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户向社会申请救助有哪些机构(困难群众能申请哪些救助)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莫冠婷 王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特困户向社会申请救助有哪些机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特困户向社会申请救助有哪些机构(困难群众能申请哪些救助)

特困户向社会申请救助有哪些机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莫冠婷 王健

继2020年全国首创“足不出户”在手机端申请低保、特困等救助业务,近日,广东省民政厅在“粤省事”政务微信小程序上线“救助自诊”服务。困难群众通过手机即可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救助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指引群众提出申请,对不符合条件但可能存在医疗、教育等其他专项救助需求的,及时指引其向相关部门办理申请,解决群众的政策壁垒,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帮扶。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社会救助业务在“粤省事”平台上线包括群众在线申请低保、特困等救助,自助寻亲等共10项服务,但群众申请救助前无法判断自身符合哪些救助政策,影响救助效率。

为有效疏解困难群众申请救助“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民政厅部署开展“智慧救助惠民生”行动等13项具有民政鲜明特色的“办实事”实践活动。

作为“智慧救助惠民生”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省民政厅在“粤省事”小程序上线“救助自诊”服务,按照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综合评估各项指标设置分值,通过设置年龄、教育状况、健康状况、残疾状况和就业状况等关键性指标,智能分析申请人的困难实际情况。

困难群众只需通过手机输入户籍地、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数、家庭月收入及资产信息、家庭结构、生活状况等信息,由系统后台计算分析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条件,一键即可初步了解其是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要求。

对符合条件的,当即提出救助申请;对不符合条件,但可能存在医疗、教育等其他专项救助需求的,及时指引其向医保、教育、残联等相关部门办理申请,解决群众的政策壁垒。

据悉,除了开发“救助自诊”服务,“智慧救助惠民生”行动还发动全省民政系统党员、干部以及“双百工程”社工力量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开展全面入户核查,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摸清底数、查清情况、说清政策,并对重病、重残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老党员、烈士遗属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结对帮扶,提供“送政策、送温暖、送帮助”的贴心服务,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4月份以来,全省共核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低保边缘家庭79万户,入户率96.4%,主动掌握困难群众生活实情,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政策性问题233个,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个案性问题16485个;走访慰问成功结对帮扶的特殊困难群众10.4万人次,其中生活困难的党员、老党员2294人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910人次,资助资金761.36万元,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编辑:木青

来源:金羊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