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秋季养生忌什么(黄帝内经教您如何秋季养生)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中医经典养生名句一百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黄帝内经秋季养生忌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黄帝内经秋季养生忌什么(黄帝内经教您如何秋季养生)

黄帝内经秋季养生忌什么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中医经典养生名句一百句。

今天讲的是《黄帝内经》中关于秋三月的养生方法。原文是这样写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季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那么这段话里边有几个名词需要解释一下,第一是秋三月,什么是秋三月?指的是立秋以后的三个月,通常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八月和九月。那么“以缓秋刑”的“秋刑”是什么意思呢?“刑”指的是肃杀之气,那么秋天是有一种秋气肃杀,万物凋谢的,这种气叫做秋刑。“秋三月此谓容平”的“容平”,“容”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平”指的是平定。那么这个时候它是来形容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繁茂生长,那么是一种收获成熟的这种季节,所以称之为“荣平”。

那么最后一个词是“飧泄”,“冬为飧泄”,那么“飧”指的是晚餐、熟食、饭食这样一个意思。那么“冬为飧泄”是什么意思?“飧泄”指的是泻下不消化的食物,古人称之为“完谷不化”—— 就是吃什么拉什么。那么食物到了肠胃里边没有经过消化就泻出来,这通常指的是肾中之阳气不足,脾阳虚衰,肾阳虚衰,才会出现这种完谷不化。

那么这段话联系起来讲是什么意思呢?是指的秋季的三个月,也就是七月、八月和九月,那么这个时候是万物形态平定的时候,也是成熟收获的季节。那么自然界呈现出一派丰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风见来,秋高气爽,暑湿之气一扫而光,整个天气和地气非常明朗。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早卧早起”,起床时间比春季稍迟些,大体跟鸡同时开始活动的起床时间为宜,叫做“与鸡俱兴”,也就是说与鸡的活动是相应的,那么这个时候“使志安宁”,是精神状态保持安定,平静祥和、宁静,“以缓秋刑”,以缓和这种秋天秋凉之气对人体的这种束缚。

那么“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指的是怎样做才能做到安静、平静呢?需要收敛自己的思绪,控制自己的心情,使之平静下来,使秋季肃杀之气,不能伤害身体,使肺气保持通畅清爽,这就是与秋季相应的可以保养人体“收”这种气的原则与方法,叫做“养收之道也”。这里的“收”指的是生、长、化、收、藏五种气里边的“收”的这种气,我们前几课讲到,春气是“生”。夏季是“长”,到了长夏就是夏季跟秋季之间对应的是脾,那么这时候是指的“化”,到了秋天指的是“收”,到了冬天是指的“藏”,那么秋天重点是养收,如果与之违背,违背自然之道则伤肺气。

这里边的肺气不仅是指的宣发肃降的这种肺(肺的功能),我们呼吸用的肺的肺气,而且是指的全身这种收藏的这种气,往里收藏的这种气的概念。那么冬季就成为飧泄,这种秋收是冬藏的基础,因为秋收收不好,冬藏就不能藏好,冬季藏什么?藏精藏阳气,所以说到了冬天阳气当藏而不能藏,就会出现“阳虚腹泻”这种情况。我们看到人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容易出现完谷不化,吃的东西不消化又拉出来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老了气衰。什么气衰呢?尤其指的是肾中的阳气虚衰,与之相应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脚凉腿没劲,这都是指的肾中阳气虚衰的表现。

那么对应到这篇经典文句里边所解释的意思就是“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其实四气调神大论虽然讲的是四季,那么通常对应到我们人体,也是指的人体的这种生、长、化、收、藏的气,同时也能对应到具体的疾病上。那么秋天要是“收气”养不好,在秋天还会出现咳嗽、感冒、一换季人的心脑血管就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到了秋天咳嗽的患者特别多。为什么?因为秋天有一种燥气,也就这种“秋刑”这种燥气会伤人体的肺。因为肺为娇脏,人体的肺最为娇嫩,特别害怕这种肃杀之气,害怕这种燥气。

那么燥气一旦伤到肺气之后就会出现咳嗽。这种咳嗽持续时间长,大多数是干咳有痰,无痰的也非常多,那么这种痰是什么样子?因为秋天是往里肃杀是往里收的,所以很多人的痰特别黏很难咳出来。有的人咳出这谈来特别黏,吐到水里面还沉底儿,就像一个小团块一样,凝固起来,小团块特别粘稠,这就是什么?这就是肺气为燥气所伤,他不滋润了,那么这时候就应该是宣肺、清肺、润肺化痰,用这种方法来治疗。那么所以说《黄帝内经》,我们注意,《黄帝内经》里边谈到的治病的方法非常少,尤其是《素问》里边的药方非常少。

那么《灵枢》重点谈的都是针灸的方法,那么为什么还被中医奉为经典?因为它里边虽然没有谈及到治病具体方法,但是他给出大家一种思路,如何来治病,那么这种思路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就奉为经典。几千年下来,我们现在还在用,很多理念的来源是来源于《黄帝内经》。

这就是讲的秋三月的这种养生方法,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的药物和药方,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服药。

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