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800字读后感(话说那年读过那书的心得4)
可以说我是二次才把《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完的。查看当年写的读后感也是乱糟糟,今天边回忆边整理,记忆浅浅,此时正翻看,尤其着重看了一下折角、划线的部分 那应该是触动我心灵的地方。
2019年写了两页未写完的读后感
第一眼看到快递过来的《约翰•克里斯托夫》时,那种“这么厚”的感觉依然记忆犹新。看了开头几十几页后不喜欢,然后一弃三年,因为开头都是大段大段的似乎是哲学的描写,不符合自己的读书偏爱。今天回头看挺好的,差点失之交臂,缘分是切割不断的,多远都能遇见。
说起《约翰•克里斯托夫》,还是因为一眼瞄向电视正好看见董卿在说,《约翰•克里斯托夫》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人之一,我因为喜欢董卿所以一刻没耽误的跑去淘宝下单。董卿说: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苦难、磨难,我们现在所受的挫折没有什么,生活中各类烦恼、忧伤,都是生活的调味剂而已,只有你看了《约翰克里斯托夫》,你才能知道什么叫做磨难。
在微信读书首页推送看到了《约翰•克里斯托夫》,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又打开,不知是那句话打动我或者那时心情适合读克里斯托夫,然后我是连听书在翻阅实体书,终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书读完了,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作者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也主要是因为这部作品照顾。在这部作品中,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蓝本,借克里斯托夫的经历表现了每一个天才人物放下过去,开拓未来的经历。
克里斯托夫生在一个于音乐世家,父亲梅希奥是一位演奏家,爷爷约翰·米希尔是有名的乐队指挥,母亲路易莎是一个不放过任何活计的厨娘。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希奥发现了克里斯托夫的音乐才能,并无休止地训练儿子。梅希奥酗酒又肆意挥霍家产,克里斯托夫十二岁左右就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梅希奥德死亡成为克里斯托夫走向成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从亲人的离去中更深刻地认识死亡。
克里斯托夫的一生真像董卿说的一样,是苦难多殊的,但他也是幸运的,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获得他一个朋友——奥利维。在克里斯托夫陷入迷茫的时候,二人遇见,奥利维用渊博的知识给予克里斯托夫帮助,指点其迷津,共患难、互勉互励。指点其写作,“让其走向普通的人民,描写日常生活,最渺小的人也有无限大的心灵”。奥利维死后,克里斯托夫逃离伤心地巴黎,重遇葛拉齐亚,在消沉中逐渐调整过来,变浮躁为内心恬静,将心灵的韵感化作音符,赢得世人认可,成为音乐大师。
克里斯托夫,性格不完美,我在阅读的时候,有时候被他气得腹中沉郁,怎么就这么的迂腐不知转圜,就不能圆滑点,都吃不上饭了还坚持个什么?真是不识时务我看我的书中写了好多傻字,可见我的气愤。感情生活更是乱糟糟的,除了音乐上有所建设,其它的无可取之处,和普通人一样一样的,但他坚持音乐发展的韧性是值得学习的,他是思想上的巨人,也是为理想奋斗的巨人。
他性格,天真、专横、过激、莽撞毛躁。为了生存写音乐评论,坚持己见,直言直语,与所有人对立。写过后也不看报纸(不像我写过头条后无数次的翻看),蠢笨的让我想钻进书里狠狠的揍他一顿解解恨。克里斯托夫有气人的一面,也有让人敬佩的一面,他不管多么的贫困,对他的母亲很是照顾,在中国百善孝为先的教育下,他做的让人敬佩。在读到克里斯托夫刚搬离他出生的房屋时,我突然感悟到,虽然家境普通,但每年都能买些喜欢的书并能在闲暇时看自己喜欢的书,不收拾家务,是家里爱人和公公婆婆的大度,应该知足,瞬间,属于婚后小女人的戾气似乎一下子少了很多。
看过这本书我感觉应该写点什么,可是絮叨了这么半天,好像也没出什么子鼠丑牛来。都说读书读的是自己,评论也是评的自己,读后感也是写的自己。可我写的什么?书中说:每个人都在将心比心地看世界。还说:朋友一定要交好人,交那些爱美好事物而没有其他企图的老实人。
克里斯托夫,内心波涛汹涌,与生活与热爱的音乐作斗争,有愤懑,有自卑、有自傲,今天激情高涨明天消弭低沉,点点滴滴,絮絮叨叨,在无尽的矛盾和情感中挣扎起伏,最终化为宁静。深爱的葛拉齐亚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克里斯托夫,相爱却不结婚,她死于埃及,他死于巴黎,为什么呢?一个人奋斗了一生,这是生命的意义。
我的家今早雪后景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