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去腥配料口诀(做菜就像考试学会这5个)
每次嗑瓜子儿的时候,进嘴之前我都得仔细检查下是不是坏的,因为太多次被一个坏瓜子儿的苦味,轻而易举地毁掉了我好不容易营造的满口香。
做菜也是这样,炖一锅挺贵的羊肉,入口一嘴膻味儿,比吃了苦瓜子更难受。
为了炖锅羊肉,钱也花了,调料也使了,功夫也搭上了,没得满屋香,落个一口膻,你说这搁谁谁不闹心。
去腥这件事,算是厨房里所有人的痛点,甚至包括专业厨师。
如果把做菜比作一场考试,去腥就是必考知识点,即便是作为学霸的专业厨师,也不敢说次次都能拿高分,哪天遇到个硬茬子,闹个不及格也是常有的事儿。
作为烹饪界有限的理论资料,这篇文章里,给大家总结了几个重要的去腥知识点,希望朋友们能早日做出满分味道。
若要评选去腥的最佳辅助,首选绝对是酒。
酒的去腥原理,最不拖泥带水,简单直接。
大多数提供腥味的物质,是溶于酒精的,而酒精在高温下又极易挥发,同时带走了腥味。
也就是说,酒把腥味绑架了,然后在高温的折磨下撕票了,连带异味和酒味同归于尽了,然后锅里就是香味和本味的天下了。
不过仅凭这一点的话,酒可配不上最佳的称号。
酒其二的本事,才是他独有的绝招:乙醇分子相对较小,有一定的渗透性和引导性。
换句话说,腥味因子畏罪潜逃,跑到深山烟瘴林子里一钻,任你再有本事,也找不到我。
但酒不同,别人过不去的小路,对他来说那就是宽阔坦途,不管你腥味因子藏多深,他都能准确地摸进去,绑架你,再撕票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烹饪前期腌肉去腥时,一定记得放点酒,这样能给他抓捕腥味更充裕的时间,等下锅以后,统统处理掉。
所以,这一小节的题目才叫,用酒铺路。
既然酒这么好,是不是什么酒都行呢?
是酒就行,但料酒不行。
啤酒因为含有二氧化碳,不仅能去腥,还有嫩化的效果。
白酒度数有点高,会对食材造成一些损伤,腥膻味较大的脏器,用白酒才能治得住。
常规烹饪时,效果最好的酒是15度左右的黄酒,以及黄酒里的顶级---花雕酒。
花雕酒,当作料酒来用,效果最佳。
料酒属于监守自盗的那种,本来是去异味的,但他的加入会带来新的异味儿。
所以啊,劝大家还是离那种酒远一点。
传统名菜---花雕醉虾
如果用酒算是物理外挂,那使用温度就是去腥最高效的技能。
就算酒把腥味都带出来了,如果没有温度的作用,还是挥发不走的。
学厨的时候,师父教我做荤素搭配的菜时,交代我一定要先把肉炒了,盛出来,再炒素菜。
还要考我为什么这么做,当时的我只能想到肉不好熟,怕一起炒成熟时间不一样的原因。
师父白了我一眼,才不耐烦地跟我解释了其中缘由。
先炒肉,不是为了炒熟,也不是为了炒香,而且为了去腥。
下锅之前的胡椒粉,葱姜水,花雕酒都只是去腥的开胃菜,下锅炒才是重头戏,大部分腥味是在炒的时候,才消失的。
如果把肉和素菜一起炒,腥味出来,会被其他配料吸收,影响整体味道。
以前我总说逢烧必炸,其实呢,还有下联,叫逢炖必炒。
用一道经典卤肉饭为例吧,这是我的实战经验。
精五花肉,改刀成片,再成条,筷子粗细。
不加油,直接下锅炒,用中火。
一直翻炒,五花肉先出水。
出水的时候,同时出腥臭味,一直炒。
出完水,再出油。
判断是油是水的办法,水是浑的,油是亮的。
这个时候,还是有腥味的,下姜末,洋葱粒。
炒出香味,加白糖,亮色提温。
加一点十三香和白胡椒粉,增香。
加酱油,上色增香。
这个时候,腥味基本上快没了。
多一点的花雕酒下进去,酒香出来的时候,一点腥味都没有了。
加热水烧开,一点点盐调味。
先进高压锅,再用砂锅,煨汤小火咕嘟着,啥时候米饭好了啥时候吃。
一颗香料不放,纯粹用温度去腥味,引导本味。
这样一份卤肉饭,曾经被我无耻的卖到一百多一份,还限量供应。
老饕们一边吃,一边骂我黑心,一边又命令我,明天能不能给他再留一份。
炖鸡,炖鸭,炖排骨,先焯一下,再炒一下,腥味就都赶走了,接下来就是越炖越香的简单操作了。
肉类去腥,凉水下锅焯水,已经是全网烹饪人都会的技能了,利用温度上升分子运动加速的原理,内部血水加速渗出,从而达到去腥目的。
