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1)

《洛阳商业志》仅在第二章名菜名产的471页第二节风味中提过几家。后又获得一本河洛文化系列丛书的《河洛饮食》(2002年版)又有些许巴掌大一块资料补充。其资料时间应该是2000年以前,当时的汤馆已不下400家。

洛阳特产“不翻汤”,是洛阳历史上夜市中有名的风味小吃之一,一般的小饭店都在夜市经营。专门儿经营不翻汤的,以顺城街刘彦家,吉氏胡同张家、孙家,后卫家刘大人家(大锅不翻汤),南关王新有家,民主街李明仁家的不翻汤较为有名。顺城街刘彦家的不翻汤资格最老,是祖传名吃,从刘彦的老爷算起,爷爷刘振升,叔父刘西方(90年时已90岁),已传四代,已有百年历史。民国时期,刘彦一家就有5个担子卖不翻汤。解放后,刘彦的爱人李秀娥,1959年还在经营,兄弟刘乎兰也在经营,因原料问题不好解决而停业。另外还有民主街李明仁家不翻汤。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2)

洛阳甜牛肉汤,肉汤鲜香肥美。入口喷香,吃油不见油,不腥不腻,带有药膳风味,长喝可以开胃健脾、强筋壮骨。只有介绍,没提店家。

马杰山牛肉汤,最早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1851年,至马世贤已是第六代,已有百年。

马小道牛肉汤也较早,传至全海棠因进工厂当工人,期间中断,待到80年代退休才重操旧业,总时长也有7、80年,马武周和马小道原是一家。后有洛阳东关大石桥马名顺(麻子顺),马长发家牛肉汤,马长士家小碗汤。当时牛汤为1毛一碗。

小碗牛肉汤,起源于民国初年李建章之父,有7、80年的经营史,特别提及其肉香汤黄取胜,肉切成四方块。

商家牛肉汤。始为老城吴家街商老根经营的“全牛汤铺”,有6、70年。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3)

其次就是提到九(旧)府门“杂肝汤”,经营最有名的属许丙辰、刘荣二位。

“阎记羊肉汤”,洛阳老城东大街东段,与民主街、民新街形成十字街的东南角,有一家长期经营羊肉汤、羊肉面等饭菜小吃的“古城羊肉馆”,这是一家有70多年历史的老饭店。1955年公私合营以前叫“阎记羊肉汤”,也有百多年的经营历史,阎家第四代传人是阎宝柱,他们家有4代人从事羊肉馆业。老爷一代,爷爷阎明全,父亲兄弟四人,长生、有生、富生,顺生。阎保柱这一代兄弟六人,都在店里干过,可谓父子兵。阎家在南关、九府门、鼓楼西、正华门等地都开过羊肉馆,东大街的这个老店是阎家的最后基业,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公私合营时改为23饭店,自1959年以后颜家的人陆续的离开此店,走上其他工作岗位,阎保柱1959年在金谷园服务楼技术表演时,表演过阎家羊肉汤的制作。后到老城商场做炊事员,89年已从工学院退休。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4)

豆腐汤也只有简介,只提到“真不同”的豆腐汤较有名。实际上当时叫“新盛长饭店”,是于廷选于1930年经营的“于记饭铺”,当时是摆摊设点,卖大碗面、不翻汤。因勤奋经营、符合民众、薄利多销,生意日趋兴旺。1946年在东华街(今)路南,赁房设店,取名“新盛长”,又增加了豆腐汤,形成了“一面两汤”的经营特色。后不断扩展兼做粮食生意,以致影响着整个市场,于老板也成了餐饮界的条把子。1948年曾歇业,后投向当时鼎盛的“真不同”,严格来说,算不上是“真不同”的前身儿,顶多算是有过“姻亲”。它是几经波折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家私营饭店。1956年它又是全市第一家公私合营的饭店。

豆腐汤至50年代已有几十家,当时5分钱一碗。除了 “新盛长”于廷选家外,还有东大街正华门王才家也有名气。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5)

高家驴肉,对,记载的不是汤,起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洛阳东关屠户高小板,除屠宰,也卖熟驴肉。其子高青云习武喜驴肉,应试武举,所带“五香咸驴肉”得众人盛赞,从此誉满洛城。后来沿袭传统又卖起了“高家驴肉汤”。到1956年传至第五代。

近代的汤馆历史,能查到的仅此而已!

