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是何意思(朝秦暮楚与朝三暮四)
《朝秦暮楚》与《朝三暮四》,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吗?
关垭,位于湖北省的竹溪蒋家堰镇和陕西省的平利县长安乡交界处。在战国时期,此处是秦楚两国的必争之地。据史料载,往往早上秦军占领了关垭,而到晚上又被楚军夺回,如此反复拉锯,关垭一带居民深受其害。为了生存,关垭的居民不得不在秦军打来时,穿上秦国的衣服、插上秦国的旗子;楚军打来时,穿上楚国的衣服、插上楚国的旗子,以此自保。后人把此现象与战国时期各弱小诸侯国不敢得罪秦楚两大强国、谁占上风就倒向谁的做法,一并称之为“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的做法。
当然,表达上述同一意思的成语,还有“朝三暮四”。不过,“朝三暮四”古今理解大异其趣,而与庄子的意思更是天壤之别。
庄子在《齐物论》说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费尽心思才认识到事物浑然一体,然而,却不知道事物本身同是一个本原,这就是“朝三”。
庄子生怕别人不理解,又拿出了讲故事的绝活:“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什么是“朝三”?管理猴子的人(狙公)给猴子(狙)喂橡实(芧)时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众猴子闻之大怒。管理猴子的人又说:“那这样好了,改为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众猴转怒为喜。
庄子接着总结道:“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名相以及名相所代表的实物本性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人们喜好厌恶的心理作用,才有了各种不同的理解。所以,圣人将自己的意识控制在中和的状态,没有是非之分的概念,优游自在于自然而均衡的境界中,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的两行。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所谓“齐物”,是指世上一切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根本的差别,也就没有是非、善恶、美丑和贵贱之分。庄子认为,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差别的存在,完全是因为人的主观所决定的,人“以心观道”,因而造成了不同角度、不同标准的差别,也就有了“朝三”还是“朝四”之别,甚至是之争。所以庄子主张要“以道观之”,以“道”观万物,则万物无是无非、无彼无此、无生无死、无物无我,万物一齐。依庄子这一观点看,3 4和4 3确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7的“一齐”,猴子不聪明。
伟大的庄子强调的是事物的共性,而淡化甚至忽略不计的是事物的个性,所以,有时难免片面,容易陷入形而上的玄乎境界。
其实,庄子的“朝三暮四”是一个删节版,它的完整版出自《列子》。列子,名御寇,东周郑国人,为当时的思想家、寓言文学家和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其生活的年代早于庄子。列子死后,门人据其活动和言论,编撰而成《列子》一书,又名《冲虚经》,与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并称为“道家三经”。
关于“朝三暮四”的寓言,《列子·黄帝》是这样说的:宋国有一养猴的老人,家里养了成群的猴子。老人非常喜欢猴子,能善解猴意,而猴子也能善解人意。养猴的开销很大,但老人与家人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保证猴子的食物。不久,老人家里实在不景气,粮食短缺,于是,想减少猴子的口粮,由敞开供应改定量供给。但老人又怕猴子不服从自己的新规,于是就哄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听后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老人见气氛不对,改口又说:“那就这样,给你们的橡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了吧?”众猴听后很高兴,趴在地上表示顺从。
这是一则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听过的故事,如何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鄙人琢磨半天,还是认同猴子诉求的合理性。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代除有社会地位的贵族、富人外,普通人都是一天两餐制。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进食的时间为辰时,约现在的上午八时左右;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飧或暮食,进食的时间为申时,约现在的下午四五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古人对朝食相对讲究,不单尽量吃饱,而且,饭菜都是现做的熟食,故称饔食(熟食);而暮食则大多比较简单,也可能是残羹剩饭,故称飧食(简单饭菜)。因此,从体力消耗程度上讲,虽然同为七颗橡实,但“朝四”比“朝三”更加管用,分配比例更为合理。
为什么会出现“朝三”和“朝四”的问题呢?寓言告诉我们一个前提,就是老人家境不景气了,财政出了问题。而猴子是善解人意的,通过敞开供应到定量供给的变化,当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前景的不确定性。也许事情慢慢会好起来,皆大欢喜;但万一继续恶化呢?且不说日后的日子如何过,恐怕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事情也会发生,风险也太大了,何不实际点,先吃了四颗再说。
既然饮食习惯不容改变,而且生活前景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猴子把“朝四”作为最大诉求,并在其可行范围内以“起而怒”的方式抗议,力争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看来,实用主义并非一无是处,猴子是聪明的。
(本篇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