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要凭身份证坐公共交通(广州青年上班族)
单车、步行?公交、地铁?上班通勤耗时多久?通勤路上如何打发时间?在广州这样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城市里,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上班族通勤状态如何?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8月26日至8月31日发起相关调查,并于近日发布《广州青年上班族通勤状况调查报告(2021)》。
报告显示,本次调查中广州的受访青年上班族以80后和90后为主;大家的通勤情况各不相同,八成半受访者在广州市内上下班,近一成半受访者需跨城通勤。在各种通勤方式中,超七成受访者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上下班,两成受访者选择自驾,多数受访者上下班单程用时在45分钟内;区内通勤在5公里内较多,跨城通勤则多在15公里内;每月通勤费用里,有六成受访者支出在400元内,以自驾或乘坐出租车、网约车为主的受访者费用多在2000元内;通勤途中,超四成受访者喜欢刷微信抖音、听音乐等来打发时间,但公众的通勤幸福感普遍偏低,超六成受访者希望能缩短通勤时间。
八成半受访者在市内通勤,受访男性跨城通勤的情况更多
每天在广州来回穿梭的青年上班族,通勤情况怎么样?结果显示,86.25%的受访者在广州居住及上班,其中74.62%的受访者跨区通勤,25.38%区内通勤。而跨城通勤的受访者占13.84%;广州居住,周边城市上班的受访者占8.46%,周边城市居住、广州上班的占5.29%;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跨城通勤的情况更明显,比例是62.30%,比女性受访者高出一半。
广州人邵先生是跨城通勤的一分子。多年前在佛山平洲买了房子,将芳村的旧房卖掉后便长居平洲。由于邵先生的工作地在白云公园附近,他每天自驾通勤单程至少需要1小时,“环城高速太塞车,不想迟到的话,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出门,避开高峰期后,一般8点左右能到办公室。如果迟十几分钟出门就会导致晚一个小时到。”他说,经历过时间最长的一次通勤,来回花了4小时,“周五最塞车。”
通勤方式:七成受访者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两成选择自驾
有人在市内上下班,有人要跨城通勤,大家会选择哪些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乘坐地铁或其他轨道交通(47.28%)、公交车(30.51%),自行车或电单车等(26.44%)是最常见的通勤方式。
据广州地铁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广州地铁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57.00%。已开通营运线路(段)有21条,共384个车站,总公里数为676.5公里。2020年日均客运量为659.2万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为1139.9万人次。
地铁穿梭前行,哪些线路客流量“最劲”?数据显示,2020年日均客流量最大的是二号线(92.98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三号线(91.92万人次)、五号线(85.76万人次)。从广州地铁车站来看,2020年日均客运量排名前十的车站中,体育西路站位居首位,日均客流量高达38.34万人次,比排名第二的珠江新城站(29.59万人次)高出近10万人次。可见,广州青年上班族依赖地铁通勤的情况明显。
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本次调查中,跨城通勤的受访者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占29.87%;广州市内跨区通勤以地铁或有轨电车、公交车为主,两者占43.28%;而区内通勤则更多以自行车、电单车或助力车、公交车出行,两者占33.12%。
单一的出行方式代表着部分上班族的通勤日常。但实际上,有不少上班族虽然依靠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但并不能一站直达单位或住处,不少上班族需要结合多种方式,比如有些需要两头步行,有些需要地铁转公交或者公交转地铁,有些私家车转地铁,甚至还需要共享单车或搭客三轮车摆渡接驳,通勤方式多样化,通勤时间也会相对延长。
家住番禺,越秀上班的受访者张女士说,她每天乘坐公交车上班,从起点站上车,有位置坐,不用换乘,但耗时较久,“坐公交车单程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一般会在车上工作。”但下班就选择另一种通勤方案,“我会先坐3站公交车,然后换乘地铁坐8个站,再骑共享单车到家,顺利的话单程大概需要1小时。”
通勤距离:过半受访者通勤距离在10公里内
无论是市内还是跨城通勤,青年上班族每天要跨越一条“鸿沟”。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广州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8.7公里。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五成半受访者的通勤距离不超过10公里,其中22.81%的受访者表示每天单程的上班通勤距离在5公里内。但另一方面,有9.27%的受访者通勤距离超过30公里。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区内通勤距离以5公里为主,占43.80%;跨区通勤以10公里为主,占20.10%;而跨城通勤则在15公里内较多,占27.50%。
通勤时间:多数受访者上下班单程用时在45分钟内
