梳理整合,为以后学生更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结合真实表现性任务、项目化学习来创新教学设计,研发“有用”“实用”的新课程,并与其他学科有机嫁接,互相依托和支撑,并选拔有一定科技素养的学生,以社团为基地,探索品牌社团的建设。
通过课程设计和打磨,科技教育中心提炼出贯穿小初高各学段的“科技教育一体化”设想,设立了用编程的概念打通各学段,一体化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实施目标。寒假期间,科技教育中心的核心成员组成了研学共同体,在线上沟通和讨论国内外科技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在线下与比较成熟的专业课程开发公司对接展开课程设计。2021年上半年新学期伊始,带着“科技教育一体化”的设想,分学段、分梯度在小学设计了面向全体学生、以信息课形式出现的《虚拟机器人》课程,在初中设计了面向一个班级、以校本课形式选课参加的《物联网种植》课程,在高中设计了以社团形式开展的《智能机器人》《掌控板创客设计》《PYTHON算法》课程。
经过对课程的构建和在学生中的实践,基本可以摸索出评价的维度和量表,每项不同的课程对应的评价都不相同,各具特色。在2021年9月的新学年,课程全部上线,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2.0版的升级,在小学高段加入了机器人素拓课程,满足学生课后服务的需求;初中段的《物联网种植》也由校本课程调整为课后服务,丰富了初中课后服务的课程种类;高中段的掌控板创客社团、智能机器人社团,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人员比例,更大范围地推进学生高端科技素养的落地;高中段的《PYTHON计算思维进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作为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学习课程,按照《科技教育中心三年实施规划》的实施步骤,通过高质量的项目设计实现深度学习,充分体现真实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同时在课程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检验文化基础、审美情趣、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素养的评价,以捕捉到学生精彩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更强的自信心和参与感,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发展方向,最终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科学制定框架体系
拓宽学生劳动视野
劳动教育中心成立后,核心组成员在学校原有劳动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经验,从两个纬度和四个经度搭建了评价体系。两个纬度,即关注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技术能力、劳动成果;四个经度,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服务对象评价。2020年11月中旬,学校和天津大学课题展开合作,通过访谈调查,最终制定了《天津第二南开学校家务劳动指南》(试行稿),详细列举了不同学段学生家务劳动的清单,为学校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理论支撑。中心按照四个学段分别制定了包括独立尝试和合作完成两个模块的家务劳动清单,每个学段都有统一的框架体系,能够完整呈现出从学生小学入学至高中毕业每一项劳动技能的发展轨迹。
《家务劳动指南》自2021年寒假开始实施,从反馈表中,能够清晰感受到孩子们在假期中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年级较低的学生注重生活基本技能的学习,如收拾书桌,整理衣物,扫地擦地,在日常的家务劳动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年级较高的孩子依据年龄和自身能力则可以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动,如帮助家庭做大扫除,装饰家居环境,准备年夜饭,在劳动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韵味;有的学生甚至能够承担起照顾家庭成员的责任,如照顾弟妹、老人及行动不便者,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
此外,劳动教育中心还多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激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掌握劳动技能的热情。学校组织了以“垃圾分类 举手之劳”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评,小学部开展了“纽扣创意贴画”大赛,在2021年度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中,第二南开学校在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等4个组别的多项比拼中均斩获佳绩。
为实现多维度、系统化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第二南开学校与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开展“职普融通”合作。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很多颇为新奇的内容,奶油裱花、木模工艺……真实的体验提高了孩子们对各种职业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劳动视野,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启蒙思想道德情感
赓续中华精神血脉
第二南开学校依托全学段教育的有利条件,思政教育中心分阶段设计,从启蒙道德情感到打牢思想基础,再到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在特色活动的参与中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进程中,思政教育中心作为市级试点,紧密对接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天津市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测评实践探索,在高一年级设置试点班,先行先试,以评促育,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经过多次调整,思政教育中心结合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细化评价内容,强化育评指标体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突出真实性、客观性、简洁性、有效性。中心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多元评价,强化评价的发展性与综合性,引导学生更全面、立体、多元地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心开设“德耀公能”思政讲堂,邀请校外专家、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对学生开展思政专题讲座和主题教育培训,实现校内校外教育资源整合。本学期,思政教育中心还推出了两节爱国主义校本课程,助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同时丰富了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内容。
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探索综合素质评价
传统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反映的是传统学校教育观念,学生学业评价局限于对学科知识技能的评价。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未来社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跨学科及信息素养等,对人及社会持续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搭建育评结合的育人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效果向良性推进,实现受教育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二南开学校学业中心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积极开展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改革,制定了《第二南开学校高中学习考核成绩、学分获得方案》,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建立分项评价,依照各学科关键能力进行内容分项,全面开展等级评价,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等级评价。此外,中心还积极探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考核内容。这一改革有效避免了学生因分数排名造成的过重心理压力,扭转了学校、教师“重分数轻能力”的不良倾向,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育人要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培育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第二南开学校始终致力于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发挥七大中心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坚持以生为本,用有温度的教育为学生十二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照片由学校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