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的故事大全(人生随笔野生菌子)
时下,正是野生菌子上市的季节。近些年来,昆明野生菌子的身价不免有些昂贵,可是,昂贵归昂贵,市面上依旧人来人往,购销两旺。作为年近古稀的老人,虽然从未“相当有钱”,但每到食菌季节,也会精打细算一番,去买几回野生菌子,以慰劳这张不免有些挑剔的老馋嘴。
一两百块钱一斤的青头菌、牛肝菌有人买,一千多块钱一斤的松露、干巴菌也照样有人买。当然了,昆明人讲的是公斤,所说的一斤,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五百克。你看那卖家,不仅要招呼眼前的客人,还要忙着应酬网上下单的远方“上帝”,忙碌的脸上分明乐开了花。
谁能想得到呢,当年不大有人理睬的野生菌子,竟然会金贵、抢手到眼下这步田地。
孩提时代,尝与村里的伙伴一起,赶着生产队的牛羊进山放牧。每到夏雨季节,山上就会冒出各种菌子,什么青头菌、铜绿菌、马皮泡、牛肝菌、扫把菌、鸡枞,鸡油菌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当时,在众多的野菌中,山里人一般只采食不太费油的鸡枞、铜绿菌等少数几种,其余的,一般都视而不见。黄牛肝、黑牛肝、草鸡枞、马皮泡之类,在无聊的放牧过程中,曾被我们的赤脚踩碎或踢飞过不少。如今想起来,还真是可惜呢。
烹制野生菌子,需要有充足的食油,否则,不容易炒透炒熟,还会粘锅炒糊,不仅不好吃,有些菌子的毒还没法消除,吃了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那时候的山里人,家家的食油都很紧缺,都不足以随心所欲地烹炒菌子,毕竟,一年只能杀一头百十来斤的年猪,油就只有那么一点儿,通常的五六口或七八口之家,全年的生活就靠那点儿猪油维持,实在是少得可怜。那时候,我们村里的人家,香油基本上是无从获取的。生活毕竟要细水长流,不可能只饱一两次口福,之后就不再吃油,所以,只好视美味却相当费油的野生菌子于不顾。现在,无论是乡下还是城里,生活都比当年好多了,吃油吃肉,不再成问题,野生菌的身价自然也就随之金贵起来。
对野生菌子昂贵的身价,有不少人耿耿于怀,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一提起来就不免发点儿牢骚,说养老金这么少,连一两顿野生菌子都吃不起,那些野菌贩子又心肠太黑,只知道多赚钱,贪得无厌。菌子高得离谱的价格就是被这些人哄抬起来的。
说实在的,这些大多都是口水话,人云亦云,有口无心。实际上,若无特殊情况,正常退休的老人,每年的食菌季节,吃上一两顿野生菌子解解馋,都不会不在其预算允许的范围之内。购买一两顿野生菌子的开支,还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再说,野菌昂贵的价格,也不是贩子们贪财、心黑所致,是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结果。作为生意人,不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不成棒槌了?要知道,野菌价格昂贵,还能购销两旺,也是经济活跃的标志。云南有这么金贵的野生菌子,那是上苍的格外恩赐,是云南人难得的福分。
在我看来,野生菌子之所以金贵,全源于一个“野”字,如果没了这个“野”字,难说就金贵不起来了。现在的市面上,鸡枞、松蓉、香菌、木耳、羊肚菌等,都有人工培植的了。这些菌子的市场价格比野生的低了不少。我想,市场上多数菌子都不再是原来的那朵野菌,而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意愿和智慧培植出来的,且产量相当充足,价格也相当实惠,那一天正在快速地向我们走来,而且已经离我们不太遥远了。
近几年来,我已品尝过一些相当实惠的诸如香菇、鸡枞、木耳之类的“人造野生菌儿”,可吃起来总觉得有些异样,和自然的野生菌子相比,欠缺的不只是一星半点儿。恕我愚顽老土,尝遍人工培植,我还是最钟爱原来那朵土里土气、朴实无华的野生菌子。
愿我的云岭大地,青山绿水常在,野生菌子不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