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商非常受欢迎(重庆电商的新天地)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15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二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电商非常受欢迎(重庆电商的新天地)(1)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领域掀起一层又一层波浪,成功地把众多消费者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量直线上升,社会零售品消费市场“电商化”比重首度超过10%。

相比城市电商渗透率逐渐饱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农村市场开始展现出对电商的旺盛需求,成为各电商企业发力的新重点。去年以来,阿里、京东等大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加速渠道下沉,争抢我市农村市场;而本土电商平台香满园、味派网等也不甘落后,加速在各区县的布局……一场农村电商攻坚战一触即发———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把相隔千里的买家和卖家连在一起,这便是电子商务的力量。

随着农村网络的发展,电商这股力量正涌向我市各农村地区,绽放出勃勃生机。

电商开路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近日,家住涪陵区新妙镇的郭先生在京东商城下单了一台3999元的冰箱。让他意外的是,第二天冰箱就送到了家里,还免费进行了安装调试。“过去买大家电都是跑去区里的百货店,还要专门包个车来运,既花时间又花钱。现在从网上买,下了单就安心等着收货,方便多了。”郭先生开心地说。

网上买的东西为何能如此迅速到达村镇?这多亏了京东在涪陵开设的“京东帮服务店”。据了解,由于乡镇物流配送比较落后,过去涪陵各乡镇的人在京东买了大家电,只能自主到涪陵主城取货。以新妙镇为例,如果居民在网上买了东西,只能坐车去涪陵主城取,来回车费都要50块钱。

为解决配送问题,今年年初,京东开始在重庆布局“京东帮”。通过建立服务店,为县级城市及农村消费者提供大家电配送、安装、维修、保养、置换等全套家电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真正解决了农民购买家电价格高、品类少、不送货、安装慢、退换难等难题。

“根据计划,京东将在我市所有区县开设‘京东帮服务店’,并将在各县、乡建立‘县级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点’,主要针对日用百货的配送和售后服务。同时,阿里集团和苏宁也正在各县、乡选点拟建立运营点、服务站等。”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去年以来,通过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我市在各区(县)街道乡镇布点还建设了300多个“快递下乡”网点。“这些网点的建立,能让更多的商品去到过去物流无法涉及的偏远地区,让更多农村消费者享受到了电商的便利。”该负责人表示。

电商让工业品下乡,同时还带动了农产品进城。

“上线不到两年,线上销售额就达2000万元,竟然占到了公司全年收入的60%!”说起电商的力量,开县华兵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华兵庆幸自己早早“触电”。

华兵农业主营鸡蛋和鸡苗,主要通过将鸡苗免费发放给农民,然后回购。但由于主要销往周边超市和农贸市场,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2013年,李华兵发现,随着农村宽带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网上买东西。看到送快递的车辆来来往往,李华兵也动了心:“要是把公司的鸡蛋也装在快递车上卖出去多好。”

李华兵赶紧招聘人才办起网站,同时还在淘宝上开起网店。在网店里,盒装鸡蛋价格为65元/30个,其中物流费约13元,包装费10元,利润大概10元,与线下销售基本持平。但由于销售半径从开县周边扩大到重庆各区县乃至全国各地,鸡蛋销量猛增,累积起来的收入与利润十分可观。

销售趋于稳定,李华兵也将鸡蛋回购价格出到了每个1-1.2元,周边的农户也随之获利。去年,开县南门镇芙蓉村的黎锋夫妇就养了300只鸡,产出4万枚鸡蛋卖给李华兵,一项收入就近5万元。

“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把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与其他地方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市商委农村流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力互联网技术,我市农业产业也正打破供销阻隔,逐步做大做强。

政府搭桥 电商平台遍地开花

在农村电商兴起的同时,大量涉农电商平台正在市内涌现。

动动手指点击鼠标,新鲜水果、烹饪食材等就会在不超过24小时内送至家门口——这样的便利,消费者通过香满园西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就能享受到。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消费者实物交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加大了传统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压力。要发挥菜园坝水果市场等实体市场更大的辐射效应,必须跟上市场节奏,结合电子商务进行发展。”香满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廷松说,正是看到消费者日渐增加的网购需求和网购乐趣,2011年,公司开发并运营了西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全市第一个投身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吃螃蟹者”。

依托菜园坝水果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实体市场的经营商家,依靠公司强大的物流运输保障,香满园面向消费市场开展农产品B2C服务:消费者在网上平台下单后,商品在24小时内就能送达,既节省了采购时间,又提供了送货方便。

