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格式及例文(冬爸教写作文系列之二十九-如何写好记叙文之表达)

文/戚利有些小孩子总认识不到作品的好,作品的坏因为他们当中有的对好坏根本就没有感觉,有的则是有感觉却说不清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坏,还有的能说清,但是自己写起来却总也做不到对作品审视与模仿的三重境界决定了孩子们作文分数的高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记叙文写作格式及例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记叙文写作格式及例文(冬爸教写作文系列之二十九-如何写好记叙文之表达)

记叙文写作格式及例文

文/戚利

有些小孩子总认识不到作品的好,作品的坏。因为他们当中有的对好坏根本就没有感觉,有的则是有感觉却说不清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坏,还有的能说清,但是自己写起来却总也做不到。对作品审视与模仿的三重境界决定了孩子们作文分数的高低。

记得看过一个漫画,画中有一棵参天大树,一个人站在树下,视线穿不透风中低伏的草原;另一个人立于树干,抬头看不到阴云四合的天外;还有人擎在树梢,低伏可见郁郁原草,抬眼便是邃邃穹空。那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智慧的多少决定人生的高度和视野的宽度。

在我看来,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是小学的事情,在那个阶段明晰出来是为了让我们对记叙文的要素有深刻的把握和情形的认识,到了初中,语文老师有必要给孩子们讲讲六要素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效果。让孩子意识到不同形式的表达会引发阅读上的不同感受,以免大家把作文写得千篇一律。本篇将着重从记叙文写作中的时间、对话和比喻的表达三方面来谈,谈谈何为好,如何才能做好。

第一,记叙文中的时间表达

时间表达是记叙文中不能逾越的一个话题。受小学写作思维影响,孩子们通常会在首段直接触题,开门见山:

“那是一个春日的星期六,我吃过早饭,去上特长班……”

这样交代时间和地点,似乎成了孩子们写记叙文的一个任务,一种定式,如果让读者只看一篇文章,倒觉不出什么,若是看多了,读者自然会屏蔽或者过滤这样的句子,既然读者不阅读,句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句子失去了意义,那就弗如不写。不妨按照这种逻辑审查一下你写过的那些记叙文,看看你曾经那么费劲写的文章中能有多少句子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侥幸保留住的?

物以稀为贵,反之亦然。写作追求的似乎是在大众中寻找小众,在寻常中寻求非常,若是大家都用一种看似高明的技巧,这技巧也就算不上高明了。

每个事件的发生总离不开历史背景和自然背景,它们是事件的推动者和影响者。时间决定历史背景,地点则决定自然背景。时间里包含了历史信息,也包含了社会信息。通过时间就能解读出事件所在的历史节点,所处的社会形态,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思想状况,明晰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解读社会当中的人性。

孩子们的时间交代,大多体现在单纯的逻辑展现上。在写作时,把时间当回事去写,写的又好的孩子少之又少。

下面看三个例子: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路遥《平凡的世界》

大事件要有大时间。70年代初期,新中国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经济处于复苏起步的半萧条状态,温饱问题是存留在那个年代的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路遥笔下的孙少平所有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就容易理解了。孩子们阅读作品经常会忽略社会历史背景,这对于作品的理解是没有益处的。

6月21日,日历上的这天被画上了一个红色五星,中考倒计时0天。

——《陪伴》中考满分作文

对于初中生,中考的日子实在重要,从数字0上,我们得知事件是发生在中考当天,这天是何等重要呢?日历上的这天被小作者画上了一个红色的五角星,那是作者在给自己加油呢,那么动力来自哪里?文章后面自有交代。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 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

——钱钟书《围城》

以上三个例子都把时间交代得很清楚,是因为这三个作品(小说或作文)的年份或日子实在是太特殊了,有深刻意义的特殊日子值得详细书写。事件的意义越深刻,描写时间的句子就应该越具体,越简单,而且最好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电影《南京,南京》开篇就用不能再简洁的文字明确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和地点:

1937年,南京,灾难降临城市。

可是,既然是记叙文,最终还是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关键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读者阅读起来感觉花费了那么多时间是值得的。对于时间要素,建议表达由明写改成暗写。

孩子们的记叙文,涉及到的大都是小事件,寻常日子,针对这种类别的时间段,使用暗写的手法比较好。所谓暗写,是指不明说,而是将时间的交代隐藏在句子的描述中。用描写与时间有关的“状态”来代替时间的交代,比如“早晨”不明说,而是把“早晨”的一些常态描写出来,大家看了描写自然就知道时间了。像下面的句子: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

