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阐述道理(论语中34)

在长达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都是统治者用来巩固自己地位的一道手段。比方说儒家宣扬的忠义思想,便成为了历代皇帝用来给下属洗脑的手段。正因如此,不少《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反而被歪曲了原来的本意。但熟悉《论语》的读者也都知道,儒家思想的主体内容,还是非常博大精深的。

论语阐述道理(论语中34)(1)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其实就是长期被人们误解的一句话。父母在家的时候,子女应该选择在家尽孝,不应该出门远游。显然,这句话是非常片面的。但如果站在古代统治者的角度上考虑,便会了解到他们真正的用意了。因为在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隐患。

就拿三国时代为例子。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的数量便成为了各路诸侯争夺的目标。因为各路军阀互相征战,其实就是为了争夺更多的人口。只有掌握了足够数量的人口,才能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但有一个现象,令曹操刘备这样的人都很头疼,那就是人口的流动问题。

因为"父母在,不远游"这种思想的影响,不少人才选择了在家服侍自己的父母。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人口流动的过于频繁,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之中。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贼起义,其中大多数乱臣贼子便是流落在外的灾民加入的。而儒家学说的出现,则给了统治者很大的帮助。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统治者为了能更好地管理下层民众,便刻意对《论语》中句子进行一些断章取义的做法。

论语阐述道理(论语中34)(2)

而今天说到的"父母在,不远游",其实后面还有半句话,叫作"游必有方"。"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才代表了孔子学说的真正意图。常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对于想要建功立业,外出游学的士子,孔子的态度是鼓励的,也是积极的。但他也不忘对学生们告诫,要尽到孝子的本分。

士子们游学可以,但在他们离开家之前,一定要安排好父母的衣食住行。孝道的出现,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早源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到了东汉时期,统治者更是将孝道看做了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途径。

其一是经学致仕,主要是一些精通儒学经典的大儒,受到朝廷征召从而踏上仕途;其二便是举孝廉出身了,走这种道路的官员,一般都是像曹操、孔融、袁绍这样的世家子弟,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出身贫苦但名声很大的人。即便是出身豪族的袁绍,他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

而让袁绍名声大噪的一件事,便是袁绍的孝义之举。早在曹操等人还在飞鹰走狗之际,袁绍便因为要在家孝顺自己的父母而闻名于世。就连朝廷,也听说了袁绍孝道,想要征召他入朝做官,但都被后者拒绝了。

论语阐述道理(论语中34)(3)

直到袁绍的父母相继去世,袁绍便在家守孝了足足六年。在此期间,袁绍穿着麻衣、住着茅庐,可谓是将孝道尽到了本分。袁绍麻衣结庐的事迹传出来之后,让他本人的名声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那么以袁绍的家世,他为何还要苦心经营自己的孝子人设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袁绍想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政执砝码,这样他进入仕途之后,便能立刻获取到一个不错的位子。而事实上,袁绍也的确在已进入官场,便担任了西园八校尉之一,成为了颇有话语权的禁军统领。不久之后,袁绍又成为了大将军何进的心腹之人,并策划了后来谋诛宦官的事迹。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理解到古人对于孝义的看重。朝廷采用这种选拔手段,也是为了诸多人才能够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忠。毕竟一个接受过儒家忠孝思想熏陶的人,是有极大概率不会去与朝廷对抗的。到了后面的民国时代,这个时期的思想空前解放,甚至还流传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论语阐述道理(论语中34)(4)

但在西方列强入侵之时,却有不少同胞选择去做汉奸。由此可见,统治者对孝义的宣传,也是有一定好处的。起码孝道的传统,让国民知道了大国小家的真正概念。再回到"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其实也不难发现,统治阶级也是有自身的立场的。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