目前,该电商平台上,已上架包含水果、干副等13个品种、2万多件产品。2014年,平台年交易额达1.1亿元,注册会员近2万名,高峰时网站日浏览量达到1.8万余次,全年订单14万余单,并已取得进出口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资质。

香满园的成功,也带动着味派网、每日鲜、亿农加等本土涉农电商平台的兴起。其中,味派网为西南首个专业食品电商平台,为以麻辣鲜香味为代表的本地食品开辟新的营销渠道,短暂的几个月味派网实现150多万元销售额;每日鲜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了生产基地和社区用户的直接对接,生鲜蔬菜可直供到家庭餐桌;亿农加则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 平台”模式,依托600多家专业合作社聚集各地特色农产品,自建亿农加网上商城。此外,亿拓生态农业、派森百、拉土拉、秀山金银花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在探索自建门户网站拓展网上市场。

“农村电商的起步,需要大量的平台支持。”在市商委电子商务处负责人看来,发展和完善一批涉农综合性或专业化交易平台对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极为关键。他介绍,去年我市安排扶持资金200余万元,以支持本土涉农电商平台发展,并将渝中区香满园、北碚区鲜立达、梁平县“智慧餐桌”、荣昌县畜产品交易、忠县派森百橙汁等涉农电商平台纳入全市电子商务发展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我市还安排项目资金415万元扶持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83户,利用知名电商平台触网,每个企业补助5万元。目前,白市驿板鸭、涪陵榨菜、永川豆鼓、磁器口陈麻花等一批知名品牌已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第三方平台开设旗舰店、专卖店进行网上销售;牛浪汉、梅香园、酒民朗等也通过第三方代运营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

重塑产业链 倒逼农业转型升级

农村电商争战正酣,然而重庆农产品的“触电”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前段时间,开县的一位橘农就遇到了难题。

去年,该橘农将生产的柑橘拿到开县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售卖。货品一上线就得到不错的市场反应:新增了不少主城区的顾客,而且还有四川、贵州等地的客户。不久,一家河南的采购商提出想要批量采购。

然而,这笔生意最终却没能做成。原来,河南采购商要求不间断提供大量货品,但该橘农经营生产规模小,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此外,由于柑橘还缺乏品牌、标志、统一包装,质量标准、等级分化也不明确,最终河南采购商不得不放弃。

“目前,一些柑橘商还仅为‘家庭作坊’的简单组合,资源分散,难以形成主导品牌。同时,产品商品化处理率低,仅有少部分经过选果、清洗、打蜡、分级和包装后投放市场,且部分不符合国际市场的销售要求。”开县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适应电商发展,开县柑橘产业必须升级。

对此,味派网负责人李婵婵也表示认可。她说,在电商平台上,整个西南地区的特色食品在同类产品销售中占比不足1%。而不少重庆著名名牌在网络上几乎没有知名度,被冠上低端的标签。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重庆特色产品,消费者看到包装时都不想吃、不敢吃,但产品拆开直接放到盘子里,口味又大获好评。” 李婵婵认为,品牌和规模缺乏都制约着重庆农产品的电商之路。

在业内专家看来,电商正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电商改变了农产品传统销售方式,农业生产经营会由“种什么就卖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转变,由“有多少卖多少”向“全天候持续化供货”转变,由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向合作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园区基地等规模经营转变。

“电子商务正是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将助推我市农业生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市商委主任周克勤表示,生鲜农产品必须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从产品生产环节的适度规模化到初加工、深加工阶段的品牌化、标准化,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让电子商务走进乡村

——访重庆市商委主任周克勤

错失下一个“风口”,意味着失去未来。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农村电子商务将成为电商的“风口”,呈爆发性增长。面对这块诱人的 “蛋糕”,重庆该如何深挖农村市场这块“金饽饽”?就此,本报采访了市商委主任周克勤。

重庆日报:为何将农村定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市场?

周克勤:电子商务拥有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域限制,不受货架限制的三大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既契合了城市顾客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又方便农村居民网上购物、在线缴费、在线订票等生活需求。农村网络消费不断扩大,正形成当今消费新的增长点。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农业户籍占比大,城乡收入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市行政村互联网宽带全覆盖,点燃了农村居民通过网络更新消费理念、改善消费环境、缩小收入差距的热情和愿望,拓展出空前的农村电商市场,为促进生产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加快边远落后地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农村电子商务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迅速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吹响了电商进农村的集结号。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非常重视,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生产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生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有利于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价值,助农增收,有利于拓展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信息不畅的问题,有利于转变农村流通方式和消费观念,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农村消费活力,有利于带动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意义重大而深远。

重庆日报:我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存在哪些瓶颈,如何克服?

