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

KT MARK: V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In-Ear Fine Level

固件版本:V 0.10.39

1MORE Music 版本:4.5.0

写了好几个小型化程度已经足够高的万魔真无线产品了,之前我已经认为活塞豆降噪版和猫眼耳机作为“Buds”形态的产品已经足够小了,佩戴已经能够兼顾大部分小耳廓人群了。没想到的是,还能更小,而且在更小体积下,声音和降噪也还能更好……那么这就是 ComfoBuds 系列又一个悍将的体验评论文章。欢迎来到 TDS Audio 音频体验频道的【感狩】栏目。

ComfoBuds Mini 的包装结构和一贯的万魔产品保持了极高的一致性,在侧面也可以清晰看到 qi 无线充电标准标识以及从猫眼耳机开始各系列降噪产品开始出现的 QuietMax 降噪标识,但是真正做到“Max”级别的降噪能力,这还是这个标识系列产品的第一次。包装盒内仍然赠送了一些备用耳塞套,但是并没有见到收纳袋等的配备,这也与这次迷你豆表面处理不宜划伤有一定关系。具体的开箱过程以及本篇文章的简略版本,欢迎移步视频平台观看本产品关联的《K评》节目。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1)

外观方面,迷你豆的电池盒呈现出椭圆形,非常小巧,背部为日常放置的接触平面,而之前的万魔真无线产品,更多的是底部朝下与桌面接触。,开盖的缝隙比起舒适豆系列其他产品、活塞豆系列以及猫眼耳机等都要小,非常严丝合缝。开盖的手感也很紧实,跟手上的猫眼耳机比起来,翻开后盖子的定位感更加明确,合上时的声音也显得更加像个高端产品。我手上的这台迷你豆是黑色版本,表面磨砂,摸上去很舒服,无论电池盒还是耳机本体,对于油性皮肤可能造成的清洁问题,都是比较友好的。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2)

​耳机本体非常小,这也是它尽管属于 ComfoBuds 产品系列但中文名字直接抛弃了舒适豆字样直接叫了迷你豆的原因之一。想必对于“Buds”这种形态的真无线耳机来说,由于没有“Pods”形态的杆状物,电池、电路板、麦克风、扬声器等的集成度会更高,一般地,体积都会显得大一些,之前介绍过的活塞豆降噪版和猫眼耳机其实已经足够小,但是这次迷你豆则在体积上做了更加严格的缩水。佩戴好之后,远看就是一个小圆点。在重量层面上,迷你豆单耳重量仅3.7g,而猫眼耳机仍然还有4.9g……下图便呈现了猫眼耳机和迷你豆的体积直观对比。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3)

​迷你豆的触摸识别区域并没有像猫眼耳机那样做出一块额外的突出面板,虽然不具备了猫眼耳机的颜值特色,但是一体化程度更高,加上前后腔体之间的接缝基本不可见,显得浑然一体。由于体积已经足够小巧,所以前腔体并没有再额外突出一块来做与耳道口附近皮肤的造型匹配也已经足够贴合。内外侧的降噪麦克风开孔分别位于接近导管尾部的偏下侧位置和触控面板的 1MORE logo 下方。内侧腔体上介于充电触点中间的佩戴识别传感器也清晰可见。这么一套设计下来,基本上做到了目前中端价位真无线耳机里最出色、适应性也最好的佩戴,比猫眼耳机对于小耳廓人群的友好度还要再高一层楼,贴合度也足够高。稳定性方面,我在体验期间邀请了耳廓大小不等、耳廓外张程度不等的几位朋友在未看到产品外观的情况下进行了佩戴尝试,强烈甩头均无松动情况。结合 IPX5 的防水性能,运动场景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操作逻辑其实跟以往的 1MORE 真无线保持相同,没有做单击的操作识别,这样降低了误触识别几率。当然,也可以通过 1MORE Music APP 进行个性化的操作逻辑修改。说实话,在刚打开包装的时候我会不由得想使用完毕后将耳机取下的过程中,如此小的体积是不是会更加容易误触,但实际上体验后则不然。触控识别区域边缘进行了调整,使得在取下过程中,即使用户的手指和 KT 一样粗,也不会碰到面板产生操作。这个设计是挺不错的。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4)

