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秦国连失两大栋梁之才(大秦赋天下苦秦久矣)

吐槽秦始皇的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下苦秦久矣”。也不知从何时起“天下苦秦久矣”就成了“暴秦”的铁证。要问他为什么是“暴秦”呢?因为太史公都发话了。在这里我也要表明一下我的立场,我也看不惯秦始皇这老小子,这家伙喉咙太粗又太霸道,不到十年时间把六国一下子给吞并了,彻底消除了六国之间几百年的战乱纷争。

大秦赋秦国连失两大栋梁之才(大秦赋天下苦秦久矣)(1)

大秦赋宣传剧照

这句话出自哪里,是谁说的呢?有小伙伴可能会说了,这句话出自《史记》,当然是司马迁说的了。没错,的确是出自《史记》,却是司马迁转述陈胜说的话。在《史记 ・陈涉世家》中,陈胜他们几百个人要去渔阳戍守,结果赶上大雨延误了日期。按照秦法,延误期限者斩。陈胜等人一商量,反正横竖是一死,不如反了。于是,他便对众人说:“天下苦秦久夷!……”反朝廷总的有个理由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说的话出于什么目的就不得而知了。紧接着开始装神弄鬼,什么鱼肚子里的字条“陈胜王”,野地里狐狸说话等等。再说陈胜王以后,曾经说过的“苟富贵,勿相忘”还不是照样把人给杀了嘛!不管怎么说,作为第一次农民起义最后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还是值得点赞的。

大秦赋秦国连失两大栋梁之才(大秦赋天下苦秦久矣)(2)

陈胜吴广起义

我们接着来看,苦秦的人有谁?这就要从商鞅变法说起了。商鞅变法的精髓是:“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等。”变法分两步实施,第一次实施变法,主要颁布法津制定连坐法、奖励军功,鼓励秦人勇猛作战、重农桑,发展农业生产、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第二次实施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就是按照军功授爵,因此这大大剥夺了宗室贵族的利益,这一条对宗室贵族利益打击甚大。从此贵族也需要凭借军功才能封爵位,让他们上前线打仗获军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一条“奖军功”大大触碰了贵族的利益,所以这些宗室贵族便对商鞅恨之入骨,恨不能生啖其肉,天天跑到大王那里说三道四。最后商鞅因为受到这些大臣和宗亲毁谤陷害,秦王便开始有所猜忌,商鞅被车裂于市。

大秦赋秦国连失两大栋梁之才(大秦赋天下苦秦久矣)(3)

商鞅虽然死了,但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废除,仍然在秦地执行。因此在秦地范围内,废井田,重农桑,就是大力鼓励开荒农耕。普通百姓有了田地可种,并且还有奖赏,而贵族则从养尊处优、不劳而获变得一无所有。因此,苦的是秦国贵族和一部分大臣。

随着秦国开始兼并天下,每打下一国,必然也按照秦地之法进行。特别是按军功授爵,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再加上频繁的军事活动需要大量的后勤补给,那么更应该重视农桑,更应该大力扶持农桑。灭亡的国家的百姓还是该种地的种地,该种桑养蚕的养蚕。而灭国之贵族将一无所有,同普通百姓一样,他们何曾劳作过,何曾上过战场。所以同样的,在灭掉六国之前,仍然是这些亡国的贵族大臣们恨秦国。

大秦赋秦国连失两大栋梁之才(大秦赋天下苦秦久矣)(4)

说到这,您可能会说,秦国战争频繁,老百姓徭役繁重,多么苦。但是你要想一想,其他六国之百姓就不用服徭役了吗?况且其他六国并没有扶持和奖励农耕的政策,同样需要服徭役。六国之间也是争斗不断,他们除了受国家剥削,还要受贵族吸血,所以我觉得六国之百姓的日子并不一定比秦地百姓好过。相反在秦国,因国家需要大量的物资,还会有优惠政策。所以被压迫受苦的就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吸血虫——七国贵族。

全国统一之后,由于秦始皇各种秀,和普通百姓相比,贵族的承受能力肯定比不上一直在底层的百姓,所以真正苦秦久夷的是这些贵族和大臣们。

大秦赋秦国连失两大栋梁之才(大秦赋天下苦秦久矣)(5)

仅一家之言,与大家共同探讨。最后拉波关注,喜欢月徘徊说历史的朋友们点个赞,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二零二一 ・ 零零一)

宣太后一生伟绩伴随着糜乱的人生

大秦赋刺痛了谁的玻璃心

“秦晋之好”背后的不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