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它既是中华文化流传和发展的载体,自身的结构中又保存着很多中华文化的信息。“文化即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这是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的定义。这个定义更加简洁、形象,文化就是同一个历史时代、同一个地理环境中大家共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

我们知道,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文化创造才能被记录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在有了汉字之后才被记录下来的。在汉字之前,虽然也会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也就无法进入历史记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留。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记录文化,在它的构形中,也蕴含了很多历代的文化信息。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者,可以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当我们学习汉字的时候,在惊叹造字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更能充分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辉煌。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

《四库全书》(国家图书馆馆藏)

汉字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典籍?我们以《四库全书》为例进行说明。《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由清代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1773年 5月 1日,《四库全书》编纂馆开馆,总纂官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纪昀——纪晓岚,他率领三百多位当时一流的学者进行编修工作,其中也包括了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戴震。《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一共收入3461种书目,79039卷,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总字数近 10亿,真可谓超级文化大典。根据《四库全书》电子版统计,除去“小学”专书(也就是《尔雅》《说文解字》《广韵》这些字书韵书),《四库全书》共有690284323字,其中不重复的字数达27160字,这些字在现代大都已经进入国际编码。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乾隆皇帝为了存放这套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组织大量人力,将其抄写了七部,仿效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其中,“北四阁”为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和文津阁,“南三阁”为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这张图片是国家图书馆现在的古籍馆,它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原先藏在河北承德的文津阁《四库全书》,1913年用骆驼驮进北京,1915年由当时的京师图书馆正式接收,现在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旧址,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在文津街上,这条街正是因文津阁的《四库全书》而得名。那里毗邻北海,景色优美,非常安静,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去那里读书。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2)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四库全书》规模浩大,但也并非传世古籍的全部。在国家图书馆,仅善本就有34万册,普通古籍有160多万册,数量更远远超过《四库全书》。我们看到,用汉字记录下来的古籍有这么多,真可谓浩如烟海。

我们也由此可知,汉字在保存中国文化、保存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应文化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变发展。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汉字记载的文献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解析汉字的结构和系统,来捕捉中华文化的精神。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从未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汉字中,可以追溯中华文化的种种原生态!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3)

鄂君启节

首先,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产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谋生,如何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如果我们把相关的汉字聚合起来,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生产文化类型。

在一些汉字中,我们能看到人和各种动物近距离的接触和精细的观察,这种观察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文化呢?这包括了较早的原始时代和后来的游牧时代。在原始时代,人与动物共生、共处,通过观察动物,人们认识到那些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威胁的猛兽,也发现了一些可以和人类共存,或者适合捕猎的动物。而到了游牧时代,人们开始驯养野兽,并不断地寻求水草来养活自己的牲畜。具体来说,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些汉字的字形中,反映出古人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在第二讲里,我们曾经讲到八个动物的古文字象形字,每个字都突出它们外形的特点:“鹿”强调它枝杈般的犄角,“虎”强调张开的巨口与獠牙,“象”突出它的长鼻,“兔”突出它的短腿和短尾巴,“马”突出奔跑时飞扬飘舞的鬃毛,“狗”突出弯卷的尾巴,各有区别。牛和羊只描绘它们的头部——牛角上卷,羊角下弯,区分很明显。下面再举出几个鸟、虫的例子说明人们对动物观察的敏锐,反映不同动物区别的细致。下面记录六种动物的字(“鸟、燕、它、龟”为甲骨文,“蜀、鱼”为金文)都突出了它们的外形特点,相似的地方,都尽量加以区别。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4)

正是因为人类的生活与动物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才会有近距离的细致观察。

我们看由鹿组成的一些汉字,反映出鹿在人的生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5)

第一个字,是由三个鹿、一个土组成,这就是小篆中的“尘”字。为什么用鹿来表示尘土呢?鹿是群居动物,总是一群一群地行动。它跑步的动作十分优雅,嗒、嗒、嗒地非常轻,因此,它们扬起来的土一定是细小的尘土,所以《说文解字》说“鹿行扬土”就是尘。下一个字是繁体字的“麗”,现在简化作“丽”,去掉了下面的“鹿”。那么,“鹿”和“丽”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在古代婚礼中,娶亲的人要去纳聘,纳聘的礼物就是鹿皮。在聘礼纳贽的时候,要将漂亮的毛色,展现给被聘的一方。此外,鹿性格温顺,两角成双,而且非常漂亮,正好象征着婚姻美满。在汉字中,“丽”加上单人旁,就是伉俪的“俪”,也能看出“鹿”象征着夫妻和美。在这些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在早期人类文化中,人和动物的关系极其密切。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6)

甲骨文合集第6057 正(照片)

