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故事让人泪下(主播故事改变了他们的)
在中国纳入统计口径的职业工种为2670个,而在快手活跃的主播的职业类型,可能远超这个数。
而任何一个职业的主播,都有可能在做了一段时间直播后,会惊讶于平台给自己、给所在的行业带来的改变。
比如房产主播季小雨,如今一个人的成交量抵得上沈阳一个区房产中介的成交量;比如玉米行情分析主播贾占峰,带着60万农民研究玉米收购价格,一改过往“小农经济”的松散又闭塞;比如花样滑冰运动员主播陈虹伊,无缘冬奥,但在快手直播间收获了另一种可能改变人生方向的关注;比如虚拟数字人主播,让直播无限贴近年轻人。
踏着直播的风口,他们走向了更大的世界。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季小雨:三年前的全职妈妈,
如今一年卖200套房
一看到购房的新客户王宾走进办公室,季小雨下意识地伸出右手,想与他握手以示礼貌。
“啪!”王宾打掉了她的手。
“你说在直播间我们都这么熟了,还握什么手。咱们跟自己家人没区别,我天天看你直播间,见你的次数比见我妈的次数还多。”王宾的一番话,把季小雨逗笑了。
季小雨在快手生态开放大会上。本版图/受访者提供
季小雨,在沈阳从事房地产销售三年,白天她带着客户看房、处理签约;晚上回到家,支架一支,手机一开,她是快手平台的一名房产主播。
别看她入行的时间短。2020年刚入行半年,她便通过快手售出了80套新房;2021年,150套;2022年,250套。业绩远远超过许多从业多年的线下房产中介。
但起初,季小雨自身也不看好直播卖房。买房是人生大事,谁会相信一个素不相识的主播呢?
入行在2020年初。在家当了7年全职妈妈的她,在儿子上小学后,决定重返职场,找到的工作是房产中介。那半年时间,她在路边发过传单,在地铁口做过推销,但成效一直不好。一位房产主播朋友劝她开直播,她犹犹豫豫最后才决定“放手一搏”。“如果房产直播也开不了单赚不了钱,那我只能彻底离开房产销售这行了。”
第一场快手直播,怕被亲戚朋友看见,怕说错话遭人取笑,季小雨决定采取“不露脸”直播。她拿着手机支架,对着沈阳沈北路的几个新盘边走边播。整场直播不到五个人观看,但她还是紧张得手心出汗。
处女秀表现欠佳,激发了季小雨的好胜心。每次直播前,她都下更多功夫准备内容提纲。一回生两回熟,后面的直播季小雨出镜了,也开始有网友和她互动聊天。
令季小雨没想到的是,仅仅开播了十几天,她就迎来了自己在快手成交的第一单。这回,她不再将信将疑,而是磨刀霍霍,准备在房产主播一条道走下去了。
对于一个房产主播,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基础门槛。毕竟在直播间,粉丝可能提任何一个楼盘的任何问题。沈阳目前一共270多个楼盘在售,把这些楼盘的户型、面积、价格统统记下来后,季小雨还有两个留住直播间粉丝的“秘籍”。
一是她会根据粉丝的预算、需求,提醒买房要避开哪些坑;二是她不单单告诉大家应该在哪买,还会讲买某个地方的房子,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总之,先做好服务再谈生意。
她的快手直播间“房产旺财”就这样慢慢积累起了人气,每场都有五六百人观看。跟粉丝数量一起增长的,还有“老铁们”对她的信任。而信任,可以说是一个房产主播最为重要的“资产”。
季小雨认为,这是房产主播不管“带访量”还是“看房-购房转化比”都比传统房产中介高的原因。购房者遇上某个中介,彼此没有信任基础,几番沟通下来拉黑中介是很容易的事。
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在房产主播身上。“他们可能看了好几天你的直播,了解你的处事风格,你的业务能力,信任已经在直播间完成了,线下见面‘一见如故’,成交也就更容易。”
直播间的粉丝可以对她信任到什么程度?今年,一个黑龙江讷河的客户通过快手联系她,想要投资沈阳的房子,但因为疫情过不去,委托她“你觉得哪套性价比高就帮我买哪套”。
