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1)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东去,势不可挡。就如同辛弃疾《菩萨蛮》一诗中说的那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即使出现了一股逆流,让大势稍微接受了考验,但谁也无力改变也抵挡不了奔流的大海

曾经的中国,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这一个时期,可谓是百舸争流,多种形态竞相开放,然而人们的期盼才是大势所趋,当国民党兵败隐退台湾,也在曾经的驻地留下了一些至今未解之谜,而看似神秘的"戴笠楼"就是其中之一,据说神秘机关重重,让人忍不住要去探秘。

戴笠楼的建造

有这样一座民国时代建造的三层楼房,它位于南京江宁汤山镇狼山脚下,因为这座楼曾作为戴笠的老巢存在,而一直被人们传说为"戴笠楼"。关于" 戴笠楼" 的传闻有很多,为了增加神秘色彩,有很多都存在杜撰痕迹,而实际上, 此楼系国民党培训特务、充满血腥和杀戮的秘密机关。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2)

说起,喜欢研究历史的人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当时也是极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不仅国民党在此处办过公,也曾经是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这座楼的故事一点都不简单,而当地老百姓习惯上把它称为"大楼"。

戴笠楼始建于1933年,并不是国人建造,而是作为军事设施,由德国军人帮助建造。且建筑质量高, 建筑手段先进,而建成之后至今,戴笠楼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里面住过国军、德军、日军和共军。

也许戴笠楼如此受关注,也是因为里面有很多不同人群生活过的痕迹吧。此楼刚刚建成就作为国民党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使用,而到了1937年,南京沦陷,戴笠楼也就变为了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的办公楼;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军政大学进驻。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3)

整栋大楼的建筑材料并不一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不见破败。据说大楼的所有建筑料材,全部是从美国空运的,而且大楼的墙壁中安装了铅板,起到了屏蔽信号的作用,在大楼里面收音机接收不到任何信号。

大楼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弓箭图案了,在门厅地面上有个齿轮,而齿轮中间设计了一副弓箭的图案,这个图案,之前被神秘化,而经过一系列的考证,其实际上是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的署徽,并且齿轮和弓箭还具有独特的意义。齿轮代表机械,而弓箭代表兵器。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4)

戴笠和戴笠楼的关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把戴笠和戴笠楼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戴笠作为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机关算尽,被大家评价为是个臭名昭著的特务头子,有" 杀人魔王" 之称,而戴笠楼无疑就是戴笠的秘密特务据点,而实际上这个说话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其实"戴笠楼"与戴笠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戴笠楼"建于1933-1934年间,而此时的戴笠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处长,当时的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社会地位,更不用说亲自去建造一栋楼,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了。

说起来,戴笠真正的辉煌时刻那已经是在抗战胜利之后了,也就是在那时候,戴笠才崛起,成为了国民党军统局长,号称国民党最大的特务机关。那既然这栋楼与戴笠没有任何关系,它为什么叫"戴笠楼"呢?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5)

" 戴笠楼" 之所以有这种种传闻. 不仅仅是因为其内部结构十分神秘,被作为国民党的秘密基地,而且主要是因为该楼机关暗藏玄机, 有诸多神秘可怖之处,不仅有徽记,而且地面上还有一处" 人形烧疤", 对这块" 疤"众说纷纭,让人初见,不禁毛骨悚然。

而且,楼后的山坡也很蹊跷,坡上的树木矮小稀疏,好似营养不良一般,而旁边山下则呈现另一副模样, 坡下的树木与山上树木比较,生长的就十分繁茂。另外,大楼下有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地下室,也被有心之人解读为军统头子戴笠训练特务的场所。

而如果硬要说戴笠与戴笠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就只能勉强的扯到汤山了,彼时做特务头子的戴笠,也是十分好色的,当年日本女特务南造云子,潜伏在汤山做女招待,为了接近戴笠,曾经与戴笠交往密切,在汤山军人俱乐部,与戴笠有过数次鱼水之欢。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6)

无法打开

"戴笠楼"作为军统老巢,曾在一段时间内被传的神乎其神,以至于被人们称为"神秘大楼"。汤山镇刚解放时,发现楼内有一个大型地下室,部队当时的物资有限,只用千瓦大灯泡从通气口吊下去探究,但因为地下室比较深,而且一片漆黑,根本就照不着底。

据说,抗战胜利后,大部队决定开掘戴笠楼的地下室,想用来做训练和娱乐场。可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刚开挖下四、五米,便有一股电流传来,将挖掘的战士击倒。而导致工程暂停。实际上,这只是无稽之谈,地下不可能有无声发动机提供电源。

因为曾经作为弹道研究所使用,所以戴笠楼的地下室建的非常隐蔽,门是墙体上凿出来的,类似山洞的洞口,颇有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有无限的遐想。如今,地下室早已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使用,洞口也用铁丝网封堵。那些至今不能打开的神秘的道听途说,也只不过是增加戴笠楼的神秘感罢了。

南京紫金山戴笠墓(34戴笠楼)(7)

结语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那些远去的历史,总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说起,期间的故事或许残忍血腥,或许凛冽清幽,但是但凡沾染了战争,总是会让人不禁有了些遐想,而戴笠楼,因为曾经是军统的老巢,备受关注,也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人们总是爱用莫须有的传说来神话一些看似神秘的事情,比如对于戴笠楼,就是如此,也因为大楼独特的结构,神秘的弓箭图案,以及渗人的"人形烧痕",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然而,想象不能人云亦云,要像智者那样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深入的探究,才会拨开迷雾,还原本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