同样,作为新一代的 1MORE 真无线,迷你豆也支持了 SoundID 技术,以此来进行对于不同听音喜好人群的个性化声音自适应调整。对于 SoundID 的介绍,这里还是引用一下当时对于猫眼耳机评价时做出的分析内容吧。“SoundID 本身其实是 Reference 4 的一个延续,对于耳机来说,Sonarworks 通过对于不同耳机建立专属的补偿从而进行声音校准,应用范围较广。至于体现在 SoundID 层面,Sonarworks 通过播放同一个音频片段经过处理后的两个版本,让聆听者在A、B两套调音方案之间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如此反复进行此类试验多次,从而得到基于单个耳机型号、单人听音喜好的个性化补偿。喜欢与否,取决于在这个试验中的一些变量和个人听音取向,但是效果上,还是比较明显的,且在试验中如果进行了符合自己口味的选择,一般呈现出的结果都是正面的。对于普通消费者,就把它当作一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声音表现力的手段就没问题。”那么实际在迷你豆上用下来,也确实保持了相当的可用性。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我专门选择了一些中高频明显更加突出、低频质感更好但量感偏少的处理结果,那么最后 SoundID 给出的测试结果反映出的也是一个高频更加刺激、低频比较收敛的答案,符合预期。其实进行这个测试,也可以偶尔判断自己的喜好有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从而让耳机更符合不同时间段同一用户逐渐发生变化的听音喜好。APP 里自带的功能就先讲这么多,每次讲 1MORE 产品时,其实 APP 提供的功能都是比较一致的,毕竟都是同一框架内。

来到迷你豆的重要卖点部分——降噪。和猫眼耳机倾向于给用户一个较为舒适的降噪体验,而非更加注重深度的设计思路不同,迷你豆作为 ComfoBuds 系列产品,还是取了和舒适豆降噪版类似的降噪思路,也就是深度要足够好。官方宣称迷你豆的降噪深度峰值为 40dB,先不论官方数据如何得来,这是一篇主观体验内容,还是以实际体验为准。

实际体验下来,在深度降噪档位,迷你豆在中低频可以提供非常出色的降噪深度,这个降噪深度尤其在中频是要略好于舒适豆降噪版的,当然也要明显更好于猫眼耳机。频宽覆盖和猫眼耳机这个注重频宽而非深度的产品类似,都是比较宽的类型。由于体积小巧带来的良好物理隔音,事实上高频降噪能力也不错。耳压感比起舒适豆降噪版来说是要低一些的,也契合了 QuietMax 技术一直提倡的“舒适降噪”理念。抗风噪模式开启后,风噪抑制能力也是千元以内甚至更高价位无出其右的级别,基本只有极个别顶尖型号能够在抗风噪这一项上明显与迷你豆拉开差距。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5)

如果单论这几方面的表现,其实迷你豆的表现,已经可以非常接近降噪金字塔的 Skyline 级别了。那么是哪几项稍微拉了一点差距呢?那就得来聊聊通透模式了。通透模式下的自然度其实也还不错,跟猫眼耳机等都能平起平坐,但是在可用性上稍微有一点不足,在目前的固件版本下,安静状态时开启通透模式,可以略微感受到比猫眼耳机明显一些的高频底噪加入,这一点底噪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猫眼耳机通透模式几乎没有底噪的状态下来进行比较,就会有一点不那么极致了。通话性能等方面,搭载了双耳四麦 DNN 智能通话降噪,实际表现在运营商网络中的通话场景还不错。

综上,SGS 认证“优质主动降噪”的宣传是与其实际表现相吻合的,目前来说,尽管迷你豆仍然非常可惜地没有进入到 KT 的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中的 Skyline 级别,但是它现在已经成为了 Nice Level 的最顶级型号之一。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6)

