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县市城区人口排名(城区人口数据广东篇)

“ 广东的城镇化结构严重偏科,省内差距太大,经济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湾区九市,除了肇庆城区人口不足100万,其余八市城区人口都超过100万,而粤东中心城市汕头与粤西中心城市湛江占据广东十座大城市席位的剩余二席,捍卫广东地区平衡最后的遮羞布。”

截止2020年底的七普人口普查数据,广东省共有19座中等及以上城市,其中2座超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2座特大城市(城区人口500至1000万之间),6座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至300万之间),9座中等城市(城区人口50至100万之间)

广东19座中等城市的城区人口共有6315.85万人,全省总人口12601.25万人,比例50.12%。

广东双子星,深圳与广州霸榜最高榜单,占据全国七座超大城市名额的两大席位,更是唯一拥有两座超大城市的省份。

东莞与佛山携手迈入特大城市行列,东莞以955.76的城区人口位列全国第九,佛山则依靠853.89万的城区人口高居十二名。

广东省各县市城区人口排名(城区人口数据广东篇)(1)

■ 广东城市城区人口排名

广东在城区人口300至500万区间内暂时没有城市入选,缺失I型大城市来衔接特大城市与II型大城市。好在中山与惠州两座城市的城区人口均已超过250万,未来几年便可填补广东I型大城市的空缺。尤其中山市,距离300万的I型大城市及格线仅差20万人口,目前中山的城区人口占比仅62%,潜力巨大。

广东的城镇化结构严重偏科,省内差距太大,经济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湾区九市,除了肇庆城区人口不足100万,其余八市城区人口都超过100万,而粤东中心城市汕头与粤西中心城市湛江占据广东十座大城市席位的剩余二席,捍卫广东地区平衡最后的遮羞布。

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广东共有19个地级市入选,而未入围的两座地级市则是云浮和汕尾。它们也成为广东唯二的两座小城市标签的地级市。

广东省各县市城区人口排名(城区人口数据广东篇)(2)

■ 广东县域经济体人口数据

广东县域经济体中,人口超百万的县/县级市共有10座,50万-100万之间的有17座。常住人口破百万的县级市共有6座,分别是普宁市、廉江市、高州市、雷州市、化州市、陆丰市,但是这些县级市大多地处经济落后的“非珠”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城区人口占比少。

例如,位于粤东潮汕地区的普宁市,常住人口200万,城区人口只有50万,城区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仅24.45%;作为对比,坐落在大湾区的肇庆四会市与江门台山市,城区人口排在全省县级市第二与第三,城区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分别是65.10%与39.34%,可见大湾区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高于广东其他区域。

前面提到普宁市的城区人口只有48.86万人,都可以排到全省县级市第一位置,可见广东县域经济体的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同类发达省份。一直以来,广东在全国百强县都只有惠州博罗县一县入围,与同为经济强省的山东、浙江、江苏差距明显。

而造成这种“强区弱县”的城镇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很早就对经济发达的县域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曾经的强县及县级市都通过“撤县设区”或者“行政升级”的方式,以一种超越县域经济体的城市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经济与社会。例如番禺县撤县设区为番禺区、县级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等。

广东省各县市城区人口排名(城区人口数据广东篇)(3)

■ 广东惠州

这些位于珠三角地区的行政单元,依托改革开放的东风,经济快速发展,原有的县或县级市的行政框架已无法满足社会服务,只能进行升格,造成了曾经的“番禺市”、“中山市”、“东莞市”等县级市以一种超越县域经济体的城市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经济与社会,这更是广东城镇化体系繁荣完善的体现。

而与之对应的“非珠”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多人口大县未能获得“撤县设县级市”的审批,县级市的城镇化发展缓慢,也无法带动和服务更多城镇人口,造成城区人口体量偏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