这就是关于“早晨”的暗写,用环境状态来表达时间。使用这样的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去表示时间,无形之中拓宽了文字的表达思路,使文与文之间有了可供鉴赏和鉴别的着力点,也给作者提供了比较宽裕的写作空间和发挥余地。

文字除了要带给读者新奇感和认同感意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太过寻常的文字通常就是读者要忽略的对象。一篇考场作文600字这么短,聪明的要学会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细节,打动每一个阅读它们的人。看几个例子: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很明显,这写的是夏天。第一句是当前的天气情况,在这之前呢?三个状态:天上没有一丝云;河水水位降低了;青草蔫蔫的。当然,如何生动地描述这些状态是另外一个话题。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朱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林海音 《城南旧事》

这里交代的时间是早晨,状态:太阳照到床上,眼光里飞舞着尘埃。

上面的几个例子,多取自小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场作文和小说还不完全一样,考场作文比小说的描写要更加紧凑,精炼,而且还要权衡这种描写是否与主题及后面的事件发展有关系,如果只为交代六要素而交代,我倒是建议在考场作文中还是少写甚至不写为好。

第二,记叙文中的对话表达

人物对话有好几个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承上启下作用;表达人物的内心观点,透露人物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揭示社会状态。而孩子们似乎在使用语言上存在很多误区,大多数孩子往往忽视了语言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白白浪费使用语言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大好时机。他们写到文中的语言,只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是推动故事进一步发展的文字,或只为补足字数而已。

孩子笔下常见的对话形式:

他说:“我们去买吃的吧。”我说:“好啊。”于是,我们就一起向那个小吃摊走去……

这种类型的对话只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实在单调。即使不说读者也知道小作者最后去买东西吃了。可我们的小作者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作文是要纪实的,而且还振振有词:当时就是这样发生的啊。

写作若是纯粹纪实,那一部20万字的作品得需要超出20万字无数倍的字数来实现。作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筛选和虚构:筛选与主题有关的文字,然后用精炼的语句表达出来;对文字和情节进行必要的修饰,增强表达效果。

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在每个对话前后,附加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这应该是一个进步。比如:

他冲我笑了笑,平静地说:“坐下吧。”

动作能流露人的情感,表现人物性格,情感词语的直接运用则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初中的孩子学会这样的表达就算基本过关了。好的对话不仅可以表达人物的心情,还可以有力作证人物性格,凸显社会风气。看下面的例子:

鸿渐没法,回房舱拿了一团皱手帕出来,求饶恕似的说:“我自己会洗呀!脏得很,你看了要嫌的。”苏小姐夺过来,摇头道:“你这人怎么邋遢到这个地步。你就把这东西擦苹果吃么?”方鸿渐为这事整天惶恐不安,向苏小姐谢了又谢,反给她说“婆婆妈妈”。有一天,他替苏小姐搬帆布椅子,用了些力,衬衫上迸脱两个钮子,苏小姐笑他“小胖子”叫他回头把衬衫换下来交给她钉钮子。他抗议无用,苏小姐说什么就要什么,他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

—— 钱钟书《围城》

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不肯随便施与。她喜欢方鸿渐,但又羞于开口,她理想中的自己是:“艳如彩桃李,冷若冰霜,”应该让对方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可是,当意识到自己年龄逐渐变大,爱的机会渺茫时,苏小姐主动放下身段,去接触关系本就不甚熟稔的方鸿渐,并单方面亲昵地称呼他为“小胖子”,这三个字一下子就拉近了她与方的距离,这三个字有力地刻画了苏小姐想与方交往的那种迫切心情。

江湖中有一种功夫为至高无上的,杀人于无形。若想在对话上进阶,必须掌握更高级的技巧。好的对话不需要携带情感字眼,却能有效地表达情感,比如:

鸿渐在凭栏发呆,料不到背后苏小姐柔声道:“方先生不下船,在想心思?人家撇了方先生去啦!没人陪啦。”

—— 钱钟书《围城》

鸿渐下船,感觉被鲍小姐耍了,正发呆呢,苏小姐温柔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几个短句一气呵成,这里面包含了苏小姐好几种情绪的宣泄:幸灾乐祸、酸溜溜和含蓄的邀请。

首先,苏小姐见自己喜欢的方鸿渐不喜欢自己,看他在发呆,心下自然会有一丝复仇的快感,所以幸灾乐祸;

其次,苏小姐看着方和鲍的亲密,无形之中产生一种醋意,这味道借助于快节奏的短句一气呵出;