周克勤:从目前情况看,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不足、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缺乏、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不便,是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三大瓶颈。

为克服这些瓶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在培养电商人才方面,目前我市各大高校到职业中学,均开设了对口的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专业,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电商人才。我们还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电商人才培训班,尤其是农产品网上对接培训,积极推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了一批从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的信息员队伍。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选择了回乡创业,也成为了农村电商的骨干人才。

在服务网点方面,市商委全面发力建设主城—区县—乡镇(社区)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店,探索出“三方合作(商务部门、金融部门、通信机构),四大功能(商品流通、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六方共赢(商贸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通讯机构、龙头企业、农家店、农民群众)”的农村商贸信息化建设模式,使农村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村级店有效实现了“三流”合一。

在物流配送上,我们在各区(县)街道乡镇布点建设了300多个“快递下乡”网点,并形成冷链物流四级节点,拥有冷藏车619辆,冷库166座,培育冷链物流企业176家。

重庆日报:接下来,市商委对发展我市农村电商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周克勤:经市政府同意,最近,市商委印发了《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今年,我们将以“电商进乡村”为抓手,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开拓农村电商消费市场、促进农特产品触网营销为主攻方向,以建平台、拓窗口、增网络为重点,加速电子商务在我市农村的推广运用。力争到2017年,在全市打造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每个区县建成1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中心镇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支持1000户涉农企业网上销售,培养10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具体来讲,就是采取“五个一批”的措施。

首先是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一是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支持以开设地方特色产品馆或专区的形式,带动区县农副土特产品上网销售。二是培育本土现有涉农电商平台,重点支持香满园、味派网、云智商城、畜产品交易网等一批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等新领域,构建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物流仓储、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三是积极推进电商平台间尤其是与国内知名电商巨头合作,鼓励大型农产品市场发展电商。

其次是建设一批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一是在中心镇及经济较发达、特色产业(品)突出、交通便利、人口集聚的村,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提供电商末端服务。二是推动知名电商在区县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村建立电商服务站(点),鼓励市内电商平台开展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三是支持电商企业与区县商贸企业利用现有网络体系优势,增加电商服务功能;支持乡镇超市、村农家店和涉农经纪人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代购、农产品信息采集、缴费、取送货等服务功能;四是支持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引导快递下乡,共同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鼓励物流配送资源整合,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增配标准冷藏配送车,推进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第三是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市商委将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共同实施“千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工程,筛选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代理商、经纪人),对其进行网购操作、网上开店技巧和特色产品信息采集发布、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既懂网上购物又具备农产品网上营销能力的农村电商人才。还要充分利用京东、淘宝等知名平台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有利时机,将农村电商带头人向平台推介,如乡村推广员招募计划等,形成拓展农村电商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四是支持一批涉农企业开展网上营销。一是积极动员和组织涉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农场主、种养大户、经销大户、农家乐等利用电商推销农副土特优产品。二是鼓励涉农企业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第三方代运营企业,进行农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等的网上营销。三是鼓励京东、苏宁易购等自建自营平台与涉农企业合作,将农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等纳入自采渠道并进行网上销售。

最后是组织一批农网对接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农网对接,通过举办网商采购大会等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副产品上网销售。二是继续做好新农村商网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数据分析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按需种植、定制化生产。三是注意整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资源,推进大数据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统一、规范、畅通、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共享。

专家访谈

电商下乡也要“接地气”

近年来,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增长率逐步放缓,快速增长的农村市场正成为电商新的争夺之地。重庆大学教授邵兵家认为,尽管农村市场规模庞大,但农村市场的特殊性意味着电商企业进农村绝非那么容易,还是要按农村思维来。

“乡镇农村市场有别于城市,口碑传播比任何方式都有效力,电商要开拓农村市场必须加强客户体验的管理。”邵兵家介绍,在农村,电商要更加注重服务质量,要让人们真正体会到电商购物的便利和乐趣,才能真正改变其消费习惯。

同时,虽然乡镇居民购物需求很大,但电商要真正打开农村市场,还需要从帮助农民卖货开始,可以多进行一些农村特色产品的开发。如果能通过电子商务提高了当地人的收益水平,这种示范作用也能更强地刺激购买欲望。

此外,在邵兵家看来,发展农村电商还需要“抓典型”。首先要抓住农村的“先进分子”,比如种粮大户、养殖业或企业主,以及打工回乡的农民、大学生等,让他们养成通过电商购物的习惯,还可以帮别人代购或者带动他人网购。

本版文/唐勖 商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