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课题是儿童画水粉创作《可爱的小毛驴》。

大家好,我是故事引导法是美术课最有效的方法,儿童画故事创作《蚂蚁和西瓜》。

原因二:移动的画面更容易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相对于静止的东西,不断变换的画面对小朋友们来说更有吸引力,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是可以经常观察到的现象。和青蛙吃虫子的例子是一样的。

举2个例子:

①看电视,本来孩子和他的玩具玩的正开心,看到电视中不断变换的画面,会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机。

②再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抢手机,手机里不断变化的画面也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原因三:直观场景更有表现力,动画片对小朋友来说更容易理解。

动画片的故事场景小朋友们更容易理解,年龄小的孩子表达能力会差一些,但是他们的理解力却很好。相对于爸爸妈妈讲的故事需要自己组织画面感,让他们自己看到故事场景的发生可能会更直观,更有利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①《猫和老鼠》是小朋友们很小的时候就看的无声动画,你会发现孩子们看的时候一直都在哈哈大笑。我不相信你不会笑,反正我是看一次笑一次。

②无声电影《卓别林》,也反映出直观场景的强大表现力。

小结:动画片的故事性,连续变换的画面以及更直观的故事场景都是孩子们喜欢动画片的原因,利用好这些动画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服务美术课堂,提升孩子们绘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受美术课堂带来的乐趣。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

《猫和老鼠》局部

如何把动画片的观看热情转化成画画的激情呢?

爱看动画片是小朋友们的特点,老师需要把孩子们看动画片的热情转化成课堂上绘画的激情或动力,这就需要老师们施展一些小策略,先把握好孩子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促成转变。

方法一:用原形转换的方式,激发孩子画画的热情。

孩子们都有一颗童心,都希望自己变成故事里的主角,观看完动画片的故事后,老师可以问问小朋友们最希望自己变成动画片里的那个角色呢?假如自己真的变成动画片里的角色自己应该会怎么做呢?想不想改变一下故事的结局,那我们今天就用绘画的方式来画一画变成了动画角色以后的我们吧。(一般这种情况下,小朋友们都会发挥想象力,开始创编自己的故事了)

有一次,观看动画片《西游记》时,有一个小朋友说,自己也想变成孙悟空,因为孙悟空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个方法,除了可以激发同学们绘画的激情外,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连接,是个非常不错的方式。

方法二:划分课堂结构,巧用动画植入的方式,增强同学们对动画片的期待。

老师可以把课堂整体分为3~4个时间段,课前导入是第一个,中途休息是第二个,作品完成后是第三个,每个时间段可以播放一个动画片小故事,让孩子们不断期待着故事的发生发展,直到结局。这个过程要注意,课堂上播放的动画故事一定要与本节课的课题高度相关才有效果,否则,不光不会提升课堂的效果,反而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我们表现一幅关于灰姑娘与水晶鞋的画面故事时,就可以播放《灰姑娘》的动画片,吸引孩子们对故事结局的期待。

方法三:用理想树立的方式,培养绘画兴趣。

既然动画片这么好玩,里面的故事这么有趣,人物这么漂亮,衣服那么好看,那孩子们想不想也能制作这种有趣的动画片呢?同学们的回答肯定是想。那如果想自己也能制作这样的动画片,从现在开始就得好好画画,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漫画设计师。用这种树立理想的方法,来帮助同学们培养绘画兴趣是我常用的方式,而且每次效果都非常好。

小结: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分析小朋友的心理需要,可以轻松地将爱看动画片的热情转变成美术课绘画的激情,上面的三个小妙招,特别是原形转换的方式,是小朋友的最乐于接受的,无形中就增强了小朋友们的绘画动力,简直不要太好用。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2)

《灰姑娘》局部

如何把动画片的情节转换成最后的画面效果呢?

