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三观的句子(美文欣赏说三观)

文/张焕军“三观”指什么?这是小学生似乎都能回答的问题三观教育无时不在、无所不包这就是人常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提升自己三观的句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提升自己三观的句子(美文欣赏说三观)

提升自己三观的句子

文/张焕军

“三观”指什么?这是小学生似乎都能回答的问题。三观教育无时不在、无所不包。这就是人常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一直有个困惑:三观是谁最早提出来的?什么时间、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无法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看来,世上知其然的事情很多,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也有很多。

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认知下,尤其是在某种语境下,人往往会以盲从代替理性,以谩骂代替常识。语境上的差异,使得理性、常识会被多数人所忽略。因此,在三观正与不正的问题上,与其嘈嘈杂杂地人云亦云,或者争辩不休,不如呆在角落里静思,事情总会有个结果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被历史印证过的。

一般来说,人会觉得自己的三观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人,并以此为标准去评论别人的三观。席间,常能听到这样的话:那人三观不正,不是一类的;那人人品差着呢,玩儿不到一起;谁谁谁还行,三观挺正的……

胡适之说,“容忍比自由重要”。在他看来,只要个人行为不危害社会和他人,容忍别人的观点、包容不同的言论同样是可贵的品质。我们为什么缺少这样的涵养呢?或许是受到的非理性教育太多太深。

实际上,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时,大多数时候是不涉及三观的。在合得来与合不来之间,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另外一观,即生活观。

在我看来,通常意义上讲,生活是由吃、喝、玩、乐、创五个维度组成的。把它们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即生存、享受、创造,抑或是物质、精神、境界。

吃与喝是生存,是活着的基本,是人生存的基础。属于物质层面。因此说,吃、喝从来都是最大的事情,是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精准扶贫中提出的“两不愁”指的就是吃喝问题。

玩与乐是享受,是愉悦的源泉,是人奋斗的目标。属于精神层面。这里所说的玩、乐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一切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活动都可以纳入到玩、乐的范畴。比如玩艺术,比如旅行,再比如收藏……玩阳春白雪的,玩的是精神愉悦,玩下里巴人的,乐的是身心都放松。当然,玩乐也是要有底线的,必须是在道德与法律的框框内。

能吃到一起、喝到一起、玩到一起、乐到一起的人,叫生活观相同的人,与这些人交往起来容易得多,处朋友也简单得多。男女谈恋爱也是这样。生活中的矛盾,与三观相关的并不多,往往是与生活观极为密切。要不怎么会有“门当户对”一说呢。

管理学中有一个马斯洛五层级需求理论。他说的复杂了点。其实,把人的需求划分成三个层次就够啦,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创造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吃喝、玩乐、创造。吃喝是物质,玩乐是精神,创造是境界。于多数人而言,一生能达到吃喝玩乐的生活就已属不易,想要创造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属于类似马斯洛等极少数人。

物质生活也可以称为第一种生活,精神生活叫做第二种生活,创造生活属于第三种生活。掰指头算算,你处于第几种生活?

三观之外的乐趣多着呢,何必纠缠于其中。

编辑:高思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