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

1

和煦的阳光透过枝叶,落下一地斑驳。堂前一老者,奋笔疾书,起承转合之间写遍贪嗔痴笑,尽现世间百态。人间正道多沧桑,一记西游,三千佛法,便成了一场跋山涉水的梦,以求众生普渡。

最先渡的,便是他,吴承恩。

他出生那年,恰逢明正德皇帝即位,君王大赦天下,减免徭役税赋。由此,父亲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寓意再明显不过,要他以赤诚之心感沐圣恩,盼他以一世忠诚回报天子,建功立业。

幼时的吴承恩尚不懂,名字里这份有关家国天下的期许,藏了家人多深的期望。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2)

因吴家祖上曾有人为官,使得父亲吴锐很重视对吴承恩的培养。聪敏好学的他也未曾辜负父亲,四书五经他倒背如流,甚至常在晾干剥开的蒲根上习字,以锻炼自身意志和笔力。年少的的吴承恩不仅满腹诗书,而且精于绘画书法,擅长填词度曲。

吴锐喜谈史说传,常讲些民间神魔故事给吴承恩听,多次带他游江淮名寺古刹。受父亲的影响,吴承恩喜读《百怪录》等志怪小说,并对神魔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诗词文章名震江淮,绘画书法亦得青睐,少年落笔将满城山色与赞誉尽揽入怀。就连恃才傲物、格调高古的“弘治七子”之一朱应登也因他才学与他成为至交,盛赞他“可尽读天下书”,更愿“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3)

他的惊才艳艳,让他遇见了一生中重要的伯乐,他所就读的龙溪书院的创办者、新上任的淮安知府——葛木。

葛木一到任便建学堂,纳学子,兴教化,更是常亲至书院授课。而吴承恩,便是最得葛木赏识的那个人。葛木在他才华横溢的笔墨文章里,看到了一个少年的磊落风骨与怀材抱器。

遂邀吴承恩代写《告先师庙文》,此文被工匠刻于学宫大成殿旁,以表对吴承恩的鼓励和认可。

淮安各色人物杂陈,葛木在任期间,广施惠政,安抚百姓,张弛有度,颇见成效。

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吴承恩有了一个清晰的人生方向,立志要做一个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的贤相清官。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4)

2

嘉靖十年,吴承恩与同窗好友前去金陵参加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

他将心中经天纬地的治世策略尽赋纸上,他盼望能得到主考官的欣赏,以实现父亲和恩师葛木的殷切期盼,以及自己的远大理想。

可是那长长的榜单没有容下他吴承恩,他心中抑郁难解,明明被人称赞文采斐然,句句鞭辟入里,都是经世致用之道,怎么就能名落孙山。

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吴锐怀着满心遗憾去世。

吴承恩不甘十年寒窗付诸东流,更不愿满腹才华只吟风月。他更怕的,是辜负恩师葛木的深深期许与栽培,负了自己心中那个海晏河清、纤尘未染的梦。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5)

他开始了人生中漫长的科举之路。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此后十余年间,喜针砭时弊,文章多次影射朝中官员的吴承恩,一次次尽倾笔墨,一次次铩羽而归。二十载奔波,七赴乡试,皆一无所获。

而此时,嘉靖皇帝已多年不上朝,醉心于后宫炼丹祈福,求仙问道。朝廷大权旁落,陷于党争之中。严嵩等奸臣当道,权倾天下。

官场欺伪之气日繁,奸诈之风渐盛。达官贵人们要的是醉生梦死般的歌功颂德、国泰民安的自我麻痹,早已无人关心劳苦民众生死。不需要吴承恩这般篇篇皆风雨、句句有所指之人,他们需要的是能被安排的棋子。

愤懑难平,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中写道:

“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他也终于明白,如何能跻身于那长长的榜单,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他有他的风骨和坚守,他最后想保留的,是心中那一片青天。

他便游历各地,搜遍奇闻,欲写一部志怪小说,以鬼神之态记人间变异,以作借鉴,寓意其中,劝诫后人。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6)

在这本书写了十几章的时候,机缘巧合,岁贡生人选不足。

吴承恩多位已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的好友极力斡旋,地方州府为素有才名的他补了一个岁贡生。母亲及同乡好友、名宦李春芳亦多次劝勉吴承恩出仕。

他辗转多地,几经波折,最终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到任后吴承恩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他倾尽自己所有的才学与努力造福一方。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7)

3

时光蹉跎,转眼之间吴承恩已年逾花甲。

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他不得已归乡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

若他甘于平淡顺遂,至此安享晚年,了此一生,倒也可得半生安稳。

可偏偏,雨打风吹,雷霆万钧也未曾磨去他的一身傲骨与抱负。顶头上司言行无状,身为县丞的吴承恩不屑与之为伍,亦因刚正成了他人的眼中钉,被人诬告,他于愤然中拂袖而去,辞官而归。

对仕途,他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看完之后的感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8)

他又拿起了他的笔,开始继续编著《西游记》一书,他或安静地独居一隅,或远涉名山大川,任两肩染霜花,风云雷电叱咤。

他把四时风物皆写进书里,他要把他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用另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告诉世人,他的挣扎徘徊,他的满心期待。他也曾步履不停地与暗夜抗争,最终却未得见这世间的百媚千红。

如同一场和时光的较量,他用了一腔的热血和漫长的岁月写完了《西游记》,文思如泉涌,笔下光怪陆离。最后那一心向佛的唐三藏带领着三个徒弟,终于抵达了心中向往的灵山,取得了真经。

自此这普度众生的佛法会在大唐的每一寸疆土里传扬,那高僧三藏将用他的意志把每一个臣民的生命照亮,那亦是他吴承恩的心之所向。

这一程,他容许有诸天神佛挡路,容许有妖魔鬼怪作祟。因为他深知人生从无从头到尾的坦途,但他盼一路寻寻觅觅,披荆斩棘,最终实现自己所寻求的意义。

此书完结后,他便平平静静,于困苦中度过为数不多的时日,直至与世长辞。

在世人眼中,吴承恩这一生是有诸多遗憾的,至死未曾功高扶社稷,更遗憾的是,未曾得见《西游记》广为流传。

但于他自己,却是一种别样的圆满。因为他历尽春秋冬夏,尝遍酸甜苦辣,终修成了自己心中的大道,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他用满身的的光明与温暖,在那一场九九八十一难的劫中,划开了迷雾与坎坷。只要内心纤尘未染,处处皆是朝圣向佛的灵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