课堂中,观看动画片除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以外,更多的情况是要通过观看动画片完成一幅与之相关的儿童画作品,这才是观看动画片的课堂目的。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同学们进行表现。

1,镜头故事的二次创作。

这个和上面讲到的原性转换的方式有些相似,老师先确定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孩子转换成故事中的主角,根据他们对故事的二次想象,变换其中某些故事情节或者场景,就可以产生新的故事,对这个新的故事进行表现,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动画片转变成我们原创的儿童画效果了。

如果小朋友实在是没有新的想法,就算临摹一个动画片里原有的场景也是可以的。

2,动画故事真人情景再现。

用我们准备好的一些cosplay的服装,找几个小朋友或家长到台上表现某一个动画片里的故事场景,可以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从而为画面创作找到新的素材。

表现《小猪佩奇》时,我们专门请了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和她一块在课堂上表现了一个妈妈关爱宝宝的场景,引得整个班级里的同学们都纷纷表现出妈妈关爱自己时的场景,最后呈现各种各样的画面效果,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爱。最后赢得了全校的课程一等奖。

3,教师示范。

老师就动画片中一些相关的角色,场景在白板上示范一下,可以有一些夸张的变形,如人物的表情,身材,服饰等等,还可以变换一些新的场景,这样也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表现素材。

美术课堂上,老师的现场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体现老师的绘画功力,更重要的是赢得学生和家长们的信任,为以后的教学顺利打下基础。

小结:将动画片的内容转换成画面效果才是观看动画片的真实目的,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从故事到画面的转变。动画故事真人场景再现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激起同学们的回忆,从而表现出更有趣的画面故事。有根据,有感情的画面才最有灵魂。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3)

《小猪佩奇》局部

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节课课题的讲解

本课题主要从动画播放导入,画面知识点分析和具体作画步骤解析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可爱小毛驴》的儿童画创作方法。

动画播放导入,动画片《骑驴的阿凡提》观看。

观察动画片前,老师可以先设置几个问题,可以让同学们观看动画片时进行思考。

  • 观察动画中小毛驴的身体特征?
  • 观察小毛驴的颜色变化?
  • 谁可以看完后复述动画片中的故事?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4)

观看阿凡提动画的同时,老师可以同时讲一个阿凡提的小故事,效果会更好。

这天,国王想取笑阿凡提,就给了他一匹老马,让他随同打猎。打着打着,忽然变了天,下起大雨来。国王和随从们立刻掉转马头,飞也似的跑回去了。阿凡提的马跑不动,他就把外衣脱下来装在口袋 里,冒着雨往回走。不一会儿,雨住了,天晴了。阿凡提重新穿戴好,骑着马抄近路回到了宫殿。

……

……

阿凡提说:“马怎么会长翅膀,国王!它既然跑不动,你难道就不会像我一样,把外衣脱下来装在口袋里吗?那样虽然被雨淋着点,衣服却是干的。唉,原来国王是一回事儿,智慧又是一回事儿!”(阿凡提故事引用)

通过观看动画片和讲故事的方式,孩子们的注意力会瞬间被吸引,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小毛驴》。

画面知识点分析

既然本节课主要是对小毛驴进行刻画,那我们主要的讲解对象就是小毛驴了。老师对观看动画片前的几个问题进行提问,找几个小朋友起身回答,并给予积分的奖励。(要把多种上课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才能产生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

知识点一:关于毛驴的画法。

为了小朋友们能够更好的总结毛驴的特征,老师可以截取动画片中的部分场景照片让同学们作为参照,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观察。

小朋友1,小毛驴,四条腿,大耳朵。

小朋友2,小毛驴的嘴巴是白色的。

小朋友3,小毛驴的尾巴短短的。

小朋友4,……

……

根据小朋友各式各样的回答,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小毛驴的特征。

毛驴特征总结

分为头部、脖子,身体,四肢和尾巴;整体呈黑色或灰色;腹部和嘴巴部分呈白色;脖子上有鬃毛;尾巴短小。

毛驴的动态

为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同学们可以画出一些不同的毛驴动态,比如站立的,坐卧的,仰卧的都可以。

小结:总结毛驴相关特征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边示范边总结的方法,直观的展现不同动态的毛驴画法,帮助小朋友们更好的掌握绘画方法。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5)

知识点二,关于画面环境的添加。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题适合6~7岁的孩子使用,我们设计一个简单一点的画面背景就可以了。可以以草地为环境,以天空为背景进行作画。

整体色调呈黄绿色,可以与黑色的毛驴形成比较明显的颜色对比。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6)

