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国学典故(国学文化有趣又精深)
国学典故知识中,以数字开头的有很多,其中以“一”“二”“三”开始的最多,大都是耳熟能详,而以“三”以上汉字开始的就比较少了,借此机会整理出来,供大家查找参考。
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出处:《论语·颜渊》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故事:司马牛又一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又问:“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告别孔子后,见到他的师兄子夏,忧愁的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的生与死,由命运安排,富贵由上天来安排。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与人交往态度恭谨而不失礼仪,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你何愁没有兄弟呢?”
五十步笑百步
解释: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别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故事:孟子到梁国,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做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房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士兵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一个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
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
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笑百步是同样的道理。”
五里雾中
解释: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记载:“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故事:张楷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他的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有人在他家周围开办旅社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
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永和年间,张楷被推荐出任长陵县令,他不去就任,而是搬到华山峪隐居。一时间,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为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成公超谷。
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烟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七十岁。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解释:比喻凡是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
出处:《孟子·离娄上》记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故事:战国时,孟子对夏桀和殷纣亡国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桀与纣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丧失了百姓拥护,如果有君主推行仁政,就能统一天下。现今有人想一统天下就像得了七年的病去求蓄积三年以上的艾草灸治一样,不立志施行仁政,那么一辈子也不能统一天下。
七擒七纵
解释: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故事:公元225年,为了巩固后方,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集结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作战勇敢,意志坚强,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在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于是决定把他争取过来,让他心服口服。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的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捕网被俘。孟获认为将要被诸葛亮处死,但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的加以拒绝。诸葛亮带他参观了蜀军军营后,将他释放了。
孟获回去后,以为已经观察掌握了蜀军的基本情况,当晚即率军突袭蜀军。诸葛亮料定孟获今晚准来偷营,提前布置好伏兵。而当晚,孟获以为成功在即时,被蜀军伏兵活捉。
孟获还不服气,诸葛亮将他放了。孟获在此率军与诸葛亮交战,又一次被俘。前前后后,孟获被俘了七次。孟获从心里佩服诸葛亮,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随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在回去了。”
就这样,孟获率领西南少数民族部落顺服蜀汉。
七步成诗
解释: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着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故事:曹丕即位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机惩罚曹植,除非曹植在七步作一首完整而且符合韵律的诗。
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为难他,但曹丕现在是皇帝,只能唯命是从。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他走了几步,作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也就不再加害他,将他放了,并封爵为王。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解释: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记载:“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故事:春秋时,吴越两国交战。吴王夫差活捉了越往勾践,让勾践到吴国为奴。勾践给吴王夫差进献了美女西施,并亲自为奴隶。夫差一高兴,放勾践回去了。勾践卧薪尝胆,采用文种献上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策略,增加人口,积聚财务,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与军事。最终,勾践趁着夫差将主力派到中原争霸的机会,一举攻占吴国。
十浆五馈
解释:本指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出处:《列子·皇帝》记载:“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悉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故事:战国时,子列子去齐国。到中途,他就折返。他遇到了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返回了?”子列子说:“我受惊了,不能再继续到齐国去了。”伯昏瞀人问:“你为什么受惊呢?”子列子说:“我每到一个地方,十家酒店就有五家争相宴请我。这样下去,对我并不是好事。所以,我只要提前返回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处:《管子 ·权修》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故事: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不过,教育普及则是在明朝初期开始实现的。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十分重视地方学校建设。朱元璋对长期战乱后出现的道德沦丧状况十分忧虑,曾多次倡议各地办学以兴教化。他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
于是,朱元璋下令各府州县普遍设立学校。据《明史 ·选举志》记载,朝廷对府州县学的教官编制、学生人数、师生待遇、教学内容等都做了规定。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科举名额的扩大,府州县学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宣德年间以后,许多府州县学的名额扩大一倍,以应科举之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古代教育普及事业最终在明代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正因为重视教育,明朝虽然多灾多难,但也延续了二百七十七年之久。
