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1)

编者按:

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在机制、有课程、有评价、有基地、有保障的中小学“五有”劳动教育体系引领下,东莞全市中小学紧密结合市情、校情、学情,以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特色项目、基地培育、协同育人等五大项目为抓手,探索与实践具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齐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新局面,劳动教育特色建设成果显著。

继首批5所学校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之后,今年东莞又有市第七高级中学、石排中学、南城阳光第四小学、石龙镇中心小学、石碣莞华小学、厚街镇前进小学共6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为充分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 特别开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栏目,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广泛宣传6所特色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经验,向更多师生家长传递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劳动的魅力。

美化校园环境、为家人做一顿饭、浇灌蔬菜瓜果、争当社会小义工,为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东莞市石碣莞华小学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四小”劳动课,推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主题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深化劳动教育价值和意义。

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莞华小学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让孩子们在家园、田园、校园、社园的劳动中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幸福成长。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2)

开发“四小”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实现综合育人,莞华小学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资源,将劳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在学校“阳光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四小”劳动课程。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3)

“四小”即:校园小主人—校园责任课程、家庭小帮手—家园生活课程、田园小农夫—田园体验课程、社会小义工—社会服务课程。以“四小”劳动课程为依托,对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不同课程内容、不同活动形式的劳动教育,最终形成“4 6”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同时,在人手一册粤教版《劳动与技术》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四本“四小”劳动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开展劳动技能、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

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学校推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主题活动,践行“四小”课程。学生在实践与分享中,习得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培养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感受劳动的魅力,也收获成长的快乐。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4)

建设面积达36亩的劳育基地

有了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为更好地落实“4 6”劳动教育课程模式,莞华小学还实施一系列措施,构建“四聘五进”路径,推动劳动教育朝专业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其中学校校长李春林带头上劳动课,并获评为东莞市第一批劳动教育教学能手;石碣镇劳动教研员陈淑华则挂职学校副校长,下沉一线,通过专业引领推动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5)

在“四聘五进”实施路径中,聘请专职劳动教师、特聘家长教师、兼职劳动教师和外聘技术人员等四类师资,为劳动教育奠定了教学和教研基础;“五进”即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园、进基地、进社区。

耕耘劳作,亲近自然,积极响应国家与上级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21年春季,莞华小学开发利用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农田资源,规划36亩耕地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二期规划120亩),该基地是目前东莞最大的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落实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了平台。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6)

在这里,学子们耕种、灌溉、劳作,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参与劳动锻炼中磨炼意志,也收获浓浓的师生情谊。

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特色纵深发展

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收获,莞华小学自开展劳动教育以来,收获了从课程建设到教师科研一系列成果。

学校多次在全镇举行的劳动教育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还承办了多场镇内劳动教育大型活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劳动教育口碑。同时,还与大朗、东坑、汕尾、韶关等市内外兄弟学校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学校逐渐成为石碣镇劳动教育对外交流的示范窗口。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五育并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⑤)(7)

立足教育科研,学校校长、专职劳动教师领衔成功立项了《民办小学劳动教育1 4 6模式的研究》以及《基于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培育推进区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两项市级课题,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向纵深发展。

以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校内)”为契机,学校将持续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劳动教育作为重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孩子们在家园、田园、校园、社园的劳动中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幸福成长。

【统筹】柴松方 王慧

【记者】黄婷

【设计】袁永平

素材来源: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石碣莞华小学

【作者】 黄婷;袁永平

教育莞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