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学习内经灵枢第六十四篇)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人有阴阳类型的不同,他们是如何区别的呢?
【原文】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
【翻译】伯高道:天地宇宙之间的一切事物都禀受五行之气,也离不开五行运动变化的道理,人也如此。根据人的先天禀赋不同,也各自体现着木、火、土、金、水五行性质的特征。每一类型的人又表现出五种个体差异,所以,人群中体现了二十五种类型。然而二十五种人的形体特征、性格特点与阴阳类型的人是不同的。阴阳类型的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我想了解一下二十五种人的具体情况,以及由于血气不同而产生的各种特点,如何从外部表现去测知内部的生理、病理情况呢?
【原文】歧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
【翻译】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这是先师秘而不传的,就是伯高也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文】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
【翻译】黄帝离席后退几步,很恭敬地说:我听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把学术理论传授给他是重大损失,而得到了这种学术不加重视,随便泄漏,将会受到上天的厌弃。我迫切希望获得这种学术知识,并领会透彻,而后秘藏在金柜,不随便传扬。
【原文】歧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翻译】岐伯说:先明确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的人,后按照五色的不同加以区别,就容易知道二十五种人的形态了。
【原文】黄帝曰:愿卒闻之。
【翻译】黄帝说:我希望听你详尽地讲讲。
【原文】歧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翻译】岐伯道:一定要慎而又慎啊!就让我给你讲讲吧。
【原文】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枯枯然。
【翻译】形体与性情禀承木性的人,属于木音中的上角,这类人的形态特征是皮肤呈青色,象东方的苍帝一样,头小面长,肩背宽大,身躯挺直,手足小,有才智,好施心机,体力不强,经常被事务困扰。对时令季节的适应是,耐受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容易感受病邪而发生疾病。此类人,类属于足厥阴肝经,性格特征是修美而稳重,是禀受木气最全的人。另外还有四种禀受木气不全的人,分左右上下四种在木音中属于大角一类的人,在左上方,属于左足少阳经之上,其特征有柔退而畏缩不前的缺欠。在木音中属于左角一类的人,在右下方,属于右足少阳之下,其特征有过于随和顺从、唯唯诺诺的缺点。在木音中属于太角一类的人,在右上方,类属于右足少阳经之上,其特征是急功进利。在木音中属于判角一类的人,在左下方,类属左足少阳经之下,其特征是刚正而缺乏灵活。
【原文】火形之人,比于上征,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脱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质征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右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
【翻译】形体与性情禀承火性的人,属于火音中的上徵,犹如南方的赤帝,这类人的特征是皮肤呈红色,齿根宽广,顔面瘦而头小,肩背腰腹及两腿发育匀称,手足小,步履急速,心性急,走路时身体摇摆,肩背肌肉丰满,有气魄而不重钱财,但少信用,多忧虑,观察和分析事物敏锐而又透彻,容顔美好,性情急躁,不长夀而多暴死。这类人对时令的适应是,耐春夏的温暖,不耐秋冬的寒冷,秋冬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这类人在五音中比为上徵,归于手少阴心经,是禀承火气最全的一类人,其外形特征是对事物认识深刻,讲求实效,雷厉风行。另有四种禀受火气不全的人,分为左右上下四种左上方,在火音中类属于质徵,归左手太阳之上,火气不足,其性格特征是,光明正大而通晓事理。右下方,在火音中类属于少徵,归于右手太阳经之下,火气不足,其特征是,疑心太重。右上方,在火音中类属于右徵,归于右手太阳经之上,火气不足,其特征是,做事不甘落后,但行事鲁莽。左下方,在火音中类属于判徵,归于左手太阳经之下,火气不足,其特征是,乐观、怡然自得而无忧无虑。
【原文】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大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
