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产业集群(温州这10大产业链酝酿更大爆发)
未来5年,温州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日前,《温州市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公布。
《行动方案》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国产替代为核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聚焦“5 5”产业链,全链条防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充分发挥温州产业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领先全省、服务全国、接轨国际的“窗口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发展先进制造,温州有了明确的目标——
2020年
系统谋划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战略性调整、产业基础高级化的前瞻性布局。编制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分布图、产业链全景图、缺链招商图及亿元以上企业清单、产业链风险清单等“三图两清单”,探索“链长制”政企协作创新攻坚模式,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急用先行项目,构建100个产业联盟、产业链党建联盟、行业互帮互助联盟,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温州担当。2025年
全市“5 5”产业链核心领域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安全备份系统,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产业基础,基本具备风险可控、处置有效的产业链安全保障能力。《行动方案》就十大产业链的目标做了具体部署。
电气产业链
对标德国中部太阳谷、江苏南京等地电气产业集群,抓住建设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机遇,以设备小型化、元件智能化、系统网络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中低压电气、高压电气、智能电网设备和太阳能、风能发电设备,形成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模式,构建以乐清为重点,瓯海、浙南产业集聚区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培育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到2025年,电气产业链年产值达到2200亿元。
鞋业产业链
对标意大利马尔凯、福建泉州等地鞋业产业集群,以品牌化、时尚化、个性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中高端鞋类产品,形成品质标准化、设计新颖化、生产智能化、营销网络化的提升模式,努力建设成为国际鞋业的时尚设计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和展览贸易中心,构建以鹿城为重点,龙湾、瓯海、瑞安、永嘉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推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发展。到2025年,鞋业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服装产业链
对标意大利米兰、广东深圳等地服装产业集群,以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端定制服装、商务休闲服、时尚女装、潮流童装等主导产品,推广“制造业 服务业”“品牌 合伙人”等新型商业提升模式,统筹推进服装产业批量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构建以瓯海为重点,龙湾、瑞安、永嘉、平阳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响温州“中国服装时尚定制示范城市”区域品牌,争创中国时尚服饰中心城市。到2025年,服装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对标美国底特律、浙江宁波等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系统总成化,形成纵向关联、整零配套的提升模式,构建以瑞安为重点,瓯海、乐清、平阳、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到2025年,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泵阀产业链
对标江苏苏州等地阀门产业集群,以节能环保、智能控制、高精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能源和高新科技领域泵阀产品,形成龙头引领、配套完整、开放合作的提升模式,构建以永嘉为重点,龙湾、瑞安、浙南产业集聚区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建设全国重要系统流程装备创新设计和制造基地。到2025年,泵阀产业链年产值达到900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链
加快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结构性优化调整,培育物联网、通信卫星、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5G通信等新兴产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构建“互联网 ”生态体系。重点推动网络通信、智能计算和数字安防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提升,加快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项目、北斗产业基地、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项目、中电温州信息产业园、瓯海智能锁具和中国(温州)应急安全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建设。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贸易服务、数字金融创新、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农村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创新,形成鹿城、龙湾、瓯海、乐清等地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400亿元。
智能装备产业链
增强智能制造装备、重大成套装备等领域科技创新力和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激光、印刷包装、食品制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智能化装备,做强伺服电机、智能传感器、高精度仪器仪表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前瞻布局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等新领域,形成以平阳、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装备产业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到2025年,智能装备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生命健康制造业产业链
充分发挥医疗集群优势和人才集聚效应,聚焦眼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和瓯海生命健康小镇等重要平台建设,做大高端医疗器械、食药机械、生物制药与中医药等生命健康制造业,推进数字医疗、生物芯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医疗新业态发展,构建以龙湾、瓯海、浙南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洞头、瑞安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浙南闽北赣东生命健康制造业高地。到2025年,生命健康规上制造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新能源及节能产业链
依托三澳核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聚焦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建筑安装等服务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智能电力控制、输配电等产业,积极培育核关联产业、生产装备、节能设备等制造业,形成乐清、苍南为重点,洞头、瑞安、龙港、经开区等地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浙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及节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链
加快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等传统优势领域升级换代,重点发展聚氨酯、高品质橡胶、新型薄膜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高性能轻金属及合金、电工合金等高端金属材料;鼓励发展新型化纤功能材料、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碳纤维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择机发展石墨烯材料、生物基材料、纳米材料、超材料等未来前沿新材料,布局一批新兴前沿新材料产业项目和制造基地,形成以瑞安为重点,龙湾、洞头、乐清、平阳、龙港、浙南产业集聚区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目标既定,该如何实现?
