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给人什么启发(悉达多人这一生)
《悉达多》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他的作品,被心理学家荣格比作“暴风雨之夜的灯塔之光”,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悉达多给人什么启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悉达多给人什么启发
《悉达多》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他的作品,被心理学家荣格比作“暴风雨之夜的灯塔之光”。
《悉达多》更是被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称为“比圣经新约更有效的一剂良药”。
它讲述的并非是佛陀的故事,而是我们千千万万寻常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修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无法用道理言说,亲自经历才可立地成佛。
如果你正在被焦虑和迷茫所裹挟,读一读《悉达多》,一起和悉达多去找到真实的自我。
01
见自己
世界是自己的 与他人无关
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小说主人公悉达多,便是如此。
他来自印度四大种姓中最尊贵的婆罗门,拥有看似完美的一切:高贵的门第,俊朗的外表,良好的教育,以及天生慧根。
但他并不快乐,他觉得自己每天修习的方法,都没法使得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安宁。
终于在一个破晓的清晨,他告别父母,与朋友乔文达踏上了寻道之路,成为了苦行僧。
他们摒弃一切世俗的欲望,体验疼痛、饥饿、焦渴和疲惫,将身体折磨得骨瘦如柴。
然而经过3年的苦修后,悉达多的心中依旧充满怅然。他发现苦行僧式的生活,只是对现实的逃避、对痛苦的暂时麻醉。
“禅定是什么?断食是什么?屏住呼吸是什么?那是要逃避自我,只是短暂地脱离自我存在的苦恼,只是对治疗苦痛和人生无意义的短暂麻醉而已。同样的短暂麻醉,一个赶牛的人在小客栈里只要喝上几碗米酒或椰奶酒,也能达到。”
正当他犹豫彷徨之际,他遇到了世尊佛陀乔达摩。
在他聆听了乔达摩的法义宣讲后,反而越发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差距:
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
一个人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才能真正了解自我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到达解脱。
“没有人能经由教义而获得解脱……没有这样的人,你也无法用语言并且通过教义将你在开悟一刻所发生的事情传授于人,并讲给人听……我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教义,而是要离开一切教义和导师,独自达到自己的目标。”
心理学有一个效应:
巴纳姆效应:
人很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干扰,习惯于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而忽视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不断在洞察和吸收别人的思想,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最终追逐的就是别人的影子,思想成为他人的映射,却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
我们也许也有类似的经历:为什么我们喜欢把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非常满,读很多的书,做很多的事,发很多的信息?其实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真正地面对自己。
关于“我们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我们往往是回避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而悉达多这次醒悟过来,决定要跟自己相处,了解真正的自己是谁。
至此《悉达多》上半部,结束了。
02
见天地
红尘是最好的道场
《悉达多》下半部虽然篇幅并不是很长,却花了黑塞一年半的时间,在1922年才截稿。
悉达多在告别乔达摩之后,继续走上了求道之路。
这一次他决定放弃苦修,跟随欲望,在尘世中体验快乐并寻找智慧。
他主动向美艳的名妓迦摩罗发起追求,修习情爱之术。投身商海,像城中富豪学习打理财产生意,来领悟财富之道。
“他看到人们以一种动物般的方式混日子,他对这种方式既喜爱又蔑视。他目睹他们的辛劳,目睹他们为了金钱、为了些许欢乐、为了一点点荣誉,这些在他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他们却为之受苦,为之发愁。”
最开始,他还带着一丝警醒,告诫自己要节制生活,保持禅定,倾听内心声音。
可时光飞逝,在苦修中被扼杀的感官逐一被唤醒,他逐渐沾染了世人的幼稚与胆怯,堕落于世俗的爱欲与财富。
他终日沉溺于酒肉、情爱、赌博中,他学会的恰是他年轻时最难接受、最蔑视的“动物般的方式混日子”。
当又一次从不堪的迷醉中苏醒,疲惫空虚的悉达多,从镜中窥见了自己乱糟糟的模样。
悉达多阴郁地来到河边,决定结束自己这毫无价值的人生。悉达多紧闭双眼,放任身体跌进河畔。
可就在生命行将结束之时,从心底发出的一阵声音让他猛然清醒:
“我必然经历贪欲,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入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在禅宗里有一个说法,叫作“大死一番”:一个人要经历足够的折腾,最后精疲力尽,“大死一番”才能够幡然悔悟。所以,这次经历对于悉达多来讲是一个转折点。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
待到阅尽人间繁华,看透世俗真谛,才惊觉人生在世,只做一个旁观者,是永远叩响不开自我的觉醒之门。
人生是一场修行,红尘就是最好的道场。
03
见众生
人生每一刻 都是圆满
苏醒的悉达多,决定成为一个摆渡人。
悉达多常常坐在岸边,心无旁骛地倾听流水之声。悉达多在这条河中看到自己的一生:少年的悉达多、成年的悉达多、老年的悉达多,仿佛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直到有一天名妓迦摩罗的突然到来,搅乱了悉达多安宁的内心。
原来,在悉达多不辞而别后,迦摩罗生下了他的孩子小悉达多,从此结束风尘,一心向佛。
然而迦摩罗便被一条蹿出的毒蛇咬伤,意外丧命。
儿子的到来,唤起了悉达多前所未有的爱。他拼劲全力,去疼惜他,照顾他,企图能赢得孩子的心。
悉达多像大多数父母一样,苦口婆心地劝儿子跟着自己修行,可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怎会甘心做一辈子撑船摆渡的苦力活。
一个清晨,孩子偷偷逃走。悉达多疯了似地到处追寻,结果却一无所获。
伤心的悉达多,奋力追赶,可走着走着,他忽然回想起当年迫使父亲答应自己出门苦修的情形,和当下何其相似。
曾经的年少的自己不断想要离开,而父母舍不得放手。
人生就像是一个轮回,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苦难从未改变。
船夫说:每个人都要独自行过这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出路要寻,哪怕承受苦难,承受玷污,都要自己亲自来过。
心乱如麻的悉达多回到河边,他决定不再与命运作对,不再同自己为难。就如同河水包容万千之音一样,他要学着去包容眼前并不完美的一切。
“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
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最后一章,悉达多终于找到了寻求半生的顿悟之道:世界并非徐缓地行进在通往圆满之路,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
本书完结。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呢?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以用言语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字,可以用名称来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字。
凡事需自己体会过,才能够跳脱出语言和教义的束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路历程,而这一心路历程又必然有自己来证悟。”
很多人说这本书读不懂,也许半懂不懂的状态本身就是对的,大家可以去慢慢地体会人生。在这一生中,我们都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从《悉达多》中悟到了什么?你喜欢文中哪句话?关于孩子和父母,关于知识传授和智慧,关于圆满和修行,不限主题,欢迎梁友们分享你的理解。
作者冷知识:
《悉达多》的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黑塞生活正处于水深火热。
社会上,他的反战立场受到同行的排挤,一度被冷遇。
家庭上,他的父亲不幸过世,疼爱的小儿子病重不治。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精神崩溃,甚至尝试过自杀。后来他接受疗愈,还专门找过荣格(著名的心理学家)咨询看病,他还给荣格念过《悉达多》里的一些段落。
黑塞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具有东方味道的小说呢?因为黑塞的妈妈是一个传教士的女儿,他的妈妈就生在印度,从小就在椰林里成长,黑塞又很喜欢东方的哲学。
黑塞曾经给茨威格写过一封信,他在给茨威格的信中承认,他说:“我的圣者穿着印度式的外衣,但他的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乔达摩。”它的核心是要尊重自然,尊重复杂体系的规律,而不是试图去摆弄人生、摆弄自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