这个手法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去腥的性格问题,做事别急,要有耐心。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时半会儿腥味也跑不掉。
如果时间充裕,凉水下锅以后,别开大火,用中火慢慢升温,升温时间越长,留给腥味挥发的时间也就越长。
还有炖肉时有句“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
别着急,烧开以后,麻烦大火再多烧个十来分钟,敞开盖子,给残留的腥味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彻彻底底地离开锅里。
毕竟转了小火,盖上盖子,有些反应慢的腥味,想走也走不了了。
也总有一些食材们,不太适合焯水,就拿鸡翅来说,几乎是全包围的真皮,焯水的话反而没有多少机会让腥味出去。
那就换个思路,焯水变成泡水,慢是属实慢了点,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时间成本,但去腥的效果终究是很理想的。
做菜这件事儿极其矛盾,得争分夺秒又不能操之过急。
得抓住食材“断生,变色,脱水”的这些瞬间进行正确的操作,也得在给腥味和香味足够的时间。
毕竟来说,这世间的事情哪有什么结果,都是过程。
看到这个小节的标题,估计有人会纳闷了……
葱姜蒜?这不是“炝锅三兄弟”嘛,其实呢,他们还有个名号,叫“去腥三人组”。
尤其是葱姜这两个老大哥,体内含有的特有物质,能够跟腥味的载体发生直接的反应,生成其他的不腥因子。
比起酒来说,运作速度可能是慢了些,但效果还不错。
附带的好处是,葱姜毕竟是有香味的,去腥的同时,把增香这份担子也揽过来了。
网络上美食博主们特别交代的那句,“焯水时放点大葱大姜进去”,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葱姜也有他们的缺点,有些场合不太适合他们的本体出现。
例如葱怕高温,油炸的话,坚持不了多久就吓黑了。
姜更可怜,也不知道怎么收获了那么多黑粉,拒绝吃姜的人比比皆是。
为了应对这件事儿,厨师们以食其味不见其形的指导思想,发明了葱姜水。
葱姜切丝,加点水泡出汁液,急脾气的大厨,直接也会捣碎过滤汁水。
用葱姜水代替葱姜,执行去腥增香的工作,这样的方式,收到了食客们普遍的好评。
葱姜还有个小毛病,久炖会发酸,下锅的时候记住他们的数量,中途记得用筷子一个一个捡出去。
最后一个去腥小能手,是鼎鼎有名的香料大军。
据统计,中餐烹饪中常用到的香料有几十种,在他们的简历中,个人特长一栏里,几乎都有一句话,“去异增香”。
也不知道这事儿从啥时候开始的,“增香”这个节目被“去异”独家冠名了。
我们也都看习惯了,增香前面要是没有去异俩字儿,都感觉是错别字了。
香料能去腥去异的原理,有很多观点,被认可最高的,是香料并不能去腥,而是用本身特有香味压制腥味,掩盖异味。
其实啊,香料去异去腥并不是掩盖,而是冲淡。
就好比,一个篮子里,有十个鸭蛋和一个鸡蛋,我们会认为是鸡蛋掉进了鸭蛋篮子里。
如果这时候我们在篮子里,放进去99个鸡蛋,再看到的人,自然就会认为是鸭蛋混进了鸡蛋篮子里了
这是典型的心理学原理,视觉骗局。
我们不是被眼见为实骗了,而是被自己的主观臆断给骗了。
味觉也是如此,腥味还在,但被冲淡了,香味占据了上风以后,让味觉忽略了腥味,所以也就算是去腥了吧。
只不过使用香料,记得要秉承一个原则:“宁少勿多”。
少,说的是种类,也是数量。
按照味道因子密度排序的话,香料可是最多的。
炖一只鸡,两三粒丁香就足够了。
像丁香,白芷,香茅草这种,在香料圈儿里都是香味儿靠前的,用的时候更要注意用量。
哪怕是常见的,花椒大料茴香籽儿啥的,用他们做菜的时候,也别太大方。
尤其是现在因为工业化的参与,很多食材本味本就淡了,香料过量的话,不光把腥味冲淡了,本味同时也被拿下了。
所以说,用香料,还是小气点高。毕竟,他们卖的也越来越贵了。
听着雷雨写了这篇文章,手指头也酸了,就写到这里吧,后面有了新的感悟,再继续和大家分享。
觉得文章还行的朋友,记得点击关注,别错过后面的更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