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永远是心里最温暖的地方(那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对于故乡,无论是留下的还是离开的,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感悟和认识,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情怀留下的人把汗水和血液都浸入了那遍土地,即使有一颗飞翔的心,那遍土地都都有神奇的魅力把他拉回;离开的人即使最恨自己的故乡,但自从双脚落下的那一刻,在他心灵的深处就烙下了故乡的印记,那血缘和亲情如同一根线,无论你飞得多远,都会把你牵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故乡永远是心里最温暖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故乡永远是心里最温暖的地方(那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故乡永远是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对于故乡,无论是留下的还是离开的,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感悟和认识,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情怀。留下的人把汗水和血液都浸入了那遍土地,即使有一颗飞翔的心,那遍土地都都有神奇的魅力把他拉回;离开的人即使最恨自己的故乡,但自从双脚落下的那一刻,在他心灵的深处就烙下了故乡的印记,那血缘和亲情如同一根线,无论你飞得多远,都会把你牵挂。

我出生在安徽怀宁的一个蓄洪区。一到雨季,年年都要发大水,人心惶惶,大人到堤坝上防汛,我们望着倾盆大雨,看到的只有无奈、迷茫,有时乃至是一种绝望。村外有一条大河,每到这个时节,大河的水就会上涨。它像一条张开大口的恶龙,时时想冲破圩堤,吞噬圩里的田野和庄稼。一直到我工作以后,我都不知道这条河的名字,大人也没有说过。直到2005年,故乡又发大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回良玉到此地慰问视察,我看过新闻,才知道那条河名叫泥塘沟河。这里没有故事、没有名人、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事情,就连在乡镇工作的人都没出过,只有一片因洪水泛滥而冲积成的湖成平原,一群为了生计、为了繁衍的老实农民。在中国的版图上,故乡是一个渺小得不知怎么渺小的地方,平常的不知怎么形容的一个地方。

小的时候,总想离开这个地方。我经常站在泥塘沟河高高的圩埂上,望着天空和白云,想着农耕的艰辛和困苦,想着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洪灾,想着面朝泥土背朝天的日子和自己不知的未来。长大后,我走出了那片田野,那条令人生畏的河流和灰墙青瓦的老屋。虽然那里有苦难、艰辛、洪灾,但我对这个小地方的怀念随着年龄增长越来浓烈,那是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我怀念我的祖母,她每天早晨都会给我冲上一碗鸡蛋羹;我怀念我的祖父,每到落日的时候,他都会带回一筐鱼的惊喜;我怀念家乡的味道,祖母的鱼丸、母亲的蒿粑是一生再也不能拥有的味道;我怀念故乡的一切,还有那带着稻草味道的炊烟和春天泥土的芬芳。这种怀念是丰厚的、深沉的,镌刻在脑海上,沉淀在情感里,无论走在哪里,都牵着我的心。

故乡的清晨总是伴着鸡鸣鸟叫而来,那如同天籁之音,唤醒沉睡的人们去迎接一个新的晨曦。故乡的清晨是空气清新的,走出低矮的老屋,扑面而来的是那清新的空气,吸入口中,带着小草和泥土的香味,的确沁人心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青青小草地挂着颗颗晶莹的露珠,遇到乡亲,一声问候,会让人们心里温暖一整天。站在田埂上,远远望去是辽阔无垠的田野,稻浪随风一波一波荡漾,人在其中,好似置身于浩瀚的大海。漫步在小河边,那一层薄薄的雾笼罩在河面上,像是一条无尽的飘带。晨风一吹,薄雾笼罩下的乡野,如同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故乡的傍晚迎着落日的余晖姗姗而至,夕阳的光芒在树丛间闪烁,晚霞与阳光在天空中合二为一,给乡间留下一天最后的眷恋。落日里村民从田里归来,虽满身的疲惫却有付出后的甜美的笑容,碰到会心的人便停下来谈笑风生,全然忘记一天的劳累。夕阳下孩子们是最快乐的,好像是故乡乡村的一种规矩:大人容许傍晚的时刻让孩子们尽情欢乐。他们可以绕着大人们转来转去,偶尔不经意遭到呵斥,也只是做一下鬼脸而后继续着自己快乐,或是跑到母亲怀里依偎,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鸟无辜地看着周围。他们也可以模仿自己心中的神话偶像,玩着各种成本很低的游戏,在那一阵阵欢声笑语中蕴藏着多少美妙的童趣。

女人们做好饭后走出大门也参加到傍晚的“聚会”,看着过往的人群,表达着乡土的问候。偶遇许久不见的熟人又拉起了家常,在谈话中感叹生活的悲戚与欢欣。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尽快地结束谈论的话题,继而呼喊贪玩的孩子和等待着吃饭的丈夫,虽然晚餐很简单,但释放出的欢声笑语,演绎了一家人的快乐和幸福。

我最喜欢故乡的夜晚。记忆中的故乡夜晚是漆黑而安静的,没有灯的闪烁,没有车的喧嚣,没有人的嘈杂。黑夜给故乡披上了一层厚纱,也盖上了一片宁静。卸下满身的疲劳,父亲倒上一杯茶,坐在大门边的一个凳子上,抬头仰望黑色的夜空,在沉默中陷入了思考,也许是想着明天的活计,也许想着今年的收成,也许是想着孩子的未来。

在昏黄的油灯下,我们小孩在静静地读书写字,但屋外的又是一种世界。你听,池塘蛙声一片,蛐蛐也在窃窃私语,最热闹的是一家犬吠,满村狗叫,所有的声音汇合在一起,成为了乡村小夜曲。夏季的夜晚,乡村的感觉美妙至极,抓泥鳅、捉黄鳝更是我们快乐的节目。走在夜晚的田间小路上,听着月亮下的涓涓细流在汩汩作响,溪旁小树随风发出噗噗的声音,真有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那时的心总是平静的、透明的,纯洁得像一张未曾作画的白纸,即使没有收获,一群小朋友还是带着欢乐踏上归途。

说到故乡,总会想到炊烟。炊烟是属于故乡的,炊烟在故乡有着独特的含义。我的故乡是湖成平原,对炊烟的感觉更为深刻,我可以分辨出自家炊烟的位置,知道炊烟升起的呼唤,一次又一次冒出长长的炊烟,那是我童年生活记忆的一部分。到外地工作以后,我经常思考,炊烟里有什么?那里有故乡人的宁静温馨生活,有母亲可口的饭菜和爱。炊烟代表什么?代表生命的繁衍,亲情的延续。远行游子在回家时看到炊烟,那有家的牵挂,有家的温暖,有亲人的等待;孩子贪玩忘记了时间,看到炊烟就飞快地往家跑,那里有父母的担心和关爱。从故乡走出,每每遇到挫折时,我常常会想起家乡那徐徐的炊烟,想到故乡的父母双亲,那是生命的牵挂和前行的力量。

每年我都会回到故乡,每年的感受和感悟都不一样。一年又一年的四季轮回,故乡在改变,也在改变故乡的人们。我分明看到故乡父母的皱纹又多了几层,在父母渐渐弯驼的背影里,我也看到了自己正在老去。在城市打拼多年,经常失眠的我,也只有回到故乡,在那间老屋的旧床上才能一夜到天明。

故乡是港湾,让身心疲惫的游子有个远方的归属。已经年过半百了,我真想回到故乡,回到那个当年一心想离开的地方,陪着我的父母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是啊,故乡记忆,记忆故乡,又承载着多少心的归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