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电视剧里面的名言(天道剧中关于养儿防老和良知之说)

这篇内容,说说天道剧中第三集丁元英有关“养儿防老”的孝道文化。另外谈谈我对王阳明心学中“良知”四句教的理解,说说我的理解和感悟。因为每个子女和父母是血缘关系,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那是最能体现“良知”的。

“养儿防老”,这恐怕是每个父母都有的想法,生儿育女是为了能让自己老有所依,老来能有所依靠,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流传下来的观念。恐怕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听到过父母这样的话:“我白生你,养你一场”;有父母诉苦骂子女说:我多么多么不容易地把你拉扯大,长大了既然是这样,早知你这样不、就不该生你养你;或者像丁元英的母亲说他:“.......生儿养女还有啥子用嘛,落到这个下场”,或者说:“我老了不指望你了.....”等等。

这些话听着好像很合理,但是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上代人对下代人人的这些无心的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人都觉得自己生来就亏欠父母的,一生一世感觉还不清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你只能听父母上代人的话,叛逆性格就是不孝,和父母反抗就是不孝子孙。这无形中让一代代的人直不起腰。

父母是一个人的启蒙老师,父母什么话都要听,不能反抗,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这就无形中影响了下一代人的思想,这下一代人的价值观就是被父母培养出来的,父母的价值观有问题,子女没有辨别能力,只能一味的听话照做,所以你看,中国家庭子女都有点缺乏主见,性格懦弱的倾向,其实根源就在于几千年的忠孝文化压在人的头上,一代传一代。

天道电视剧里面的名言(天道剧中关于养儿防老和良知之说)(1)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孝,百善孝为先。在乡里乡外,评论一个人口碑好不好,第一就说那个人孝不孝顺。所以这孝道文化是第一个压在人头上的大山。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社会,一是上有父母,要尽孝道,二是有君,要尽忠道。忠道文化,又是一座大山压在人的头上。

这两座大山压在人头上,人还能直起腰杆做人吗?在家里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要得到一个孝顺的名声,在外要对君主唯命是从,要得到一个忠诚的名声。

所以,为了去追求忠孝的名声美德,一代代的人都是弯着腰做人,违心的做人,不敢活出真正的自我,作者借这部故事要说明应该是这个问题,批判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弊病问题。

“孝顺”是什么?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子女孝顺父母天经地义,而不是为了得到那个虚假的孝的名声。

丁元英要给他父亲拔管子,意思是:与其让父母痛苦的活着,不如让他早点结束痛苦。丁有句话这样说的:“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痛苦和尊严为代价的话,我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换句话说,如果为了追求那个孝顺的口碑和美德,让父亲痛苦的活着,苟延残喘,那我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了?

这毕竟是故事,现实的人多数是做不到的,如果都像丁这样去做,对于那些被病痛折磨半死不活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解脱,让痛苦的人解脱摆脱痛苦也是孝,顺着父母的意愿就是孝,可是现实就要背不孝的名声,一辈子在乡里乡外抬不起头,可能被所有的亲朋好友戳脊梁骨骂。

天道电视剧里面的名言(天道剧中关于养儿防老和良知之说)(2)

其实作者是要借这个故事让我们看清,孝顺的本质是尽心尽力,子女有多大能力就尽多大的孝,不能用标准去衡量。有钱的子女是有钱子女的做法,没钱的子女有没钱子女的做法。

尽孝,子女之间讲责任那就错了,孝顺能用责任去讲吗?孝顺是血缘关系的本来,这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用王阳明的观点来说,这叫“良知”。用良知去做事,而不是追去讲责任,讲美德。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相对不肖、忤逆来说的。什么叫忤逆?忤逆意思是指冒犯、违抗之意和指不孝顺、叛逆。

所以,孝顺、忤逆都是口碑,是别人对一个人的评说。是口碑而不是孝顺的实质,孝顺的实质就无所谓孝或者不孝,它是作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是血缘关系决定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尽孝道。

追求孝顺的口碑和美德,这叫着了孝顺的相,是做表面文章,人的良知是蒙蔽的,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才是良知。

现在社会,子女之间对父母讲责任太普遍了,特别是家庭子女多的情况都有这样的普遍现象。只要一想到责任就会想到分摊,老大这个月照顾父母了,下个月该轮到老二了,凭啥光我照顾,父母生病了,老大出了五万医药费,那老二也该出五万,这就是讲分摊,这能叫血缘关系的本来吗?

本质的做法是:父母住院了,老大有钱,我尽我最大的心和最大的能力,我能拿出十万,我就拿出十万,和老二老三没关系,至于老二老三能出多少,那要看他们的尽心和能力,和我没关系。老二困难没钱,那他能出两万就出两三,能出一万就出一万,只要他尽心尽力了。

对于父母的问题,如果子女之间讲分摊责任,就一定是错的,因为这和分摊责任无关系。每个人各尽自己的本分,自己尽力即可,为啥要去对比而不是用自己的良心、良知呢?