奔波在上下班路上,每天要花多少时间?从通勤方式来看,乘坐地铁或其他轨道交通的单程通勤时间在30-45分钟,占50.00%;乘坐公交车的单程通勤时间以30-45分钟为主,占54.96%。总的来说,多数受访者的通勤时间在45分钟内。
一位80后受访女士反映,她每天单程通勤距离是8.2公里,不跨区,自驾30分钟内可到达。但单位很快将取消停车位,“我如果乘坐公交车上班,需要转车,候车时间非常不固定,总的通勤时间需要至少要1小时20分钟,路途周折。”
通勤费用:每月花费多在400元内,乘坐公共交通最实惠
问及通勤费用,六成受访者表示每月上下班的花费在400元内,近三成在401-1000元内。交互居住上班的情况发现,受访者每月的通勤费用多在400元以下,跨城通勤的费用则更多在601-800元。
从不同的通勤方式来看,受访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成本明显低于其他通勤方式。乘坐地铁、公交车为主的受访者每月通勤费用主要在400元内,两者比例均在75.00%以上;而每月以自驾、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为主的受访者,通勤费用主要在801-2000元之间,两者占比均接近40.00%。有不少受访车主反映,每月自驾的通勤费用约在2000元内,包括油费、停车费等。
不过也有通勤费用支出较少的情况。95后的小刘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天河区居住及上班,“我上下班基本不怎么花钱,从家里走路15分钟就可以到办公室;夏天太热不走路的话,坐地铁一个站就到了。”
通勤路上:超四成受访者喜欢刷微信抖音、听音乐等打发时间
通勤途中,大家怎么打发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喜欢通过刷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47.13%)、听音乐(46.37%)、看新闻(33.69%)来打发时间。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80后受访者更喜欢在通勤途中看新闻,占比45.29%;而90后选择刷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的比例更高,为56.01%。
通勤幸福感:受访者希望疏通路面拥堵,缩短通勤时间
虽然上班途中的娱乐方式各种各样,但大家的通勤幸福感却不算太高。调查发现,超六成受访者的通勤幸福感为一般或偏低,仅三成受访者认为自己通勤幸福感高。
交互通勤方式发现,乘坐地铁或其他轨道交通、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受访者幸福感普遍低于通过私家车、出租车或网约车通勤的受访者。90后任女士提到,坐网约车舒适感较高,但在路面上会塞车,通勤时间较难把握;坐地铁太挤,每次都要等两三趟才挤得上,但比较准时。
中心城区不再是唯一的通勤拥堵点。广州地铁曾梳理了线网早高峰拥挤区段,发现二十一号线从大观南路-天河智慧城区间,在工作日早上8:30-9:00也出现了高峰客流。以天河智慧城为例,将培育网易城、数字农业产业等五大智慧产业集群,众多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天河东北部。随着城市功能不断迭代更新,各区呈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重点,市中心周边区域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人随产业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年青上班族的通勤趋势也随之变化。
贡献GDP的青年上班族,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通勤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受访者反映居住地到工作地距离是首要影响因素;其次是人流拥挤程度,比例超四成半。有受访者吐槽说,“有很多次想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但周边太贵租不起,只能每天挤地铁,没办法。”
如何提高上下班通勤幸福感?超六成受访者希望缩短通勤时间,五成受访者希望缩短通勤距离,超四成受访者希望疏通路面拥堵。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可见,广州青年上班族主要依赖公共交通上下班,跨城通勤者更倾向于自驾。面对调查中受访者反映部分地铁线路、公交车班次较少的情况,大家希望在高峰期增加班次,或增设如约巴士服务等,也有受访者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跨江大桥等道路上设有自行车专用道、非机动车车道;车主更希望通勤途中的路灯等候时长、非机动车规范管理等问题得到改善。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8月26日至8月31日展开本项调查,受访对象为青年上班族群体,通过网络问卷、线下拦截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662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2.27%,女性受访者占47.73%。本次调查的青年上班族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比例分别是38.88%和57.10%,00后占4.68%。从月收入来看,5001-8000元的比例最多,为27.19%,其次是8001-10000元,占19.49%。从身份来看,企业员工占比最大,为52.27%,其次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占19.03%。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文轶然 李伟锋 沈红媛 谢小清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咩事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