这样的故事发生多了,季小雨的底气也足了,她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房产中介”,而是一个“房产经纪人”,就像明星的经纪人一样。体现在为客户打理各种房产事务时,她是有话语权的。她甚至会灌输客户“我的意见你要听个百分之七八十,否则找我没有意义”。
生意就这么慢慢做大起来。从不挣钱的全职妈妈到“财富自由”的房产主播,季小雨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而且她坚定地认为,像她一样在快手平台实现人生蜕变,是可以复制的,只要肯努力。她计划着成立MCN公司,培养更多的房产主播。
2019年以来,快手理想家一直在探索“房产主播促进新房交易”的新型房产经纪模式,并扶持相关垂类主播。季小雨成为快手“理想家”签约的主播。快手给的支持,让她的视频内容就能更精准地被沈阳同城有购房需求的人看到,客源不愁。
房源也不愁。据季小雨介绍,目前整个沈阳房产市场30%的成交额都是由快手主播提供的,有业绩就有话语权,像季小雨一个人的业绩比得上沈阳一个区的业绩,自然在各大楼盘都更容易拿到优质房源和折扣,回馈给粉丝。季小雨的房产事业形成了一个良性闭环。
而更深远的影响可能是,以快手为代表的直播平台正在悄悄改变着房产行业,倒逼一些区域的房产市场朝着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贾占峰:当一个粮商想方设法帮农民涨价
下午四点,37岁的粮商贾占峰开始每日固定工作——“备课”。
他先搜索一番最近几周的玉米拍卖价格,了解南方港口等地的玉米最新行情,再列好晚上要讲的几个点提纲,等待三小时后与几万粉丝“见面”。
贾占峰。图/受访者提供
贾占峰的家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胜利乡。这里属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种植玉米为生。贾占峰年轻时也曾外出打工,但工作并不稳定,加上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家里上百亩玉米地需要照看,他20岁就回了家,种地之余开始收粮,后来还开了家烘粮厂,成了玉米贸易商。
种玉米、收粮,贾占峰每天就围着这两件事转,直到三年前,他又多了一个身份——主播。
晚上七点,“贾胖子.666”快手直播间开播了,很快就聚合了上万个粉丝。贾占峰先是盘了一波最近的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紧接着开始回答粉丝提问。眼下正是收粮的时节,大伙提的最多问题,是玉米能不能再多涨个一毛钱、几分钱,现在到底是不是出手卖粮的好时机。
很明显,直播间里互动的网友以种植玉米的农民为主,大家对玉米价格很在意“分”这个单位。一斤玉米多上几分钱,每家通常要卖几万斤玉米,算下来就能多挣几百甚至几千。
预判玉米的价格走向,这是粮商贾占峰的专长。他稍加思量,除了给出答案,还讲底层逻辑,启发大家一起思考。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
契机是2019年。那年12月,玉米价格被唱衰,农民辛苦一年种出的好玉米都被低价收走了。有一次去收粮,贾占峰看到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蹲着捡掉落在地上的玉米粒,一天捡30多斤,攒起来卖个二三十块,觉得很心酸。
当天晚上他就决定开播,把自己掌握的一手玉米收购信息传播出去,让玉米价格更加透明,农民卖粮的时候不挨坑。
而之所以选择快手直播间,是因为他观察到东北农村刷快手的现象很普遍,“一个个去教农民速度太慢了,在快手做一场直播能让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看到。”
贾占峰连续播了七天,最长一天播了十几个小时,他摆数据、讲过往经验,苦口婆心地劝直播间里的农民们,别急着卖粮,价格会回升的。几天后,玉米价格果然回升,信他的农民赚到了钱,贾占峰也播出了名气。
最开始,大家更多是来直播间看热闹,并不太信任贾占峰。因为他的身份。他是一个粮商,粮商希望以低价收粮,农民希望以高价卖粮,两者之间是天然的矛盾。现在,一个收粮的,想方设法帮卖粮的涨价,疯了?