【翻译】形体与性情禀承土性的人,属于土音中的匕宫,宛如中央的黄帝,这类人的形态特征是黄色皮肤,大头圆脸,肩背丰满而健美,腰腹壮大,两腿健壮,手足小,肌肉丰满,身体各部发育匀称,步态轻盈而又稳健。性情安稳自若,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助人为乐,不争逐权势,善于团结人。这种类型的人对时令的适应是,能耐秋冬的寒凉,不能耐春夏的温热,春夏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这一类型的人在土音中称为上宫,属于足太阴脾经,是禀受土气最全的人,性格特征是诚恳而忠厚。禀承土气不全者也分为左右上下四种左上方,土音中属于大宫,类属于左足阳明经之上,土气不足,这种人的特征是,过于柔顺。左下方,在土音中属于加宫者,类属左足阳明经之下,土气不足,其特征是神情欣喜快活。右上方,土音中类属于少宫者,属于右足阳明经之上,土气不足,这类人的特征是,为人圆滑,左右逢源。右上方,土音中类属于左宫者,属于右足阳明经之下,土气不足,其特征是神情呆滞。
【原文】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釱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左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少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
【翻译】形体与性情禀承金性的人,属于金音中的上商,好比西方的白帝,这类人的形态特征是皮肤白,小头方脸,小肩背,小腹,手足小,足跟部骨骼显露,行走轻快,禀性廉洁,性急,平常沉静,行动迅猛,强悍异常,具有领导才能,善于判断。对时令的适应是,能耐受秋冬的寒凉,不能耐受春夏的温热,春夏易感受邪气而患病,这一类型的人,在金音中称为上商,属手太阴肺经,是禀受金气最全的人,其性格特征是刻薄而寡恩,严厉而冷酷。此外,禀受金气不全的人分为左右上下四种左上方,金音中属于钛商一类者,属左手阳明经之上,金气不足,其特征是,廉洁自律。左下方,金音中属于右商一类的人,属左手阳明之下,金气不足,其特征是,清俊洒脱。右上方,金音中类属太商者,归于右手阳明经之上,金气不足,其特征是,善于明察秋毫。右下方,在金音中属于少商一类的人,归于右手阳明经之下,金气不足,其特征是,威严而庄重。
【原文】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绍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翻译】形体与性情禀承水性的人,属于水音中的上羽,就像北方的黑帝。这类人的形态特征是皮肤黑,顔面凹凸不平,大头颅,脸庞宽广,肩小腹大,手足喜动,走路时身体摇摆晃动,腰背及臀尾部较长,对人的态度既不恭敬又不畏惧,善于欺诈,常因作恶而被杀身丧命。在对时令的适应上,耐秋冬的寒冷,不耐春夏的温热,春夏季节容易感受邪气而发病。在水音中称为上羽,属于足少阴肾经,是禀受水气最全的人,其特征是,人格卑下,邪恶奸诈。还有左右上下禀受水气不全的四种人右上方,水音中属于太羽者,类属右足太阳经之上,水气不足,其性格特征是,心情经常郁闷不舒。右下方,水音中属于众羽者,类属右足太阳经之下,水气不足,其特征是,文静而又清高。左上方,水音中属于桎羽一类者,类属左足太阳经之上,水气不足,其特征是,安定而拘束。
【原文】黄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
【翻译】黄帝问道:从五行理论的角度,人体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体形特征,但并未显示出各型应出现的肤色,又将如何呢?
【原文】歧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
【翻译】岐伯回答说:按照五行生克的原理,形体的五行属性克制肤色的五行属性,或肤色的五行属性克制形体的五行属性,出现形色相克的现象,适逢年忌相加,再感受了病邪就会生病,若失治、误治,或自己疏忽,不重视保养,难免有性命之忧。若形色相称,为形质气机调和,是平安康泰的表现。
【原文】黄帝曰:其形色相当胜之时,年加可知乎?
【翻译】黄帝问道:在形色相克制之时,年忌的相加能够知道吗?
【原文】歧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翻译】岐伯回答说:一般人重大的年忌,从七岁这一大忌之年算起,以后在此基数上递加九年,即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这些年龄,都是大忌之年。要注意精神和身体的调养与保护,在生活起居和行为上,千万不要自我损害,不然容易感受病邪而发生疾病。若发生疾病之后又疏于调治,便会有生命之忧。所以,在上述年龄时,要谨慎保养,预防疾病的发生,更不要做那些奸邪之事,以免损伤精神和身体,以上讲的就是年忌。
【原文】黄帝曰:夫子之言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似知形气,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你曾说根据经脉在人体的上下循行和气血的多少变化,来体察反映到体表的现象,究竟如何呢?
