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

溪口镇桕坑村地处奉化区西南,《奉化地名志》中是这样介绍的,据传村基原是沙石水坑,且多桕树,故名桕坑村,剡源从村旁流过,并在这里拐了个大弯,这个弯就是“剡源九曲”中的第四曲。桕坑村是宁波市最大的银杏基地,近几年因银杏而成了网红村,被称为“银杏村”,今年的最佳观赏期一直处于阴雨之中,很难欣赏到身披“黄金甲”的银杏林。这几天,天气终于放晴,虽然银杏叶已渐渐枯黄,但整个银杏谷看过去还是金灿灿的一片。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

“银杏村”--桕坑村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

在桕坑村的村口,有一片古樟树群,其中有两棵根基相连的古樟树,被称为“夫妻樟”。据说,这两棵古樟是净慈寺开山方丈栽种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2015年被评为“浙江最美古树”。树前石头上介绍为“千年古樟”,而挂在古树上的保护牌介绍:树龄是395年,胸围515厘米,这说明两棵古树并不是千年古树,其实这两块“保护牌”应该挂在隐秘一些的地方,不要让游客看到两个相互矛盾的介绍。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

两棵根基相连的“夫妻樟”一家三口(在左边的这棵古樟树的根部长出了一棵小樟树)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

这位“丈夫”好像已经老了,右手搭在了“妻子”肩膀上(上图),左手拄着拐杖(下图)。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

古樟树根部的里面,从根部来看,这树应该还很健壮,不知树根下部为何有这个洞,里面的树根也被据过?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

马路对面也有一片古树群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

古树林和银杏林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8)

古树林和银杏林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9)

银杏谷,上面一排为古树群。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0)

村口的九溪庙,前后两进,前为大门,后为大殿,庙门口有一块立于光绪五年十月的碑记。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1)

九溪庙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2)

石碑(立于光绪五年十月的)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3)

净慈寺,奉化区级文物保护点,据光绪《奉化县志》记载:此寺唐乾符六年(879年)建,名仁王院,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净慈院,明洪武初改寺,清末曾大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4)

净慈寺,坐西北朝东南,依次为放生池、广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左右为厢房,两侧翼以偏屋,山门前有7个经幢。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5)

山门面宽三开间,门额正中挂里人萧湘书“九曲名山”匾,落款“光绪十二年秋七月”。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6)

民国二十六年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所题“佛国有缘“匾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7)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8)

桕坑村卫星图,左为桕坑村,右侧就是“剡源九曲”中的第四曲。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19)

剡源从村旁流过,并在这里拐了个大弯,这个弯就是“剡源九曲”中的第四曲,因远离公路和村庄,第四曲及周边环境保护得很完整,目前边上是桃园,风景秀丽,只要稍微做些改造,就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0)

元陈基诗:“四曲洼然为桕坑,冈峦愈秀水愈清;云深莲叶峰头寺,下界时闻钟磬声。”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1)

这里的溪水有二种颜色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2)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3)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4)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5)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6)

村中老宅--大园里,由头门、二门、前厅、后堂、左右四厢房组成。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7)

头门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8)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29)

二门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0)

现建筑只剩左右厢房共四排房子,中间的前厅后堂已拆除。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1)

这是左侧的二排厢房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2)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3)

德兴里老宅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4)

德兴里老宅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5)

德兴里老宅,据村民介绍:这里原来办过大食堂,后又做过会堂,现里面还有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6)

毛主席像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7)

毛主席语录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8)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39)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0)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1)

清房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2)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3)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4)

大门里面又有二个门,原来可能有二个院子吧。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5)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6)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7)

“大屋里”,据住里面的陈师傅介绍:这老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陈占祥先生的祖屋(是他父亲的故居)。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8)

陈占祥,祖籍浙江奉化,出生于上海,历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城市规划专家。1950年2月,他和梁思成一起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主张保护北京宝贵的文物古迹,在西郊三里河另辟行政中心,保留传统的古城格局和风貌,可惜这一方案未采纳。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49)

围墙中间原来一个“福”字,两边是对联。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0)

“大屋里”是一座四合院建筑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1)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2)

“大屋里”的外墙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3)

“大屋里”的石窗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4)

“大屋里”的马头墙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5)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6)

这是一幢三合院老宅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7)

由大门、二门、主楼、左右厢房组成,大门和二门之间还有一小花园。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8)

房主人介绍:这里曾被日本兵占领,主楼的三间中间隔板都被日本兵拆除了,三间房变成了一间大房,日本兵走后,他们又将房间恢复原状。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59)

厢房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0)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1)

主楼三间房里面的地上都设计有“地炉”,冬天用于取暖。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2)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3)

法房,为三合院。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4)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5)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6)

新宗房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7)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8)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69)

新宗房,三合院建筑。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0)

老宗房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1)

老宗房部分已拆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2)

厅里老宅,由前厅、后堂、左右厢房组成。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3)

大门已毁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4)

中间的前厅后堂已拆除,只剩下了左右厢房。

银杏古村风景区(桕坑村赏银杏观)(7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