《行动方案》中规定了具体措施。
1 制造业基础再造强链
聚焦模具、电镀、铸造等基础配套产业链,建立“产业链—基础领域—企业—项目”一体化储备机制,高质量推进基础配套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高端企业落户温州。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优化质量检验、认证认可等基础服务体系。补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等基础服务短板,每年培育一批专业机构。推进“新动能工程师引进计划”“温州工匠”技能人才集聚工程,加强职业教育,加快产业链基础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 可替代技术产品供应链重组补链
加快国产替代步伐,实施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三色清单管理,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支持本地民营企业融入国内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备份系统。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深化与日韩等邻近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和国际合作。到2025年,“5 5”产业链重点领域基本建立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
3 产业链协同创新强链
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急用先行项目,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加快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建设,构建国产化网络信息安全生态。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认定培育一批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首台套产品。制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清单,省市县联动组织推广。强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实施一批军转民重点项目。到2025年,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00项以上,新增首台套产品100项以上。
4 制造方式现代化强链
加快传统制造业重塑步伐,每年组织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工程,全面开展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深入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力争到2025年全市在役工业机器人突破2万台。围绕“5 5”产业链,选树一批示范“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最美工厂”,探索建设“未来工厂”“透明工厂”,形成标杆引领。加快绿色化转型,培育工业节能促进机构,组织实施一批绿色化改造项目,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示范,打造全国绿色发展新标杆。
5 全球精准合作补链
聚焦“5 5”产业链,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聚焦“5 5”产业链断链、缺失环节,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深挖大数据智慧招商红利。编制重大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分行业编制产业引才路线图,提升人才培育招引质效。探索人才飞地建设,面向全球密集地柔性引进产业链缺链项目与人才。到2025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00个以上,储备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个以上。
6 创新平台赋能补链
打造产业链高能级创新载体,支持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肯恩大学、市系统流程装备科学院等面向“5 5”产业链建设若干实验室,鼓励头部企业领衔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瓯江实验室、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滚动编制科技攻关清单,引入赛马机制,组织实施科技应急攻关项目。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推动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
7 产业联盟带动护链
强化“雄鹰”“领军”“高成长”“专精特新”“隐型冠军”“小升规”企业梯度培育,做大做强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分类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优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打造分行业产业联盟体系,重点聚焦“5 5”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冠军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关键技术掌控、股权并购等方式,引入强链补链企业,构建产业联盟,2020年开展鞋服时尚产业联盟试点和产业集群数字赋能创新联盟建设,到2025年实现“5 5”产业联盟全覆盖。
8 工业互联网建链
推动构建智慧互联的企业“内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支持制造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2020年,新增上云标杆企业6家;到2025年,新增上云标杆企业30家以上。打通智慧协作的“外链”,完善订单本地化奖补政策、工业消费券等举措,积极对接省“百网万品”行动和“春雷”“严选”等计划,加强电商平台对接,利用消费端数据驱动产业链上游生产制造,推动出口产业链有序向内销产业链切换。
9 涉企服务平台畅链
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组织实施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项目,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迭代升级政府涉企服务平台,加快“帮企云”“企业码”推广应用,推动涉企部门业务协同、公共数据开放,实现企业助企服务“最多跑一次”。完善惠企政策“直通车”,推动惠企政策网上直办、掌上快办。
10 数字新基建强链
建设一批数字新基建项目,三年部署5G基站3万个以上。推进“5G+产业”融合应用,优先实现“5 5”产业链重点发展平台5G网络信号连片优质覆盖,加快建设正泰集团、华峰新材料等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平台,到2025年,打造1家国内领先的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20家左右省内领先的行业级平台,物联网实现百万级连接规模,计算能力进入全省前三。
在制度保障上,《行动方案》也做了具体规定。比如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由市长担任“5 5”产业链“总链长”,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链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分工分别担任“5 5”产业链“链长”和“副链长”,负责日常服务、组织推进和跟踪落实工作。
此外,《行动方案》还将建立产业链融资畅通机制,健全产业链要素保障机制,建立常态化摸排监测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资料:市府办
编辑/版式:周弧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小布都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