【原文】歧伯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趾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翻译】岐伯回答说:循行于人体上部的足阳明经脉,如果气血充盛,两侧面颊的胡须美好而长。血少气多,面颊部的胡须就短。气少血多,面颊部的胡须就稀少。血气均少则两颊部完全无胡须、口角两旁的纹理很多。循行于人体下部的足阳明胃经,如果气血充盛,下部的毫毛美好而长,毛可上至胸部。血多气少则下部的毫毛虽美,但较短少,毛可上至脐部,走路时喜欢高抬脚,足趾的肌肉较少,足部常觉寒冷。血少气多则容易生冻疮。血气均不足,下部毫毛不生,即便有也很稀少且显枯槁,这种人易患痿、厥、痹等病。
【原文】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翻译】循行于人体上部的足少阳经脉,若气血充盛,面颊两侧胡须连鬓而生、美好而长。如果血多气少,两颊胡须连鬓,虽美但较短小。血少气多则少长胡须。血气都不足则胡须不生,感受寒邪湿气容易患痹证、骨痛、爪甲干枯等证。循行于下部的足少阳经脉,若气血充盛,则腿胫部的毛美好而长,外踝附近的肌肉丰满。如果血多气少则腿胫部的汗毛虽美好但较短小,外踝周围皮坚而厚。若血少气多则腿胫部的毛少,外踝周围皮薄而软。血气都少则毛不生,外踝处瘦而没有肌肉。
【原文】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
【翻译】循行于上部的足太阳经脉,若气血充盛,则眉毛清秀而长,眉毛中并见长的毫毛。如果血多气少,则眉毛枯瘁,脸面部多见细小的皱纹。血少气多,面部的肌肉就丰满,气血调和则顔面秀丽。循行于下部的足太阳经脉,若气血充盛,则足跟部肌肉丰满而坚实。如果气少血多则足跟部肌肉消瘦。气血均少者,容易发生转筋、足跟痛等症。
【原文】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翻译】手阳明经脉的上部气血充盛,则唇上胡须清秀而美。若血少气多,则唇上胡须稀疏无华。血气都少则唇无胡须。手阳明经脉的下部气血充盛,腋毛秀美,手部的肌肉经常是温暖的。若气血都不足,则手部肌肉消瘦而且寒凉。
【原文】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翻译】手少阳经脉的上部气血充盛,则眉毛美好而长,耳部的色泽明润。气血均不足则耳部焦枯无华。手少阳经脉的下部气血充盛,则手部的肌肉丰满,并且常觉温暖。气血均不足,则手部肌肉消瘦并且寒凉。气少血多则手部肌肉消瘦,并且络脉多浮显而易见。
【原文】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翻译】手太阳经脉的上部血气充盛,唇下多胡须,面部丰满。血气少则面部消瘦无光华。手太阳经脉的下部气血充盛,则掌上肌肉充实而丰满。气血少则掌部肌肉消瘦而寒凉。
【原文】黄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
【翻译】黄帝问道:这二十五种类型的人,在针刺治疗时,有一定的规则吗?
【原文】歧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有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翻译】岐伯回答说:眉毛清秀美好,是足太阳经脉气血充盛。眉毛稀疏无华,是该经脉气血均少。人体肌肉丰满而润泽,是气血有余。肥胖而不润泽,是气有余而血不足。消瘦而不润泽的是气血均不足。根据人形体的外在表现和体内气血的有余与不足,便可见知疾病的虚实、病势的顺逆,这样就能做出恰当的治疗,不致贻误病机。
【原文】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
【翻译】黄帝问:怎样去针刺三阴三阳经脉所患的病变呢?
【原文】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翻译】岐伯答道:切按人迎、寸口脉,以诊察阴阳气血盛衰的变化,再沿着经络循行的部位,审视有无结聚等气血滞涩不通的现象。若气血阻滞不通,一般是患痛痹之病,是阳气严重不足,气行不畅,导致血液凝滞,治当用针刺调补气机,使阳气运行至该部位,以温通其涩滞的气血,待气血通调后,才能停止治疗。若气血结聚在小的络脉而造成浅部瘀血,治当用针刺放血来开决疏通,气血即可运行。所以,凡上部病气有余的,应采取上病下取的取穴方法,引导病气下行。凡上部正气不足的,用推而扬之的针法,促使正气上行,使气血达到新的平衡。若气迟迟不至而没有针感,或是气行迟滞而中途滞留,应在滞留之处用针迅速刺治,以接引其气,使其运达病所。要先明确经脉的循行,才能正确采用各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若出现寒热交争的现象,应根据阴阳盛衰的不同情况,补其不足而泄其有余,调理气血达到平衡。若脉中虽有郁滞而尚未瘀结的,也应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总之,必须首先熟悉二十五种人的不同外部特征、各部经脉上下气血的盛衰、以及内部的病理机制等具体情况,接下来针刺的各种方法和原则,也就能依此而定了。■
【来源:黄帝内经网,本文按王洪图、贺娟主编的《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校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3月第二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