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岳武穆王祠墓碑记(精忠岳祠拜谒记)

重修岳武穆王祠墓碑记(精忠岳祠拜谒记)(1)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早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岳飞,但全面的了解岳飞,则是在上大学之后。

那是1979年,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每天晚饭后,校园的大喇叭里,就会播放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刘兰芳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清脆响亮,加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引得许多同学驻足倾听,聚精会神。“且听下回分解”,使我听完一集又一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和英雄壮举,让我钦佩至极!

今年春节,听我姐夫说阚家镇的西方戈庄有座“精忠岳祠”,是岳飞后人为纪念岳飞而修建的,我便心驰神往。

因为过去长期在外地工作,我对阚家镇的一些村庄不是很熟悉。于是,在一个下午,我找到了松兴屯村的老同学孙烈聪,让他拉着我,前去拜谒。

西方戈庄村位于阚家村西北部,距阚家村约8公里。它的北边,就是昌邑市的北孟镇了。由于担心“岳祠”不开门,我事先与村党支部书记取得了联系。村书记姓岳,他热情地说:“来吧!过来后,我让人过去开门接待。”

到达村里,遇到一位骑三轮车的大叔,烈聪摇下车玻璃,探出头,问:“同志,去岳庙怎么走?”烈聪知道,村里人对“精忠岳祠”,俗称“岳庙”。那位大叔往北一指:“从这条街往后,村北头就是。”

找到“岳祠”,果然没开门。我立即掏出手机,拨通了村书记的电话。村书记说:“稍等,我联系一下。”不一会,书记回过来电话:“管理员洗澡呢,你们等个十分、八分钟。”

“好的。”我说。

趁这功夫,我们仔细打量着这座“岳祠”的外观。此处,是村后的一片空旷地带,地势较高。拾阶而上,门楼大门上的对联写着“炳史册精忠资社稷,收河山报国筑长城”,上方是“精忠岳祠”四个大字。门楼的前面,是一个小广场。小广场上方悬挂着一条横幅:“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17周年”。广场一侧,立着二块石碑,一块刻着岳氏世系表,一块刻着岳氏统一字辈。最南边,是一道宣传墙,上面张贴着本村优秀学子的照片和简介,两边的竖幅是:“精忠报国传万代,正气浩然贯千秋。”

“岳祠”的后面,有一座大墓,墓前立着一块石碑,系纪念岳氏始迁祖岳景春而立。

正瞻仰时,过来一位长者,经询问,正是“岳祠”的管理员。他叫岳炳祥,今年80岁了。看起来,岳老身体很硬朗,他打开门,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岳祠”的情况。

重修岳武穆王祠墓碑记(精忠岳祠拜谒记)(2)

“岳祠”的正殿里,供奉着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有“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供桌上摆着供敬仰者焚香的香炉,下面是跪拜的蒲团。

从“岳祠”的资料中知道,岳飞,生于1103年,卒于1142年,字鹏举,出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宋朝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其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气势磅礴,千古名篇。

据家谱和村志的编纂者岳国峰介绍,岳氏始迁祖岳景春,于明朝中叶,携子从江苏徐州迁到胶西大杭,后又迁到现在的方戈庄,从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方戈庄,当时又称“翻古庄”。后来,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方戈庄分成了西方戈庄和东方戈庄。

岳国峰说,“岳庙”始建于清朝康熙己丑年(170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的“岳庙”,由大门楼、东厢房、西厢房和正房组成。由于年代久远,到解放前已损毁严重。2003年,岳氏后人自发捐款,在原址后移100米,重建了岳庙,名为“精忠岳祠”,并于2004年2月10日立碑纪念重建。

现在,方戈庄总人口4000多人,多数为岳姓,形成了庞大的家族体系。其中西方戈庄700多户,2300口人,多年来,村里就有一些纪念岳飞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已举办数次祭祖大典,岳氏后人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仪式庄重热烈。每年正月初一的“送年”活动,鞭炮齐鸣,以纪念岳飞这天率兵出征抗敌。农历的2月15日,岳飞生日这天,村里请专门的“戏班子”唱大戏,庆祝岳飞诞辰。

该村有崇文尚学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有五、六十人考入大学,许多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22.04.22)

壹点号慧子爸的自留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