剧中的丁元英的原话:“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爹,他还是谁的爹我不知道,我不是和大哥置气,是好好说的,大哥现在说的是谈钱的事,如果我知道咱爹不仅是我爹,也是你们的爹,那就一定会想到分摊责任,否则心理就会不平衡,只要你是个人就会这么想,我和大哥都在外面,如果秋红再给父亲端茶倒水的时候也这么想,他也是你们的爹,那这碗水就端不下去了。

结果就是咱爹喝不上水了,大哥说秋红照顾父母,那么遗产都是她的,那没有遗产的父母就该扔墙头上了,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

作者看问题非常之透彻,是真正的透过想象看到了本质,这是用禅宗思维去看参透中国传统文化。

孝顺、美德、口碑、道德这些都是虚假的表象不是本质,是别人对一个人的评说,我们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什么才是孝顺的实质?

什么是孝顺?

对父母尽心尽力,去尽一个子女最大的能力赡养父母就是孝顺,无关别人的评说、无关美德问题、无关口碑问题、无关责任问题,这关系一个人的良知问题。父母和子女之间是血缘关系,只要一个人的良知和人性没有扭曲,就自然会孝顺父母。

如果一个人去追求孝顺的口碑,追求美德,追求别人的评说,做事就一定是违心的,是违背良知的。

王阳明心学之“良知”,就是让人回归本质,参透那些虚假的表象,“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的善和恶是什么呢?这里的善恶不是我们常说的善良和邪恶,这里的“善”和“恶”可以泛指两个对立面。合乎天理为善,反之为恶。啥叫天理?天的道理,那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合乎事物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就是天理。

天道电视剧里面的名言(天道剧中关于养儿防老和良知之说)(3)

表象的善恶的认识是什么?

好的、有利的、善良的、美好的、真诚的........可以叫“善”;反之,不好的、有害的、邪恶的、丑陋的、虚假的.....可以叫“恶”。

宋明理学家认为:合天理就是善,不合天理就是恶。

“无善无恶”为“心之体”为“良知”。参透了那些虚假的对立面,就回归了心之本体,良知显现。

为什么要“致良知”?因为我们人经过后天染上了太多的习气,我们与生俱来的光明通透的心之本体,被后天的习气、习惯、认识所蒙蔽了。所以要“致良知”。

怎么“致”?王阳明给出的方法:“事上用功、事上磨练”。通过为人处世不断的修行修心,慢慢地把心体上的灰尘擦拭干净了,那个光明的与生俱来的良知就显现了。

“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人有分别心的时候,这就是意的作用。三岁以下的小孩子,根本就没有美丑之分,他不懂啥是美女,他不懂啥是善的,啥是恶的,

他们天真无邪。随着渐渐长大,开始了父母和老师的启蒙教育,还有身边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就慢慢有分别意识之心了,能分清善恶之别了(这里的善恶就像阴阳一样,是一个对立面的统称),人为的善恶是参与人的利益关系,这都是后天意识的作用了,不是理学家说的合天理为善恶之界限了。

18岁以前的人还懵懂状态,他辨别能力很差,父母外面有人给你买糖吃,千万不能要,那是坏人,不善之人,或者那个长相奇怪的人,是坏人,结果孩子就把记住了,见到一切这样的人都认为是坏人恶人。

天道电视剧里面的名言(天道剧中关于养儿防老和良知之说)(4)

“知善知恶是良知”。随着人的渐渐成长,他能分别是非了,能自己辨别事物了,这个时候他的良知就启动了,有时候他会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不会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看问题只看表象,因为表面看起来坏的事情不一定是坏事,表面看起来是好事,不一定是好事,这个时候才叫知道啥叫真正的善,啥叫真正的恶。人为人处世不会是机器人那样机械呆板,知道厉害关系,啥该做啥不该做,会听从心的召唤,这就是良知的作用了,能辨别是非对错,知道客观的看问题,这个时候的对善恶的认识才慢慢接近天理之善恶。

“为善去恶是格物”。所有的宗教都要求人为善,啥叫修行?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修正言行举止,有个标准:为善去恶。这为善去恶王阳明叫“格物”。

啥叫“格物”?探究万物的规律,研究事物背后的“理”,说白了就是透过现象见本质。

为什么“格物”又要“为善去恶”?上面列举了,“善恶”是一个分别的对立面,是人的意识作用,参与了人的作用。朱熹认为:天理为善而人欲为恶。

“格物”是探究事物的天理,天理为善,人有善有恶,那么人去恶为善,就和天理吻合了,这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怎么“合一”?人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把人欲不断的减少,这个过程就是合天理的过程。

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关键不在合一,关键在怎么去“合”?其实王阳明的四句教就给了我们方法:“格物致知”,“为善去恶”,对外去探究事物的规律和背后理,对内不断修心,为善去恶。如果不断去这样做的话,就是在走向“天人合一”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