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

文丨路西法尔

在当今的喜剧演员里,肖央是最能让人联想起傅彪的。不是因为他们的小眼睛里都不时地闪过一丝狡黠,也不是因为他们似笑非笑的神情太过相近,而是因为一种骨子里共通的小人物气质。

今天,「小人物」被称为「屌丝」——接下来,我将从中性的含义来使用「屌丝」这个词。

在《没完没了》里傅彪抱着路易十三不肯撒手,是他演艺生涯中最知名的片段之一,他和仍然怀有利他主义的葛优之间的矛盾,就是上一代老炮儿里「屌丝」和愤青的差异。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1)

《没完没了》

在成长经历中,「屌丝」既较少接受理想主义的教育也较少失落后的反弹,他们更喜欢用物质来慰藉伤口,看不惯的人将之抨击为「油腻」——这在肖央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肖央的成长过程就是八零后「屌丝」的缩影:1996年,他怀揣着艺术家梦想来到北京,报考中央美院附中,因一考没有考上,复读的那一年肖央不得不和两个室友挤在一间出租屋内。肖央和室友三个人在狭小的房间里挤不开,其中一个不得不睡到柜子上。

2005年,肖央遇到了同样在北京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大哥王太利,说是「王总」,其实那不过是一间只有王太利和他太太两个人的公司。两人以「筷子兄弟」的名义正式拍摄了一支MV短片《男艺伎回忆录》,一个月内点击率破千万。这个组合的寓意便是不离不弃、永不分离。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2)

《男艺伎回忆录》

「筷子兄弟」的成名之路特别符合「屌丝逆袭」的想象: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外地青年「北漂」多年,多年的挣扎沉浮之后凭借网络一夜而红。也许正是因此,《男艺伎回忆录》对于网络时代的趣味信手拈来:日本AV、邵氏武侠、多啦A梦……几乎抓到什么就恶搞什么。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3)

今天看来这部短片太过沉溺于作者的个人趣味,以至于连情节都不太连贯,但是比起大多数粗制滥造的网络短片已经算得上「精致」。

王太利的反串造型极其入味,服化道也尽力做到了最高水平。这支只有六分钟长度,原本想推广《祝福你亲爱的》顺便「挣个彩铃钱」的MV让「筷子兄弟」各自投入了一万元的积蓄。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4)

潦倒了将近十年的肖央就此抓住了中国网络视频崛起的风头,然而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所扮演的角色都离不开对于「屌丝」经验的反刍:

《你在哪里》里,他是痴恋黑社会大佬妹妹的小区保安;《老男孩》里他是年少时迷恋迈克尔·杰克逊的婚庆主持人;《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里他是梦想超越黄家驹的小歌手。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5)

《老男孩猛龙过江》

岁月蹉跎、梦想遥不可及、女神爱而不得是肖央出演的影片里必备的元素;对经典作品戏仿颠覆,对青少年时期的怀念,用极尽恶搞的喜剧手法讲述「屌丝」的悲伤无奈是这些影片的审美基调。对男性幻想直抒胸臆的表达,为肖央聚集了大批能与他共鸣的观众的同时也为他打上了各种挥之不去的身份标签。

自从「屌丝」这个概念被大众接受以来,试图用「逆袭」春梦来讨好观众的烂片就层出不穷,中国低成本喜剧中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是「逆袭」题材。

但它们大多落入了对「底层」光怪陆离的猎奇想象,老实说直到《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肖央也是在这个俗套里打转。

虽然他不惜血本把摄制组拉到了美国拍摄,但是观众们从这部电影里完全感受不到美国的真实样貌:黑帮、枪战、豪宅、洋妞……影片为了投「屌丝」所好,于是完全用「屌丝」阶层的流行文化符号拼凑起一个「美国」。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6)

「油腻」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冯唐有争议的帖子:《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冯唐提到了很多「油腻」的特征,但最核心的一点是「倚老卖老」:坐看岁月空逝,一味沉湎于怀旧,徒劳地感叹年少轻狂。所以「屌丝」尤其容易变得「油腻」,《老男孩》虽然让很多人潸然落泪却也未能免俗。

而肖央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很快就摆脱了千篇一律鸡汤格调,开始在「屌丝」中融入新的要素。