作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细节:

1,毛驴具体的画法示范。示范3种以上的毛驴动态比较合适。

2,构图方式的安排。毛驴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布局整个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小朋友们画出类似驴爸爸、驴妈妈和驴宝宝这样一家三口一起散步的故事场景。

3,适当的艺术处理。比如毛驴的嘴巴一般是白色的,在画中可能会不明显,我们可以主观的添加一些红色,或者画成张开嘴的形状,就可以使整个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对比更加强烈。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7)

具体作画步骤分析

本节课用到的主要工具有水粉及水粉工具,镜萱纸或卡纸,铅笔橡皮等常用作画工具。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直观的了解毛驴的结构,前4步,我专门画出一头小毛驴的细节步骤。

第1步

用水粉笔或毛笔蘸黑色颜料,水分不要太多,画到纸上不洇为好。

毛驴的身体可以根据朝向先画出一个类似于“6”的样式,并填充其中大部分为黑色。最前端的那一笔黑色为毛驴的脖子,脖子的方向根据头部的朝向定就可以。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8)

第2步

画出头部,耳朵,眼睛,嘴巴等的位置。可以先在头脸部画出一个“T”的形状作为中心,眼睛分列左右两边,上边为耳朵,下边为嘴巴。嘴巴为椭圆形,顺便画出几颗牙齿的样子。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9)

第3步

画出四条腿,和小尾巴,这一步很简单没有需要解释的部分,主要注意前后腿的位置和长度,尾巴最好有点小弯曲,显得会比较俏皮可爱。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0)

第4步

在脖子处画出鬃毛,一只可爱的小毛驴就完成了。

按照这种方法画出另外几只小毛驴,注意位置和大小的安排。我在画面中添加了3只,呈现出小毛驴一家3口的温馨画面,画面会显得有故事,有情节。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1)

小结:画小毛驴或其他小动物的时候,可以把绘画对象归纳成不同的形状,再组合在一起,是比较简单的表现方法,小朋友们也容易理解和掌握。

把小毛驴的头脸部比作一个"T"形,再添加五官,很容易就画出来了。

第5步,添加背景环境。

我们选用草地的方式来表现地面环境是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年龄特征。

画草地全部竖用笔,以黄绿色为主要色调。

画在整幅画面中间偏下的位置。注意颜色层次的把握,可以先用深绿色,再用淡黄,柠檬黄,按照该顺序,颜色会一直保持干净。最后添加一点黑色在最底端,进一步拉开颜色之间的对比,同时可以呼应小毛驴身体上的黑色,达到色彩平衡的效果。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2)

第6步

草地黄绿色的最顶端可以添加一些湖蓝色,画成小花朵的样子,既添加了画面元素还丰富了画面层次。画面效果进一步增强。

每一幅好的作品都是像这样慢慢添加,最后达到令我们满意的效果为止。整个绘画过程也是画面故事再次创作的过程,可以不断丰富画面的故事情节,用笔用色,不断增强画面艺术性。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3)

第7步

用一点淡淡的橘黄色渲染画面的天空处。

要求:颜色少,水分多,不平涂。这样才会产生色彩丰富,且通透的画面效果。

另外,可以继续用一点淡淡的黄色染一下小毛驴边缘处,从而更好地衬托出小毛驴的外形,进一步增强画面对比效果。

嘴巴和额头处用艺术处理的手法,添加一些红色上去,瞬间把小毛驴又往前提1个层次,对比效果更进一步。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4)

第8步,整体调整,完成画面。

制作肌理效果,用干净的笔蘸白色,多加水,用另一支笔在需要添加肌理效果的位置轻轻敲打,使白色水粉自然洒落在画面上。丰富最后的画面效果。

至此,我们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签名,完成作品了。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5)

作画过程动态步骤展示

儿童美术教学小兔子(打造乐学式美术课堂)(16)

经验课堂

精彩的美术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在一起产生1 1>2的效果体现。

老师们要熟练掌握各种有利课堂的教学手段,结合孩子的实际特点,才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更有助于打造乐学式的美术课堂。

最后,我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老师们,我们共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我是@月画子,11年美术教学经验,专注少儿美术和零基础学画画

欢迎关注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