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条件,高支模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工作

1)基线复核及细部线测放

在模板施工前,测量员根据建筑物的控制线测放完轴线后,应做以下三种复核:

(1)复核轴线与控制线间的关系是否正确;

(2)复核控制线上下层间是否吻合;

(3)复核边梁轴线与下一层的边梁轴线是否吻合,偏差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基线复核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细部线的测放。细部线测放时需有工长现场指导及跟班复查。墙、柱模线弹好后,应在外围300mm处弹出参考线,以利于支模后的模板位置校核。

2)模板的配置

梁支模方式采用侧模包底模的的方式,故梁侧模与底模均同梁标注尺寸。

绘制配模图:参考模板模数与梁板净空尺寸,对梁板进行组合配模,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证材料使用率,减少浪费。

配模采用专人,并设置专门的木工车间,采用合金钢锯片配模,保证锯路的平直。配置成型的模板需用手电刨将锯口边缘刨平整、光滑,以保证模板拼接时的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配置完毕后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模板半成品投入使用时,实行按量配额发放制度,做到材料出入有记录,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2、施工工艺流程

地基处理→钢管支撑架搭设→绑扎柱钢筋→安装柱模板→安装梁底模→安装板底模→绑扎梁板钢筋→安装梁侧模→浇注柱子砼→浇注梁板砼→砼养护→上一层结构板施工→龄期满足,拆除模板→拆除支模架。

3、地基处理

本工程高支模支撑体系均为支撑在下层楼板上,搭设支撑体系的时候要保证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一般为终凝),同时确保搭设场地清理干净,施工时必须保留下层支撑架,直到下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4、钢管支撑架搭设顺序

弹线、立杆定位→立杆底座排放→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水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

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直至第一步支撑架交圈完成→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并随搭设进行剪刀撑设置。具体详下搭设流程图。

高支模施工条件,高支模施工工艺(1)

支撑搭设流程图

5、梁模板支设

(1)梁底模板支设

梁底模板支设时,必须通线,保证梁底平顺。

梁底模板标高要严格按设计标高控制。梁底模板支设时要严格按要求起拱。梁底模板接缝应在木枋上面,避免漏浆。在梁底模板1/3处设置一块长约40cm的小板,作为模板快拆体系回顶板。

(2)侧模支设

梁侧模板接头宜留在梁中,利于加固。

梁侧模与底模拼缝应严密,不漏浆。

梁侧模板支设时,上口应通线,保证侧模垂直度。

处理好梁柱接头:梁侧模相拼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出拆模的先后顺序,再确定其相交及叠合方式。

(3)按照设计标高调整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悬臂长度大于2m的梁,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起拱必须由拱底杆起拱。

(4)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模与墙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特别是阴角部位应注意卡脖通病。

高支模施工条件,高支模施工工艺(2)

6、板模板支撑体系

(1)根据模板排列图架设支柱。楼板板厚为100、120 mm,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 1000×1000mm。次楞间距为300mm,立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立柱座落在混凝土楼面,底层地面夯实,并在地面或混凝土楼面上铺设50厚木枋。

(3)铺模板时应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4)对于跨度不小于4m现浇板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1000。悬挑梁起拱按悬臂端的0.4%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7、剪刀撑设置

本工程采用加强型剪刀撑设置:

1、竖向剪刀撑布置: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应有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2、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距不超过6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采用Ф48.3×3.0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两端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 处进行固定。

高支模施工条件,高支模施工工艺(3)

8、 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1、每根立杆底部均设置100*100木垫板。

2、支撑架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4、水平杆的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b)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至搭接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水平杆的长度不宜小于3跨。

5、剪刀撑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满堂支撑架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0.5m。

高支模施工条件,高支模施工工艺(4)

7、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所有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U形托撑与双钢管两侧间如有间隙,为防止滑动应采用铁丝绑扎固定,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8、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9、支架立杆搭设的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200。

10、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11、浇筑砼前或初凝之前,距墙、柱四边约350mm处预插φ14或16的短钢筋(墙1500~2000一个,柱每边两个,也可以后用钻孔插钢筋),用于下次墙柱模板下口紧固措施,以防止柱脚位移。在外围的墙或柱必须在楼层板内预埋钢筋环,用来调节外侧的墙或柱.

12、坡道部位剪刀撑应随坡度控制搭设角度在45-60度之间,顺坡道方向扫地杆端部抵至坡道板或墙柱上,并按间距4000*4000增加斜支撑,以平衡车道板水平推力。

13、支撑架搭设高度在8~20米时,在最顶部距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14、超重梁周围板立杆间距应与梁立杆间距相同或成倍数。

15、施工时应确保水平杆、扫地杆在每步节点处均双向设置,特别要确保梁支架顶部纵横向均设置水平杆,梁顶横向水平杆每侧应延伸入板支架不小于两跨。超高模板应与相邻非高支模区域的支架连成整体。

16、混凝土浇捣注意事项

1)本工程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采用由中间向两边浇注的方式,确保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均匀受载,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安全员的监督下进行,并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及时上报,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

3)本工程混凝土浇注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在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成堆堆积在楼板模板上。浇筑高度不能大于40cm。

4)墙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泵送时,应防止混凝土在板面集中堆积。

高支模施工条件,高支模施工工艺(5)

9、 梁板模板拆除

1)工艺流程:拆除支撑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立杆→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板底木枋及立杆拆除→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2)拆除模板应遵循的原则: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撑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3)先拆除支撑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砼表面脱离。

4)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下调梁底支撑,轻撬模板下的木枋,使木枋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胶合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立杆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立杆时,宜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5)超高超重模板支架底部支撑楼板下面的模板支架应保留到高大模板混凝土浇筑完,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拆除。

【重要声明】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施工依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