2016年,肖央主演的喜剧《情圣》是一部被低估的影片,该片翻拍自1976年的法国喜剧《偷情笑忘录》,他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事业有成、婚姻却趋于冷淡的公司管理层。肖央周旋于糟糠之妻的代乐乐、强势女上司闫妮、梦中情人李成敏三个女人之间,他的表演忽而浮夸忽而正经,但具有一种内在的放松,把一个中年男人的好色、狡狯、油滑、世故都不动声色地展现在了略显松弛的皮肉上。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7)

《情圣》

近年大量的「屌丝」电影接连砸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将「屌丝」理解成了一种可以用钱治愈的疾病。

而只有肖央,准确地把握住了「屌丝」的内在实质:「屌丝」首先并不是贫、富的阶层概念,而是一种欲望的结构,是性欲无法得到即时性满足的男性围绕自身欲望所组建起的一套自嘲话语。

肖央所饰演的主人公即使有车有房,已经是「屌丝」心目中的「人生赢家」了,但他遇到「女神」后的反应仍和「屌丝」并无二致。

同时肖央向我们展示了,「屌丝」的欲望也可以不那么猥琐,而是小鹿乱撞的。

纵然曾经沧海的「成功人士」也会在真爱降临时怦然心动。肖央对男性的性欲有调侃却没有恶意又甚少说教,这已经足以为他赢得相当多的观众,最终《情圣》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定格在6.58亿上。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8)

从《唐人街探案》开始,肖央逐步拓展自己的戏路:在这部大热的影片里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黑白通吃的泰国探长,他一手汉堡一手可乐,身披碎花衬衫,未见其人先见肚皮,完美地扮演了一个中国观众心目中的东南亚官僚形象。

原本观众们以为懒散的肖央和干练的陈赫分别扮演坏警察和好警察,谁知随着剧情的发展二人却善恶倒置,肖央吊儿郎当的外表下倒有几分江湖情义,这个角色虽然着墨不多却令人过目难忘。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9)

《唐人街探案》

也是因此从《唐探2》开始,本来是「打酱油」的肖央晋升为该系列的常驻角色。《唐探2》和《唐探3》中的肖央换了身份,虽然外表依旧邋遢,但偶尔一现的凌厉洗去了搞笑的意味,为他平添了几分危险的气质。

将这种危险的气质贯彻得更彻底的是为他赢得百花奖提名的影片《误杀》的主人公:李维杰。在女儿失手杀死了仗势欺人的衙内后,这个「老实人」爆发出了内心埋藏多年的潜能,故作疲态实则沉稳的神情里居然有了几分宋康昊的味道。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10)

《误杀》

更准确地说,从《唐探》到《误杀》,肖央其实并未完全脱离「屌丝」的标签,只是除了力比多之外,他更加承担起了「屌丝」所理应当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不屑一切守护家人,秉持基本的做人底线。

在2021年的春节档新片《人潮汹涌》中,肖央又回到了清晰外化的「屌丝」和「高帅富」二元叙事模式中,只不过这次用了更直接的「逆袭」手法:交换身份。

从一夜暴富到骗局败露,肖央在大喜大悲间来回切换着状态,然而比起最后模仿「小丑」时的装腔作势,我个人更欣赏他在刘德华枪下「原型毕露」时的那段表演:这段表演比人在真正乞求求饶时的反应更加卑微主动,充满了失败者对胜利者的反讽意味。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11)

《人潮汹涌》

「屌丝」是消费社会中缺陷的、不完美的、先天不足的「失败的消费者」(齐格蒙特·鲍曼语)。

因消费欲望的永不餍足而心生挫败,却又不断地生产同消费社会相匹配的行动逻辑。「屌丝」最焦虑的是沿着阶层之坡向上晋升或向下滑落,不论高升还是低降,不经意间就会露出人性中「油腻」的一面。

回想一下这些年来被指责「油腻」的男明星,像附庸风雅的靳东,邪魅狂狷的杨烁,直男爆棚的周一围,他们都没找到办法消化自身的油腻。

好像只有肖央,居然成功地出「油腻」而不染,最终和「油腻」拉开了一个反讽性的距离。站在这个距离之外,银幕下的「屌丝」得以温和地抚慰、审视自身。

这在《我的姐姐》里体现得极为鲜明,游手好闲的舅舅这个角色,其油腻强度放在肖央的所有角色里也能名列前茅,但他最后不经意间释放出的真诚竟挽救了这个人物,让肖央得以安全上岸。

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喜剧天赋爆发(是唯一战胜油腻的男演员)(12)

《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

在我们这个基本与理想主义绝缘的时代,正视自身的油腻就是一种最真诚的表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