最后,苏小姐主动搭话,其实暗地里告诉方,你没有人陪,我却很在意你,加上前导语“温柔”,意在引起方的好感,为下一步邀请他跟自己做朋友打下了伏笔。

一句简单的话里面透出这么多信息。除了前期必要的情节之背景铺垫补足外,还要善于利用语言自身的特点,比如重叠的短句造势。要想揣摩人物性格,需要平日里多观察身边那些有个性的人的说话,慢慢体会这种写作手法。

第三,记叙文中的比喻表达

比喻句有三个层次,一个是一点对一点的比喻句,第二个层次是一点对多点的比喻句,第三个是不同质的比喻。

一点对一点的比喻句是作品中常见的比喻句。如小学生常说的:

我们象花儿一样在阳光下成长。

这里的本体是少年儿童,喻体是花儿;两者的联系是单一的,都是在阳光下成长的个体,实对实。这种比喻句常见,但是在初中写作时需要形式更复杂一点的比喻句。形式上的复杂意味着思维上的复杂变化,从单一的联系要做到多层次联系。从单一的实体演变为复杂的实体,这需要作者必须能够洞悉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关联,才有可能把比喻句用活。例子: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

——萧红《呼兰河传》

这里的本体是冰雪,用了两个喻体,一个是掌子,一个是鸡蛋。来解释行走的姿态不快的原因,其实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明天太冷了。与前面的句子“严寒把大地冻裂了”相呼应。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一下喻体。我认为,喻体是要选择与作文内容有关的事或者物或者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全文中秉承一种统一的风格,就像我们不能在一个书香缭绕的屋里支一个炉灶一样,什么东西该出现在什么场合应该有所规范。再看下面的例子:

初冬的一天下午,北风越刮越大。到了快放学时,天气迅捷阴沉下来,桑桑家的那些在外觅食的鸽子,受了惊吓,立即离开野地,飞上乱云飞渡的天空,然后象被大风吹得乱飘的枯叶一般,飘飘忽忽地飞回草房子。

——曹文轩《草房子》

本体是鸽子,喻体是枯叶。这两个事物都是同时在大风里出现的,属于一个场景中的不同类事物,可以放在一起,反之,如果把鸽子形容为打水飘而沉落的瓦片,就不太合适了,因为瓦片是在水中的,虽然形态上相似,但是不属于一个质的东西,如果更换为鸽子象断了线的风筝呢?我感觉是可以的,都能表达鸽子在狂风中无力飞翔的那种漂移。当然,风筝不可能像树叶一样漫天飞舞,所以,慎言之,树叶在这里作为喻体应是比较恰当的了。

曹文轩的儿童作品使用的喻体大都是农村常见的事物,融入到文章中看不出任何瑕疵;战争作品莫用风花雪月做比;小都市的情感生活莫用乡土气息浓厚的事物做比,使本体喻体做到统一是维系文章风格统一的重要内容。

再看一个例子:

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自己不能喝酒,因为母亲说我当时身上起了很多红圈,全是,一个接一个,像上帝的唇吻。

本体是喝酒引起身体过敏而出现的红圈,喻体为上帝的唇吻。如果单纯比喻为唇吻,那只能说是从外形上做比,这里用了上帝的唇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想表达这次醉酒差点要了自己的命,这就是比喻中一对多的联系,相通性越多,比喻就越贴切。

比喻的第三个层次是指那些灵活使用本体和喻体的,比如,本体为虚,喻体为实,或者反之。如下:

她的平淡,更使鸿渐疑惧,觉得这是爱情超热烈的安稳,仿佛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 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 钱钟书《围城》

苏小姐对方鸿渐的平淡,象飓风后的海洋。这里的本体是人类的情感,是虚;飓风后的海洋,是实,通过实体反映虚的东西,最能让人理解。

再比如非实物间的比喻:

没有一个人再看桑桑。桑桑看到梧桐树后的纸月也转过身子看秃鹤去了。桑桑仿佛是一枚枣子,被人有滋有味地吃了肉儿,现在成了一枚无用的枣核被人唾弃在地上。他只好拖着竹竿尴尬地站到了场外,而现在走进场里来的是潇洒的秃鹤。

——曹文轩《草房子》

看似本体是桑桑,喻体是枣子。其实这是两个过程之间的比喻:桑桑从被人关注到被人冷落,就像一枚枣子被人吃了肉,枣核被唾弃在地上。多形象的比喻啊!

本文从时间表达、对话表达和比喻句三个方面,讲述了记叙文写作要素的不同表达方式。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虽然本文不是写作圣经,但可以观瞻尝试,苹果不吃一口,你怎知它的酸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