百闻不如一见
解释: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可靠。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记载:“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故事:汉武帝后期,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汉武帝多次派兵西征,但都被打败。汉宣帝时期,汉朝也多次派兵前往作战,也没有取得胜利。面对羌患,汉宣帝意欲启用赵充国这位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带兵平叛,但这是赵充国以七十多岁。汉宣帝派遣御史大夫去征求他的意见,赵充国爽快的答应了。汉宣帝又派人去问:“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例如何?”赵充国回答:“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后来,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制定了周密方案,然后发动战争,最终大获全胜。
百发百中
解释:比喻料事和打算极有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故事:有一次,晋厉公攻郑国。楚共王出兵援助郑国,和晋军在鄢陵遭遇。在战斗中,晋将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给养由基两支箭,要他代为报仇。养由基只用一支箭就把对方射死,而带着另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
当时,还有个叫潘党的人善射。潘党每次射箭都能射中靶心,养由基说:“这不算本事,如果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本事。”潘党不服,选中杨柳树上三片叶子,标明号数,让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射给他看。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三号叶心,非常准确,潘党见此,不得不甘拜下风。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解释: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出处:《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故事:梁武帝很欣赏吕僧珍。有一次,吕僧珍请求梁武帝批准他回乡扫墓,梁武帝不仅同意,还任命他为南衮州刺史。
宋季雅辞掉官职,告老还乡,来到南衮州,不惜一切代价把吕僧珍私宅邻家的一幢房屋买了下来。有一天,吕僧珍问宋季雅他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说:“共花了一千一百万。”
吕僧珍大吃一惊,反问:“要一千一百万,这么贵啊?”
宋季雅笑着说:“一百万是买房屋,一千万是买邻居。”
吕僧珍听了,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跟着笑了起来。
百川归海
解释:表示众多的事物汇聚一处,也用来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出处:《淮南子 ·记论讯》记载:“百川异源,而险归于海。”
故事:淮南王刘安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集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步数十万字的书《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一篇叫《记论讯》写到: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民建造宫室;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定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
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流入大海一样,个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解释: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出处:《史记·赵世家》记载:“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故事:战国时,赵简子的大臣周舍为人正直,喜欢直言不讳。周舍深受赵简子宠爱。周舍死后,赵简子每次上朝不高兴时,大夫们马上请罪。赵简子说:“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千钧一发
解释: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头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
出处:《汉书·枚乘传》记载:“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如哀其将绝也。”
故事: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他发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时,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当刺史。在潮州,他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老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韩愈在潮州又没朋友,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
韩愈的朋友孟郊原本是尚书,信奉佛教,但也因得罪唐宪宗被贬到吉州去。到吉州后,孟郊听说韩愈信奉佛教,有点疑惑,特意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
接到孟郊的信,韩愈才意识到与和尚往来,引起了别人的误会,回信向孟郊解释。趁此机会,韩愈还对当时在朝的大臣们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来蛊惑皇帝,大大加以抨击。信中有这样的话:“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共危如一发引千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记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事:老子是春秋时著名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闻。据说,老子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河边洗衣服时,忽然见上游飘下来一个黄橙橙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李子捞了上来。
到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李子吃了。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是白眉白发,白白的胡子。理氏给他取名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里的一颗李子树,对母亲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写过一本书《道德经》,又称《老子》。在书中,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他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幼小的树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千变万化
解释: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出处:《列子 ·周穆王》记载:“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
故事:有一天,周穆王从昆山返回合山,途中遇到一个叫偃师的人,手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说:“听说你能制作出各种精巧的玩意,拿出一件,让我看看。”第二天,偃师带上木头雕成的假人拜见穆王。穆王看这些假人的五官齐全,眉毛胡子同真人一模一样,觉得很吃惊,问偃师:“你雕的这些人都能动吗?”偃师说:“不但能动,而且能唱歌、跳舞,就像真人一样。”在偃师的操纵下,木头人按着鼓声的节奏,摆开各种阵势,把穆王看的眼花缭乱。穆王命令妃子一同观看。偃师改变了表演方法。他拿起云板,吹起笙簧,木头人引吭高歌,歌声宛转悠扬,忽如百鸟朝凤,莺声燕语,回响不已,忽如猿啼三峡,忽如龙吟深潭。偃师把鼓板的节拍略加变动,木头人在歌声中书卷长袖,行云流水般舞动起来,舞姿优美,或如雨中荷花,争相吐艳;或如风吹杨柳,摇曳生姿。演出结束,穆王赞叹说:“人工是多么灵巧神妙和千变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