随着原始游牧时代向农业时代的发展,人和草木的关系日益紧密。进入农耕时代,农耕文化的特点也充分地体现在汉字中。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7)

在《说文解字》中,《草部》《木部》《竹部》《禾部》是表示植物的四大部首,这四个字的字形,本身就体现出古人对植物的细致观察:木有根枝,草苗向上,竹叶下伸,禾有低垂的穗。这四个部首的辖字总数达到了1227 字,约占《说文解字》总字数的12%,这是因为中原地区在秦汉时期已经进入了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汉字的造字取象也开始向植物发展,充分体现出植物对于古人的重要性。

在《说文解字》中,这四个部首有着较为严格的界限,说明古代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已经有清晰的认识。竹,《说文解字》解释作“冬生草也”,可见是把它看成草本植物,而“木” 则是作为木本植物的专用字。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8)

除了各种各样的现实功用,树木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那就是标志作用。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9)

我们看这四个字,都是封建的“封”。甲骨文、金文中,封的上面是一棵树苗,下面是一团土。到了后来,右边旁边加上一个人,伸出一双手,表示培土的含义。经过分析,可以说明“封”的本义是培土植树,《左传》说“封殖此树”,就是用土来把树根埋起来。“封”由此引申出密封、封存的词义,我们今天说信封、封皮,都是要把书信、图书封存在里面的意思。在坟边种植树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风俗。《艺文类聚》记载,“夫子坟方一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之”,即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用四方的珍异木材种植在孔子的坟边,寄托哀思、表达纪念。谢承《后汉书》中记载,有一个叫方储的人,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终日负土成坟,种奇树千株”,即每天用布袋包土,垒成坟头,在坟边种植了上千株奇树,以纪念他的父母。还有我们很熟悉的《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和刘兰芝以身殉情,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他们去世之后,大家纪念他们,心中充满了痛惜和愧疚。因此,“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为什么选择松柏和梧桐这两种树木呢?松柏四季常青,特别有生命力,表示后代繁衍不息。梧桐树叶阔大,枝叶茂密,表示荫蔽自己的后代。用树木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和对后代的祝福,是中国人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心理。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0)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十五卷,明末(1621—1644)毛氏汲古阁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在形声字中,通过对声符的分析,也可以观察事物的名源——命名的来源。我们知道,形声字不是形符和声符的简单拼合,而是先有一个字,有一个源字,然后加上一个形符,这个根源的字就转化为声符了。因此,有一些声符,具有揭示名源的功能,保留在汉字构形中。由于形声字的声符多位于汉字结构的右侧,所以宋朝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右文”,清朝人把它称为“右音”。

在汉字研究中,通过形声字的声符探讨事物命名的来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名源是古人观察事物的特征、确定音义结合的理据的一种方法,它是古代文化鲜活的写照。关于名源的研究,起源很早。汉代学者刘熙著有《释名》一书,在书中对人们的日常用具命名的来源作了探讨,提出许多有趣的命题。他说,面粉为什么叫“粉”呢?因为它从“分”得名,面粉的制作,是把谷物碾成粉末,是因为“分开”而得名。饼为什么叫“饼”呢?它来源于“并”,饼的制作,是在分开的粉粒中掺一点水,用水将粉搅拌合并在一起后,就能烙制成饼。桌子来源于什么?它来源于“卓”,卓越的“卓”本来是高的意思。在古人的生活环境里,和伏几而卧的案几相比,桌子相对来说是很高的器具,桌因此从“卓”得名。和席地而坐的席子相比,凳子也是高的,“登”有“上”义,所以凳子来源于“登”,说的是人凭借凳子登上了高处。椅子来源于“倚”,可以供人倚靠。这些说法,也很有启发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出汉字中揭示名源的例子,比如说,“袖”和“轴”都来源于“抽”,从形象上来说,在袖子中,人可以将手臂穿进去、抽出来,因此袖是从“抽”得名。而车轴则是贯穿两个车毂、持轮旋转的长杆,也是车具中可以穿插抽动的部分,故也从“抽”得名。另外,“盲”和“忘”都来源于“亡”,“亡”有“丢失”之义,“盲”指的是丢掉了自己的视力,“忘”指的是丢掉了自己的记性。

名源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既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观察,也反映出自然对人的启发。比如说,教育的“教”和发酵的“酵”是同源的,为什么?“教”是传播道德和知识,发酵是发酵物慢慢地产生变化,它们的同源关系,反映出教化是自然地、逐渐地对人产生影响的,不是一种突变的强制行为。“吟”与“含”同源,在古代,“吟”和“唱”有区别,吟是从心里将声音哼出来的过程,不强调旋律,更不是高声唱和,它和“含”相似,强调是存之于心的体验。