有这样疑问的,除了网友,还有贾占峰家人。父亲坚决反对贾占峰这么做,作为收粮人,前一晚儿子在直播间直白地透露玉米收购价涨了一分钱,今天他再去收购就得按这个价,一天收几十万斤粮,那成本就要增加几千上万。所以那阵子,只要贾占峰一开播,父亲就坐在前面骂他。
贾占峰不想放弃。他第一次感受到,只要一个人说了别人不敢说、不愿说的真话,并真正能帮助到别人,大家给到的反馈非常淳朴和直接:一个晚上直播,给他点出十万个“红心”。
直播网友们还自发组建了一个粉丝群,除了交换各种信息,也聊些家长里短,好不热络。2020年春天,就在贾占峰开播几个月后,700多位快手粉丝来到贾占峰家办了一场“线下见面会”。
之后每晚,贾占峰雷打不动直播一个半小时。每个农事节点,直播内容有所不同。春天讲种子的筛选、播种时令,夏天讲水肥补给、病虫害防治,秋天讲收成的时机,冬天讲如何有序卖粮。
这背后都指向一个关键词:信息。
以东北农村为例。种地的多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信息闭塞,春耕时可能买不到好种子好化肥,卖粮时又无法准确获得末端的市场需求信息。结果就是,一年到头能赚多少,基本随缘。
而贾占峰从事玉米收粮行业已经十多年,旺季的时候每天能收一百万斤玉米,家里还有100亩玉米地,无论是种植玉米的技巧,玉米源头种子的选取,还是玉米行情变化,都有丰富的经验和一手的信息。
无形中,他和60万快手粉丝们就好像组建了一支线上生产队,信息在这里互通有无,改变了过往松散的小农经济模式。而农民所要做的,仅仅是在自家炕上打开手机看直播,就能掂量今年玉米能卖多少钱,时而还能参与“唠嗑”几句。
当一个粮商,选择与农民并肩作战,他会收获什么?贾占峰认为,收粮是服务于农民的,农民富了,他们自然就富了。
事实证明他的观点。贾占峰的直播间粉丝,除了农民,还有各个地方的玉米小商贩,通过快手联系他后,收粮的范围就越来越广。原来是30公里内,逐渐扩展到500公里、1000公里甚至整个东北,收入稳步增长。
还有一些需要玉米的企业慕名而来,告知自己需要的玉米种类,贾占峰再根据这些信息,指导农民选种,收获时卖出更好的价格,如此形成良好运转的闭环。
另一个收获,是日复一日的直播,也在倒逼贾占峰持续学习提升。“铁粉们对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我就得不停地补充农技知识,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
但最让贾占峰感动的,还是农民们一旦卖出了好价格,就会把他当兄弟一样推心置腹,有时寄来家里种的农产品,有时送锦旗。在贾占峰烘粮厂办公室,大大小小十几面锦旗挂满了两面墙。
“看一场直播,交一生挚友。”这个锦旗是齐齐哈尔龙江县的农民任武送的。有一年夏天,他的玉米地发生虫害,势必会影响产量。贾占峰连夜驱车1000多公里到现场和他一起解决了问题。“铁哥们不就是这样吗?”
马上就到年底。贾占峰梳理了这一年干成的几件大事。一是他原来就是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今年又被评为“快手十大农技人”;二是评上了“2022梨树县好人”;三是每年他都会捐助5万~10万给需要帮助的人,今年都一一落实了。
“丰收的一年。”贾占峰这么评价他的2022。事实上在快手做直播的三年,他都觉得是人生中不可思议的三年,自己“没什么文化”,却经由一个平台意外做了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
来年的规划也有了。贾占峰想办一个免费快手三农主播培训课程,告诉大家怎么通过短视频创业,怎么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农民。
在快手,像贾占峰一样的农技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17万,平均每2.2秒就有一场三农直播开播,观看用户已每月超1.9亿人。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人们聚集起来是强大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着长期信息闭塞的传统种植业重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数人的未来。
陈虹伊:无缘冬奥之后
2022年2月初,北京冬奥会冰雪赛场内鏖战正酣。赛场外,快手平台也好生热闹。多档自制节目、运动员连麦等,一时间点燃了“老铁们”的冬奥热情。
20岁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陈虹伊,也在这时候来到快手“玩儿了”起来。她几乎全程参与了快手的冬奥报道,对参赛运动员表现进行专业分析,讲述背后的拼搏故事,还与“老铁们”一起预测奖牌。其中,“解说把陈虹伊夸害羞了”“陈虹伊亲手送北京3岁萌娃冰墩墩”等片段,冲上了快手热搜。
陈虹伊。图/受访者提供
一些人是从快手开始了解这个长相清秀、说话机灵的花滑少女;还有一些人看过陈虹伊的比赛,不禁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她的动作;再对她熟悉一点的人,可能会知道,冬奥对她来说,曾经是个伤心的故事。
