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的唯一的敌人只有你自己(当你唯书是从的时候)

01

《庄子·外篇·天道》里写道:“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人没法用语言说出来的道理,已经随着古人死去了,你所读的书,也只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自古以来,读书要讲究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书本里的知识为己所用。

庄子在阐述这个道理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

齐桓公读书的时候,一个叫扁的制轮匠在殿堂下造车轮。

扁认为,想要制造出严丝合缝的车轮,其中有很多奥妙,并且不能用言语传授出来的,就是他的儿子,也不能直接学到。

造出好的车轮,关键靠亲自动手劳动,实践出真知。

古人能够记录下来的东西,往往是肤浅的,需要后人用实践去检验,不能完全当成“真知灼见”。

你一生的唯一的敌人只有你自己(当你唯书是从的时候)(1)

02

尽信书,你会越活越迷茫。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任何一本书,都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比方说,古代的人,用木材做蒸笼,用来蒸饭。因此,书里记录了很多做蒸笼的方法,用几块木头,都写得清清楚楚。现在的人,用铝合金或者其他材料做蒸笼,如果再死搬硬套古人的经验,只能贻笑大方。

你总不能用老年人手机的说明书,来使用智能手机吧?同样是通讯工具,但是其结构原理,差别很大。

很多知识,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或者是行业里的某一方面的解说,你可以相信,但更要注意甄别。用自己的方法去辨别知识,并且改变知识的结构,你才不会弄丢自己。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犯“一根筋”的错误,炫耀自己读书很多,或者坚持按照别人说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结果自己弄丢了,贻笑大方。

《儒林列传》里讲了一个笑话。

有一个叫赵文深的人,书法造诣很高。可是后来,文学家王煲更受贵族子弟喜欢。

赵文深备受冷落,于是他也改为学习王煲的书法。最终,赵文深弄丢了自己的书法特色,也没有学会别人的书法,被称为“邯郸学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过错。

如果你盲目模仿别人的优点,你就会失去自己的优点,反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农村有句土话:“蛇有蛇路,狗有狗路,猫有猫路。”

不同路的人,你拉着他同路,是祸害别人;你一直走别人的路,就是祸害自己。

真正的高手,喜欢读书,重点读和自己“同路”的书,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

你一生的唯一的敌人只有你自己(当你唯书是从的时候)(2)

0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我的一个同学小胡,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电器。

他初中毕业之后,在县城拜师学艺,学习电机维修。

有一次同学聚会,我们问小胡:“修电机有什么诀窍?电机里的磁场,是怎么分割的啊?”

小胡是“一问三不知”,显得很尴尬。

小胡说:“听电机的声音,能够判断坏在哪个位置,看电机的损毁程度,可以判断是否有修复价值,知道修复的难易程度。至于里面的磁场如何,可能我的师傅也讲不清。”

是啊,很多事情,都是手上功夫,也就是说“熟能生巧”。如果要讲出来,只能讲个大概,无法说得精准。

恐怕,能够说出“无他,但手熟尔”的卖油翁,没有办法说得清油是如何穿过铜钱孔的。他并不知道这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吧。

挑山工肩膀上的担子,不断从左边肩膀挪到右边肩膀,又从右边肩膀挪到左边肩膀。

他挪动担子,是因为肩膀又酸又累,承受不住了,但是他不知道也讲不清扁担和人体的肌肉、骨骼是什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力学是物理的范畴,肌肉和骨骼是医学的范畴。挑山工的生活里,需要的是钱,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

实践出真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通过反反复复实践,也能够干一番事业;一个高学历的人,反反复复讲道理,却不见得能够有所作为。

你一生的唯一的敌人只有你自己(当你唯书是从的时候)(3)

04

当你“唯书是从”的时候,你已经输了。

著名的法学家谢觉哉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读社会的认知,能够成就一个人,但是读死书,就是浪费时间,一开始就走偏了方向。中外的大人物,认同是一致的。

上学的时候,班上有的同学,书本倒着拿,也能够把书读得朗朗上口,因为他在模仿别人的读书声。这是滥竽充数的现实体现。

在社会上,有的人总是把古人说得天花乱坠,却不知道古人也有迂腐的一面,也太格格不入了。

为什么我们把一些读死书的人,称为“酸秀才”。因为他们说的话,酸不溜秋,不接地气。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读书的要义,在于行动,否则读书再多,还是无知。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