我们看到,通过汉字把握事物的名源,能够看到很多内在的文化观念,这是我们走进古代思想文化独具一格的途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利用形声字的声符来考察名源的工作,涉及古音学、训诂学的知识,是专业的词源学工作,不能随意联系,更不能把形声字和会意字混为一谈。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1)

睡虎地秦简上的古隶

再者,在汉字的构形和符号系统中,不但有物质文化和生产文化,还有古人丰富的精神文化。正统文献和野史记录的文化如同桥梁,把我们渡到古代历史的彼岸。而通过汉字观察文化,如同乘坐一叶小舟,在文献描述不到的地方,它可以去印证。特别是古代的观念世界和思维方法,在汉字的细致考察中,可以看到一些难得而又真切的事实。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2)

在汉字的构形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说文解字》:“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的“天”,古人用什么样的字形来表示呢?在甲骨文中,“天”的上面画出大的脑袋,金文延续了甲骨文形体,小篆线条化后,写作一横。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 ·释天》中说:“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由此可见,“天”是自然的至高顶点,头是人体的至高顶点,故“天”的造字取象于头。在汉语中,人的额头称为“天庭”、人的顶骨称为“天灵盖”,亦可见在古人心目中,自然的顶端与人的头顶是同义的。在甲骨文中,“天”和“大”的构意是一样的,都取象于正面的人形,《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体现出自然的“天”的人格化和人文世界的自然化。

在“天”的构意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汉语中,“天”不仅是指我们头顶的天空,它还有表示自然的含义。天赋、天性、天分,都是人的自然本性;天险、天灾、天生、天籁、天火、天敌、天险、天堑,都是自然造成的产物,与人为的一切相对。因此,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实际上蕴含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发展出古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观。《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爱好是天然”,中国的国画、古乐、诗词、书法,一切艺术都是崇尚自然的,不喜欢刻意地雕琢,反对造作,把“自然天成”当成最高的审美标准。人们崇敬天然,推崇大自然的品德。《礼记》说:“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这里的“爱”是“隐藏”的意思,天地是最真实的,它们不会隐藏自己的规律和资源。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德,但四季运转不息,万物茁壮成长,这都是自然的作用。大自然不夸张、不显露、不做假,真实展露,毫无隐瞒,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这是中国文化原生态的审美观,也是中国道德和艺术的底气所在。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3)

战国中晚期郭店楚简《老子》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古代的数目字中,考察汉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思想。我们把小篆十个基数数目字分成三组:(1)一、二、三、五、十;(2)四、六、八;(3)七、九,从中来看这十个字的构形特点: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4)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5)

汉字的中华文化(古老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原生态)(16)

第一组“一、二、三、五、十”以奇数为主,古人把奇数称为阳数,把偶数称为阴数。在数字之中,“一”象征天地未分,混沌一片,这个时候宇宙尚未成形。在汉语里,“一”是最大的,“元”“首”都表示第一,也就是最先、最早、最大。《说文解字》对“一”字的解释是:“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不是对“一”作数学的解释,而是讲述一种文化思想,说明的是古人对宇宙起源的理念。后来轻者上浮、浊者下沉,造分天地,就成为“二”,“二”的字形象征着天与地形成的空间。“三”,在上下两横之间插入一横,表示人。《说文解字》说“天大,地大,人亦大”,“三”象征着天地之间有了人,就能创造万物,即所谓“三生万物”。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界,在古代语言里,“三”就象征多数。“五”字的字形,在天地两横之间有一个 ×,表示阴阳交互。这与“五”居于 1—9的正中有关。“五”和“午”同源,古人所说的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而正午就是十二点,是一天时间的中点。因此,“五”的构意在于“交午”。宇宙万物不断生成,到了“十”,纵横俱全,“数之具也”,表示万事万物的完备状态。“一、二、三、五、十”,都以横为基本笔画,辅之以竖和斜。是一种造字模式。

第二组是“四、六、八”。在小篆中,这几个字里都含有“八”这个构件。《说文解字》:“八,分也”。八表示分开,如果我们对《周易》的思想比较了解,就会明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说法。四再向两边分,就成了一个六面体,所以“六”也是分出来的。每个六面体有八个角,也是分出来的,所以,偶数都是分的结果,字的构形都含一个“八”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三组只剩下“七、九”两个字,是两个借音字,“七”借了“切”字,“九”借了“勾”字。文化意味不浓厚。

最后,我们要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人文符号,不是数理符号。如果仅仅从形式上去学习汉字,无疑是枯燥的。深入到字理去学习,并且挖掘汉字结构中携带的文化内涵,提高学习汉字的境界,才能体会中华文化的深邃,才能知道文化传统的可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