50年代初,80%的月工资二、三十元,茶鸡蛋一毛仨。1954年,国家决定洛阳市为重点建设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为适应建设需要,先后建成国营饮食单位7个,1953年12月24日开业的西华街大众食堂,是洛阳饮食市场上出现的第一家国营饭店。到1954年2月,有饭业商号165家,从业人员409人,饭业摊贩232户,饮食小吃业摊贩141户。1954年陆续筹建的国营谷水食堂、七里河食堂、东车站食堂、西大街食堂相继开业。国营西大街食堂是洛阳解放后出现的第一家高级餐馆。随后。六月,西工食堂、国家市场食堂相继开业。1956年1月1日。成立了中国饮食业公司河南省洛阳市公司。办公地点在西大街63号。随着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将642户私营、饮食业网点,分别改造为公私合营饭店2个(真不同,西关)。合作饭店29个(门市部58个),合作小组33个。由上海、广州内迁洛阳公私合营饭店6个,即大兴、大利、野味香、新邨(村)、老城广州和涧西广州食堂。1959年9月,由野味香糕点店与西工食堂、西大街食堂部分合并筹建的洛阳酒家开业。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6)

不得不说,第一手资料是要付出艰辛的田园调查。可此方面工作做得真正不如意。只能依据少量的记载做出推断。其他则留作今后的补充。眼下的几千家汤馆是国营饭店关闭为标志,众多饭店职工转行做汤为时限,约为86、87年即“改革开放”以后,各类各种汤馆如雨后春笋,纷纷露尖儿。

(以下不是排名,不是推荐。)

大石桥陈家驴肉汤,1988年复店。陈家汤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由陈家祖辈创建,延续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988年,陈氏后人陈运先生听说允许个人开饭店,随将秘方整理加工后,提前退休重操祖业,在东关大石桥国营饭店开了驴肉汤馆。是改革开放后经营驴肉汤的第一人。

匡家滋补驴肉汤,自1930年由创始人匡克俭创办至今,已有近百年。目前该店有一中心店。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7)

1990年陆续开了一批汤馆并坚持了下来。

南关牛肉杂肝汤,是1990年,由原“朝阳饭店”职工吴雪花开店,吴家“牛杂汤”吴文忠事柜,吴雪花掌勺。现由二子杨灿军及媳妇、二姐共同经营。经改良,“臭”味稍减。

王雪琴家牛杂汤,也是1990年前后开店,也是由原“朝阳饭店”关闭后开始。保持了原有的“臭”味儿。

南关里仁巷的刘记小碗牛肉,注意,不带“汤”字,也是1990年前后开店,也是由原“朝阳饭店”关闭后开始。因其原在饭店专做“小碗牛肉”,就保留了牛肉的小方状、先煮后卤的做法,别有一番风味。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8)

马建国牛肉汤,1990年开店。

还说“字号”,历史悠久、汤美人好,也不能不注重“字号”脸面。有个好字号,还是有推助作用。洛阳汤客、慈民牛汤、穆萨牛汤、白果牛汤、百碗羊汤、三旦羊汤、敬民羊汤、三味牛汤、知味香、布衣羊、兄弟俩、大众、俊卿羊汤、健康羊汤、胖勇牛汤等等,都有着好记易流传的字号,有可赞之处。白沙羊汤和韩城羊汤也曾流行一时,但仍是以地名带号。

洛阳最好吃的汤馆(洛阳老字号汤馆的历史)(9)

洛阳旅游,找洛阳天天旅行社,定房、定车、定票、定线路、定导游、定美食,都可以找我们洛阳天天旅行社

洛阳天天旅行社为洛阳市导游协会会长单位、洛阳旅行社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以上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