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电影中感人的情节(电影跨过鸭绿江以最深情的褒扬致立国之战)

跨过鸭绿江电影中感人的情节(电影跨过鸭绿江以最深情的褒扬致立国之战)(1)

2021年初,4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播出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被誉为“年轻人最该追的电视剧”。昨天,电影版《跨过鸭绿江》上映,引领观众全景回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立国之战,爱国主义的深情热浪再次涌动在银幕内外。

电影《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是首次“全景式、史诗性”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是首部由“总台出品、原创自制”的故事片,也是首次与精品电视剧同步打造电影的创新尝试。作为新中国诞生以来最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之一,抗美援朝战争承载着最重要的国家记忆、民族精神。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是所有主创的心声。

影片自定档、点映、亮相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八闽巡展,直到全国公映,一路走进观众,不断收获真情实感的好评。“史诗般的宏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流泪看完”“推荐全家观赏”等都是得到高赞的网络留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更是主张:“影片在大银幕上成功完成了为抗美援朝画像、立传、明德的神圣的艺术使命,是一部值得全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观看的精品力作。”

史诗气质中,全景式重温国家记忆

影片《跨过鸭绿江》采用倒叙开场,以板门店朝鲜停战协议的签署拉开序幕,随后,全片进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回望抗美援朝的始末。

对于“拼来了山河无恙”的这场立国之战,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金刚川》《长津湖》等都曾以此为题、切入战争的不同层面展开创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这次新片上映,既是大银幕上最新的英雄礼赞,也是第一次全景式地重温这段国家记忆。

如导演董亚春所言:“电影《跨过鸭绿江》就是要从敌我双方指挥层、决策层的角度,把历史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154分钟的电影并不简单,在真实、细致、全面的历史呈现中,既彰显开阔视野与大战略思维,也以浓墨重彩观照具体的英雄人物,文约而事丰。战略层面,影片统揽国内外形势,展现了当时冷战背景与中、苏、美三国领导人的博弈。战争描写上,影片把握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勾勒出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的全貌。

主创介绍,从一开始,总台就按电影和电视剧同步推进的思路展开创制。拍摄期,剧组辗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五省市取景。为尽可能还原冰雪作战的真实效果,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牡丹江市成为剧组的实景基地。此外,四架道具飞机、九辆坦克装甲车、1000余支各类道具枪械、八万余发子弹,涉及400多个场景,动用四万多名群众演员;500多人的美术置景团队重新搭建“中南海”“克里姆林宫”“白宫”“板门店”等。惊人的数字背后,都是出品方为了“全景式、史诗性”作出的全力以赴。董亚春透露,电影和电视剧同步拍摄完成后,团队用了10个多月进行特效制作,成片特效量约一小时。

大银幕上,国际形势、国家战略、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坑道战等渐次展开,观众更能清晰理解这场正义之战、精神之战、胜利之战的来龙去脉。

英雄群像里,勾勒“最严整的军容、最盛大的军威”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30多万名英雄功臣,197653名战士为抗美援朝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大历史中,把最深情的笔触奉献给了最可爱的人:指挥部队连战三所里、龙源里和松骨峰的“万岁军” 38军军长梁兴初,带领全军官兵死守汉江的50军军长曾泽生,在铁原阻击战中打出国威军威的63军军长傅崇碧,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军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范天恩和全体335团指战员……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一次次震撼着银幕前的观众。

影片里发生在第五次战役后的一幕,催动了太多人的热泪。那是63军的阵地,将士们刚在军长傅崇碧的指挥下,成功完成了严酷的防御重任。在敌人空投凝固汽油弹的冲击下,战士们一个个衣衫不整、狼狈不堪。赶到战壕的彭老总当场就落泪了,他以郑重的军礼向战士们致敬,告诉他们不必为“军容不整”感到惭愧:“这是我见到过的,最严整的军容、最盛大的军威!”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以这场正义之战维护了新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71年后,电影《跨过鸭绿江》里有一句台词掷地有声:“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

主创希望用这部新片再次激荡观众的共鸣——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作者:王彦

编辑:金久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