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孩子出口成章(怎样使你的孩子出类拔萃)

总是能看到家长辅导孩子怒发冲冠,孩子们各种顽皮淘气,各种叛逆,被冠以“神兽”的美称[呲牙]。为什么出类拔萃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家非孔子莫属,孔子认为教育的前提是“性相近,习相远”,每一个人通过教育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教育的原则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质,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绝对不是那些只会摇头晃脑背书的书呆子。

怎么才能让孩子出口成章(怎样使你的孩子出类拔萃)(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从孔子教导学生的小故事一探究竟。

孔子在日常和弟子沟通中,他发现子贡善于言谈这样的长处。我们看一看子贡跟孔子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意思是说贫穷的人不谄媚,富有的人不骄傲不傲慢,这样可以吗?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是说这已经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能在贫苦中、贫困中保持生活的乐观态度,而在富贵中依然懂得尊重别人。

子贡立马反应过来,他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一个人的修行就应该像玉石一样不断打磨,最后才能成器。孔子非常欣慰,“赐也,现在可以跟你谈诗经了,能举一反三了。”

从子贡和孔子的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子贡才思敏捷,善于言谈。孔子是有意识地引导和锻炼子贡成为一位外交家,根据他的特点和他性格的喜好,创造了很多的机会,让子贡去实习实践去。

在公元前489年,孔子和弟子们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形势非常危急,孔子就派子贡前往楚国,游说楚国君王发兵来解救自己。子贡这一次游说的非常成功,楚昭王亲自带领军队来迎接孔子,这是子贡在游说上的第一次登台亮相就非常成功。从此之后,子贡就登上了外交的舞台,频频代表鲁国参与各项外交活动,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他是一个莽撞的武夫,身材高大,嗓门也大,一点都不像一个学子的样子,鲁莽、粗鲁,但是孔子并没有因为子路的粗鲁而嫌弃他,反而非常喜欢他的性格直爽,为人坦诚,为了改变子路的鲁莽性格,变得沉稳冷静,是针对他的性格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

孔子就让子路在100天之内一直练习射箭,这也是六艺之一。子路刚开始很不适应,只是拿着弓箭一个劲地射,几天之后就厌倦了。

孔子到这个时候才上场,开始他的教学。孔子说,射箭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不就是拉弓射箭吗?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比如说弓就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弓,又有各自的特点,而箭也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箭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特点的弓和箭分别适合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

孔子拿着弓箭侃侃而谈,子路被孔子丰富的学识给震惊了,心想,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孔子接着说,射箭不是拼蛮力,而是对心性的磨练。说完孔子就拉起弓箭,保持着射箭的姿势。子路没有想到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师,竟然能一直保持这个姿势,这份耐力太好了。就这样“嗖”的一声,箭头准确地射中了靶心。(孔老夫子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的老头,没想还有此绝招)孔子做了一个总结,他说磨练心性,克服焦躁不安之后,磨练出沉着专注的性格来,才能成大事。

对于这类鲁莽的小小少年不妨引导他们开展一些练习心性的游戏或者爱好,比如说下棋、书法、练琴。

而且要注意培养爱好的方法,首先让孩子先体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引起他想玩的意愿。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多鼓励,不要忘了磨练心性的初心,一味追求功名,可以制定合适的小目标,所谓合适就是不会很难,但又不会轻而易举就做到,能通过努力达到,激励孩子进步。这种方法也可应用于孩子的学习。

这种培养爱好的方法就是孔子的另一个教育理念:学习六艺,绝对不当只会咬文爵字的酸秀才。

怎么才能让孩子出口成章(怎样使你的孩子出类拔萃)(2)

现在许多高考状元都是综合素质很高的,不但成绩好,其他领域也是佼佼者。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就是钢琴高手,大师或者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往往一专多能,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驾轻就熟,技能顶尖,但也不忘广泛涉猎,开拓视野。他们永远充满好奇心,对新知识,对未知,对智慧,对艺术永远充满热忱和学习欲望。

所以,因材施教,关注综合素质,你的孩子定能身心健康、出类拔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