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四月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春去冬来又一春)

今年5月5日就是立夏了。说起来,现在是正儿八经的晚春,韩愈有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引用这几句,可能是望文生义,显得有文化。但暮春确实是满眼春光。今年五一小长假,影院是要凉凉了,但蓬勃的春意确实也酝酿着夏日的绚烂。晚春,是有深意的,是春意的总结,是立夏的序言,是春去冬来又一春的沉思。老规矩,争取三百字以内讲完一部电影。

《晚春》:小津的空镜头

老实讲,虽然不是无论何时何地都适合坐下来看一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但在说父亲这个话题上,个人感觉在亚洲,也就李安可以和小津相提并论一番。东方的,是一个含糊的说法,大抵是指那种含蓄、深藏的,缺少表面的过于激烈的戏剧冲突的情感描摹。夏花灿烂,秋叶静美,小津不动声色,还经常在一段讲述之后甩给你一个空镜头。琢磨去吧。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虽然可能强调《晚春》里的两个父亲是高知未免刻意,说他们谈论婚姻和伦理就矫情了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落落那年让舒淇和彭于晏谈过一次,金士杰对着彭于晏一番衷肠都说很感人,那叫硬煽情。小津安排亲爹说的是,"当然,爸爸是巴不得把你留在身边,但爸爸只顾自己方便,过分地依靠你,一直舍不得放你走,我打心里觉得对不起你。你再不出嫁,爸爸可就为难了。"确实,比李安的郎雄还要淡。

《四月物语》:岩井的严谨

如果看完这部电影你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没什么好羞耻的,虽然悠长悠长的《雨巷》和《四月物语》确实不是一回事。说到讲述尤其是拿捏暗恋的故事,我确实还没见过比岩井俊二更带感的。之所以说你想到《雨巷》不用难堪,因为这确实是在说“少女情怀总是诗”,哪怕你故意把诗打成湿,也不是不妥贴的。

一个17岁少女,榆野卯月从北海道独自来到东京。其实她来到武藏野是因为一个前辈,一直暗恋的一个名叫山崎的前辈。好吧,这位前辈长得确实有点怪蜀黍,但一点点靠近的脸红心跳,寻常巷陌,学校天台,教室和一间书店,从暗恋到交谈。所谓物语,就是故事和传说,岩井俊二的清流系里,没有传奇,但小清新的架构都非常严谨。就是前面说的,拿捏。

你好四月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春去冬来又一春)(1)

《春逝》:hold on hold on

首先这是一部悦耳的电影,像B站里那些鬼斧神工的声优带给你的各种愉悦,因为男主就是在自然界里收声的奇葩男孩。说男主是男孩,当然因为李英爱在里面是一位离过婚的大姐。不过不重要,只要你不是那种觉得李英爱的代表作是《大长今》的人,都还可以靠着这部电影抢救一下。也因为李英爱和男主刘智泰,这也是一部养眼的电影。

大姐和小弟,去旷野捕捉春之声的转瞬即逝的故事。这样说,电影就无聊透顶了。文艺青年们眩晕的原因,不知道是不是都觉得前方定然有一个李英爱在苦等文艺的自己,直到那句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台词,愤怒的小伙子张口对李英爱来了一句:恩素,我是你的方便面吗?这成了某种恋爱关系的谶语。某一类包容与冲突,某一类热情与灰烬。

《春去冬来又一春》:玄

金基德导演很难一言以蔽之,路走得有点宽,很像一个寓言高手,八成也爱读诗。如果千年前后,韩国电影没有金基德,是不够犀利的,虽然他的有些作品,观感会略有不适,但总还是会有什么东西击中你。

《春去冬来又一春》有些肃穆庄重,有些禅意暗语,但不是《第七封印》那种难以捉摸的形式,金基德的友好,就是总会给你一个承载想法的故事。小僧,少僧,有罪之僧,赎罪之僧,春去冬来又送来一僧。这片子,我觉得,用周杰伦的歌词说就是:关掉你的嘴,唯一的恩惠。

你好四月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春去冬来又一春)(2)

《小城之春》:费老的高度

有些电影的审美是超前的,费穆老先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拍出了这么一部堪称“神作”的电影,四个人,一个破院子,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几缕情愫却拍出了意想不到的人心幽微与伟大格局。原谅我用伟大两个字,在半个世纪里,它都是被冷落忽视甚至诋毁的电影,但它说的是人事。

一向被看作心高气傲的第五代文艺老年田壮壮,想要致敬中国电影的时候,翻拍的就是费穆老先生的这部《小城之春》。回头看,《小城之春》不过是一部现实主义情感作品,但你一定能看出来,这是一部知识分子摸着良心拍的电影。有时候它让我想到小津安二郎,有时候它让我想到迈克尔哈内克的《爱》,想到知识分子的偶然孤勇。

《四个春天》:是个春天

《人间词话》里说有我和无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纪录片,当然还没到无我之境,但凡常生活里,燕子回巢,天井落雨,四季流转与守望,不外乎去者仍在,生者安宁。

每一个春天,有人起床烧饭,然后给你留一双碗筷,种下一点念想,等待一轮春天。导演感慨的是,终于有钱在大城市租房了,他也说不好,他就是拍下来了。确实没有各种飞奔到农村展示生活给你看的小视频带劲,但生活的力道,不能总是表现力出色。那比“有我”还要命,因为那已经变成了“全是我,无它。”

《放牛班的春天》:隐喻

很难说这种电影是不是一种理想主义,关于一个老师究竟应该给孩子带去什么,这种电影能单独拉出一长串片单,从正常的《放牛班的春天》到不正常的《摇滚校园》、甚至极端的《爆裂鼓手》。即便这两年也有《超脱》和《酒精计划》。

多半时间你会觉得这电影很有力量,很感人,但我觉得你一定也会有看不下去的时候。它迷人的地方,也会是可疑的地方,它高贵的地方,也可能是廉价的地方。但是教书育人这事总归神圣,即便放牛班里的孩子,多年以后没有一个音乐家,即便死亡诗社里,多年之后,没有一个成就斐然的人。但老师注入他们灵魂的东西,应该还是音乐和诗歌,这个总没偏。

你好四月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春去冬来又一春)(3)

《立春》:影后蒋雯丽

蒋雯丽电视剧演多了,不是说不好,就像陈道明电视剧演多了,看来看去总是一种人,蒋雯丽就是一普通中国大姐,陈道明就是以普通中国知识分子。但蒋雯丽是有雄心的,《立春》、《最爱》和《师父》,当然还有她导演的《我们天上见》。

一个人是怎么活拧巴的,在电影《立春》里,好像多多少少和“想干艺术”有关,但是如果跳脱出这个故事,《立春》就成了隐喻。实际上,无论你活在哪个地方,都有可能因为各种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而拧巴。按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标准,蒋雯丽的造型是影后标配,事实上,她确实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金鸡影后。

《开往春天的地铁》:囧

片名文艺,这是张一白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其实放在2002年的背景下,还行。起码导演张一白是琢磨了一番,自己想要通过这部电影说点什么,耿乐徐静蕾表现不错,还有范伟高圆圆,张亚东为电影配乐,摄影赵小丁,这要搁现在,也是个黄金组合阵容。

但2002年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可是不太行的艰难岁月,等到回头饿补这电影,它就显得有点老了。但即便如此,面对后来很多年匪夷所思的各种奇葩爱情电影,尤其是各种小鲜肉演绎的奇葩爱情故事,你就说《开往春天的地铁》,虽然里面还有人用小灵通,它是不是也特别良心了!(蒋楠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