2019年,陈虹伊参加了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资格赛的世锦赛,从女单24个冬奥参赛名额中夺下了属于国家花滑队的唯一门票。但究竟谁来“出征”冬奥,国家花滑队在队内展开了一场选拔。
面对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战,陈虹伊丝毫不敢懈怠,为此放弃了两届高考,全力备战。但最终她在这场选拔赛中只拿下第二名,无缘此次北京冬奥会。
陈虹伊表示,她也曾因此抑郁了一段时间,但好在很快就调整了过来。一是她就如她在快手分享的各种好玩、搞怪的视频一样,性格里大大咧咧占据了大部分;二是她最初练习花滑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如今走到这一步,已经远远超乎全家人的预期。
说到与花滑的结缘,事实上陈虹伊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在滑冰上的天赋。四岁,爸妈带她到家门口的公园滑野冰,连儿童冰鞋都没有的她,套上妈妈的冰鞋,第一次上冰溜了一大圈都没摔。陈虹伊开始疯狂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开春冰化了,她主动要求爸爸给她报个班学花滑。
刚开始也只是“玩儿”,但学的时间长,成绩慢慢上来后,陈虹伊的身份就由业余爱好者转变成了业余运动员。不同于体校的专业运动员,她需要同时兼顾学业和花滑训练,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日子就在“早上上课,中午训练;下午上课,晚上训练”中循环。
因为是业余运动员,训练费用、场地费用都需要自己支付,到陈虹伊初中时,一年的训练费用能达到近20万元,而陈虹伊的家庭也只是北京海淀的一个普通家庭。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除基本开销外,父母把主要支出都用于陈虹伊的训练。陈虹伊看在眼里,只希望自己能多争气。有时条件限制,商场的滑冰场也用来做训练场,虽然这类冰场通常冰的质量不行,但陈虹伊只管把训练强度做满。
除了学业繁忙、训练费用昂贵,身高也是陈虹伊花滑路上的一大挑战。青春期的她,每年长高10到12厘米,而“花滑是一项十分精密的运动,你的身体稍微有一些变化,空中可能就会有零点几秒的偏差,重心就不稳。而你刚按照现有的身体条件调整好了,但很快又长高了,又得再调。”无他,只能通过加大训练来弥补。
14岁,陈虹伊闯出来了。她在全国花滑大奖赛中,拿下女子单人滑亚军的好成绩。两年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了国家花样滑冰队的一员。之后便是频繁地参加比赛,奖项也被一个个收入囊中。2020年11月,在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女子单人滑比赛中,陈虹伊收获了运动生涯中的首枚大奖赛金牌。
直到遇上了落选北京冬奥会这个坎。
但冬奥期间在快手,她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大家的关注。在陈虹伊看来,与快手老铁们一起畅聊冬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花滑在中国依旧算是小众运动,女单花滑的成绩长期不如乒乓球、跳水等项目具有统治力,光靠成绩出圈很难,如果可以让更多人间接了解到花滑,也是一件好事。”
最近世界杯,陈虹伊又在快手与女足门将赵丽娜做了一场连麦,猜球、评球,还是“好玩儿”。“有没有一种可能,通过这场连麦,花滑迷变成球迷,球迷变成花滑迷,两样都喜欢上了。”
陈虹伊的想法,与快手每逢重大赛事,就推出各种互动性强的主题活动的初衷不谋而合。不管是冬奥会,还是世界杯,快手请来专业名嘴、行业运动员、跨界大咖花式互动,作为赛事内容的补充,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在赛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此外,在快手,灯光不会只聚焦在某个头部运动员身上,而是无论国家队队员或普通运动员,现役或退役,是否在比赛期间,都能在快手被“看到”。
陈虹伊也在冬奥期间开通了快手账号。她会分享日常辛苦的体能训练,这是运动员的A面;她也会分享搞笑模仿、跳舞的“中二”片段,这是运动员的B面。每一条,都有几万个粉丝点赞。
如今,陈虹伊已经开始恢复训练,全力以赴明年的比赛。当被问到“花滑女选手通常二十几岁退役,未来如何规划”时,她表示要备战完2025年全运会再好好考虑转型问题。
“转型做自媒体也是方向之一哦。”陈虹伊说。
虚拟数字人主播:直播,带货,踢球……很忙的
“赛白努(蒙语‘大家好’),我是奶思。”
“双12”当晚,一位长相清秀、一袭红袍、乌黛长辫的“蒙古族姑娘”出现在了快手蒙牛官方直播间。
在一个小时的电商直播中,她时而讲解产品,时而派发福利,中间还穿插蒙古舞才艺展示。表情丰富,肢体自然,与网友谈笑风生,看起来,她与一个真人主播没什么两样。