延迟方面,在 AAC 协议下基本不可闻,无论是流媒体视频还是大多数游戏,都可以达到非常靠谱的低延迟,大部分音游只要不是手残党也没什么问题。蓝牙 5.2 的加持下,基本上稳定性已经不是现在绝大多数中高价位 TWS 产品需要担心的问题了,迷你豆也是如此。

续航部分,标称在降噪关闭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播放6小时,结合电池盒为24小时;降噪开启后可以连续播放5小时,结合电池盒为20小时。个人经过标准流程测试下来,全程开启强档深度降噪/通透模式并以 AAC 编码协议连接 Google Pixel 4,不间断播放以50%音量连续播放流媒体音乐(Apple Music Lossless)、播客节目(小宇宙),仅耳机续航为5小时21分钟,超出官方标称续航描述。支持快充10分钟聆听90分钟的配置,也有 qi 标准的无线充电支持。在续航层面,以如此小的体积达到这个成绩,是很不错的了。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7)

​进入声音表现部分。官方介绍中,迷你豆搭载了一对双磁路石墨烯动圈单元(猫眼耳机也是这么说的),并未提及动圈尺寸,考虑到如此小的体积,大抵会是微动圈范畴的大小。主观评价部分,全程基于原始耳套、原始 EQ,不开启 SoundID 并以 AAC 编解码协议连接 Google Pixel 4 得出。

低频量感适中,氛围感有一定烘托,也有一定弥散感,残响会明显一点。速度感一般,没有收得特别快的感觉,但还算干净。下潜还不错,层次感表现中规中矩,不会感觉到特别的平面化,但是也不会像是舒适豆降噪版那样由于振膜面积够大给人以较为明显的低频动态突出。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有较为合适的位置,结像比正常状态下略偏小一点,精细程度一般。

中频,人声有一定距离,相比于猫眼耳机那个拥有较好线条刻画的人声来说显得会有一点靠后且精细程度有一点不足,不太够细腻。不过对于女声的中上盘染色会更小一些,但是中低频的染色略多一点,男声总体表现还不错,是各种声线都比较通吃的表现。对于一些人来说,迷你豆的人声频段会显得更加耐听一些,但是猫眼耳机的人声线条感会更加抓耳。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8)

乐器方面,弦乐器中,中小提琴的抓耳程度不高,相对走的是比较扎实的路线,拉弦细节不算突出。大提琴表现还不错,总体质感是在线的,不过形体感这种东西就不在微动圈真无线上苛求了。吉他表现还不错,基本质感还原没什么明显问题,拨弦细节略少于猫眼耳机。管乐器在偏中上盘的一些频段会有些不太自然,金属管乐器表现泛音表现普遍稍好于木管乐器。打击乐器刺激感不强。

高频亮度适中,线条感并不算突出,有明显的打磨痕迹。极高频延伸一般,总体上是比较保守、注重耐听程度的高频调法。如果认为高频突出程度有所不足的话,可以适当注意 SoundID 的测试中倾斜对于高频突出的示例片段的喜好倾斜,会有更加抓耳的高频结果。声场大小不算大,好在横纵都有一定距离。解析力和分离度表现一般,不过动态表现很不错。瞬态表现中规中矩。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9)

总结几句,在原始状态下的迷你豆是一个声音表现中规中矩,走了耐听、普适程度较高的路线,而非像是本文中经常用作对比的猫眼耳机那样注重声音的线条感,由于 aptx Adaptive 这一更加出色编解码协议的加持,猫眼耳机会拥有更好的 Hi-Fi 性,也更容易抓住入门烧友的耳朵。迷你豆在产品定位上更像是舒适豆降噪版的延续,也都归属于 ComfoBuds 产品系列,它的出色降噪能力给它带来的定位提升是非常高的,再加上非常少见的极致小巧化的产品设计,使得它在自家300-500元档产品力已经足够卷的情况下,能够以更高的综合实力俯瞰同价位大多数产品,这就很有趣了,也更让人期待 1MORE 的旗舰能做成什么样子——我是等不及啦。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March 2022

欢迎在全网各平台搜索订阅 TDS Studio 的产出内容。

万魔1more pro拆解(感狩以小见大-)(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