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元宵节民俗特色(邯郸当地的元宵节习俗)
#奋进新时代魅力张家口##激情冬奥相约河北#
又是一年元宵时
大家有和家人团聚共度此时吗
除了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这些耳熟能详的活动外
你还知道哪些元宵习俗吗?
让小编带你认识一些
邯郸当地的元宵节传统习俗
邯郸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1
武安傩戏
武安傩(nuó)戏是一种元宵节特有的习俗。
据了解,傩舞是古代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到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十余种形式,且分布较广,全市各乡村几乎都有。傩戏以其恢宏的气势,神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改变了以往“长江以北无公认戏”的断言。
2
抬花桌
永年区的抬花桌习俗,也是元宵节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年正月十五,该县临洺关镇及其周围各村便挑起自己精心装饰的花桌,吹吹打打地抬上街比试。表演时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据了解,永年抬花桌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流行。为祈祷五谷丰登,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由当地的“清乐会”精心装饰各具特色的六乘花桌,每个花桌由八人抬着,向镇中心的观音阁出游汇聚,表演风趣、滑稽、技艺高超而别具风采,深受群众喜爱。
3
曲周龙灯
曲周龙灯又称龙舞,河北省曲周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在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在曲周县城进行精彩的表演,观看的人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曲周龙灯舞法多变,计有二十多种招式,其中以钻龙、滚龙、盘龙最为精彩。钻龙分钻头和钻尾二式,舞龙人鱼贯从龙头或龙尾钻过;盘龙分盘头和盘尾两招,舞龙者叠起罗汉让龙缠绕人身,巍然屹立;滚龙是让龙在地上翻滚,舞龙人从龙身上翻腾飞越;舞龙分两法,一是在行进间进行,让龙摇头晃尾,如太空遨游,一是原地抡舞使龙上下翻飞左右盘旋,意为神龙发威,气吞山河,极为壮观。
4
抬阁
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舞蹈。
作为中国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磁县西光禄村一些老艺人介绍,西光碌村可以说世世代代玩“抬阁”,旧社会每逢好年景,正月十五期间有钱人家就要组织村民巡街表演,而且人人参与,以此庆祝丰收,祈盼风调雨顺。
5
转九曲
转九曲又称转灯,是在黄河流域流传着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是正月里人人参与的一项活动。到正月十五下午,人们敲锣打鼓,喜开九曲门,浑厚的锣鼓,敲击着千百年来人们的希望,敲出了黄土地的气势,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的图阵,最早是"四曲"后来发展成九曲的,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油灯。“九曲”像个城廓又似一个迷宫,其回廓没有重复路径。
这一天,涉县庄上、神头、西戌等十里八乡的群众提着花灯,聚在一处转“九曲阵”。九曲像一个很大的城廓,里面又分9个小城廓,其门径、走向各不相同,因此九曲又被称为“九曲黄河阵”。全村老少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步入“九曲”,转过一圈又一圈。人们用这种方式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6
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广平县已流传了几百年,其中以店西村最有名。踩高跷时,人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像吕洞宾、何仙姑、红娘、济公、张生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
今天介绍的这些
有你家乡的习俗吗?
如果没有欢迎留言补充
最后为大家送上节日祝福!
元宵佳节明月圆
人间欢乐庆团圆
花灯照亮好前程
日子好比汤圆甜
健康快乐过今年
万事乐观随心愿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