虚拟数字人奶思。
奶思是一个虚拟数字人。
她对外的身份,是“蒙牛集团第一虚拟员工”,同时也是“中国乳业第一虚拟主播”和“元宇宙第一游牧民族电商主播”。
从数据来看,奶思的首秀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当晚直播吸引了近 300 万人观看,且互动量提升明显,相较于该账号过去 30 天内的均值表现,点赞数和评论数分别提升了800%和88%。
奶思的幕后打造者是快手StreamLake,它为奶思的模型设计和直播效果注入了技术驱动力。快手Y-tech AI技术中心负责人万鹏飞表示,这个项目10月中旬启动,“双12”上线,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依靠的是快手已经摸索出的一套涵盖建模、驱动、运营等全环节的“数字人及 XR 解决方案”。
事实上,奶思的“前台”直播表现是如此“丝滑”,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忽略在后台支撑她的技术是多么的精密。
比如奶思可以和网友对答如流,手势、表情完全实时匹配说话的语境,靠的是快手“数字人及 XR 解决方案”的“虚拟演播助手”工具。
这个工具允许真人主播在后台“操作”虚拟数字人,“真人主播有自己的个性、表达特点,真人作为中之人进行虚拟数字人直播更容易被观众认可和喜爱。”万鹏飞说。通过可穿戴设备驱动,或者仅仅通过摄像头驱动,真人主播在后台的动作、表情、语言都能被捕捉到,绑定在虚拟数字人身上一一再现。
万鹏飞表示,快手自研的这套超高精度数字绑定系统,使得虚拟数字人在运动的时候,是各种骨骼、肌肉、皮肤的拉扯,接近人体的运动规律。出现在直播间的时候,她就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活力满满。
再如奶思在直播时“顺手”拿起了一瓶牛奶产品,在此之前,虚拟数字人直播时的一大痛点是不能很好地与产品互动。快手数字人及XR解决方案的“低成本的物品3D建模工具”解决了数字人与现实物品的交互难题。
万鹏飞解释道,以前对一个实物产品进行3D建模需要较多人力,但如今通过快手的解决方案,只需用手机实物扫描就能进行1:1还原,快速生成3D数字资产。
快手数字人及XR解决方案的第三款工具“老铁智播间”则面向无中之人表演的纯AI驱动数字人。此时无需真人在背后驱动,主要依靠AI跨模态技术,输入文案,编排动作,奶思就能自己动起来开播了,可以实现7x24小时直播。
万鹏飞表示,这一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爆发,各式各样的虚拟数字人争相涌现;在快手多元化的内容消费生态中,虚拟数字人应用于品牌营销场景也屡见不鲜。快手早在去年就开始布局,并已有先例——如快手官方虚拟主播“关小芳”、虚拟歌手神奇少女“张凤琴”、快手火力营营长“关箭”等,且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战经验。
近期,依托平台领先的数字虚拟人技术,快手在二次元内容生态上,还推出了“光头强元宇宙音乐会”、“快手虚拟人世界杯”等玩法多样的活动,并推出了面向虚拟人内容扶持及孵化的V-star虚拟人计划。V-star计划旨在与合作伙伴共建行业生态标杆,将针对不同虚拟人账号情况定制成长路径,通过举办定制活动、开发平家虚拟互动能力、提供专属资源位等方式,为虚拟人提供冷启及加速成长保障。快手的数字人及XR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商直播、视频制作、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多个行业,目前已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
除了应用于品牌营销场景,最近快手的虚拟人解决方案也为动画行业再赋能,为IP宣发的持续性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12月17日,动画大电影《雄狮少年》中人气角色“咸鱼强”,化身虚拟人在直播间“活起来”,现场做舞狮表演,并与快手大V连麦互动,累计观看人次近4000万,实时互动达20万次以上。动画IP的角色资产在虚拟技术与直播的加持下有了新的玩法并得以再利用。
而世界杯期间,数字虚拟人也很忙。8位虚拟数字人化身虚拟球员,以球艺两两PK……
可以想象,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未来虚拟数字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个电商直播、内容生态会更势不可挡地加速元宇宙化。
(文中王宾为化名)
发于2022.12.26总第107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主播故事:改变了他们的,和被他们改变的
记者:陈燕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