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1)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2)

导 读

2010年5月5日,河南济源农商银行正式成立。12年的探索与进步,从农信社到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12年来,济源农商银行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聚焦实体经济,支持“三农”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截至2022年4月末,济源农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260亿元,是改制时的4倍;存款余额235亿元,是改制时的4.3倍;贷款余额127亿元,是改制时的3.3倍,存贷款市场份额持续多年稳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累计纳税突破11亿元。

下一步,济源农商银行将为打造“扎根本土的上市银行、走在行业前列的标杆银行、社会倍加认可的价值银行”不断奋进。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从农信社到农商银行,再到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转眼间,河南济源农商银行迎来了12周年行庆。

12年探索,12年进步,12年发展。

12年来,济源农商银行在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聚焦实体经济,支持三农发展,提升服务质效,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摸爬滚打,披荆斩棘,阔步走在时代的前沿。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3)

图为济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高红梅到贫困帮扶村神沟村调研。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4)

铸强“红色引擎”

12年来,济源农商银行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业务发展的“红色引擎”,深入开展“红领农商”党建工程。

立足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挖掘普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打造出“三结合一共建”党建新品牌(行党委与镇〔街道〕党委相结合、支行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相结合、支行党员与村〔居、社区〕党员相结合;“一共建”即共建信用村〔镇〕)。在“三结合一共建”过程中,基层党员与共建村(居、社区)党员共同学习,并送去优惠政策和金融知识,出资帮助共建村建支部、建书屋,慰问抗战老战士和五保户、与村民共度“端午”“中秋”“重阳”等佳节,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支持与好评。

与济源16个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签订《党建合作协议》;与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先后对全区227个信用村授牌,评定的信用村占全区行政村的43%,共评定信用户13917户,并在全区评出首家信用镇(办)。

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活动,围绕获客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探索一条“党建 活动 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积极开展送党课、送金融知识下乡、党员结对等活动近百次,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5)

图为济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农户宣传普惠金融政策。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6)

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公司从创业之初单一的苗木种植,发展到今天的核桃种植、核桃加工、研学旅行综合性的苗木基地,与济源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济源市鸿润苗木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文战说。

济源农商银行通过实行基准利率政策,为鸿润苗木提供了从几十万元到680余万元的资金扶持。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续航。

唱好支农支小“主旋律”,奏响赋能乡村振兴的“欢乐颂”。12年来,济源农商银行着力将金融触角延伸到村(居、社区)、户。截至2021年末,济源农商银行在全市共建设农金普惠服务站60个,选配村级农金助理72个。

创新推进“农金普惠1 1”活动,做实做细农金普惠服务站建设和农金助理的选聘,搭建好农金普惠1 1平台,打造标准化、特色化的农金普惠服务站,进一步夯实农村市场根基。

加大农户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21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91.12亿元,户数3.16万户。投放涉农贷款占一般贷款比重达94%以上。同时,做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1.32亿元,占全区金融机构扶贫贷款90%以上,充分发挥金融扶贫第一主办行职责。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7)

图为济源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农业合作社助力复工复产。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8)

金融浸润实体

信立济源十二载,携手共赢创未来。

12年来,济源农商银行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经营机制活的特点,集中优势资源,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完善服务手段,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济源经济发展。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该行所有贷款都投放在本地,90%以上的贷款都投向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特别是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济源农商银行以本土银行的高度责任感,不抽贷、不压贷,坚持“雪中送炭,放水养鱼”,与企业共渡时艰。

2017年5月,举行中小企业授信签约仪式,与济源20家中小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授信金额3.5亿元;2018年10月,与济源市工商联携手举办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共同探索银商合作更深层次;2019年4月,召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座谈会”,向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内企业综合授信10亿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开发“金燕连续贷”“金燕纾困贷”“金燕帮扶贷”“金燕承接贷”等10余款复工复产产品,助力复工复产。截至2021年末,发放企业复工复产贷款81.27亿元,对980家8亿元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2021年洪涝灾害发生以来,济源农商银行办理支农再贷款6108.86万元,支小再贷款7870万元,专项(灾后重建)再贷款6000万元,普惠小微信用支持计划1.17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6.88亿元,进一步强化“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全力支持灾后重建。

日前,济源农商银行深入开展以“转变作风、宣讲政策、惠企纾困、服务实体”为主题的“行长进万企”客户走访活动,通过明确企业分包联络负责人、开展入企集中调研走访活动、建立常态化金融专员服务机制三个阶段,自觉躬身入局,强化责任担当。“行长进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济源农商银行共对接省市级企业140余家,为其中的109家企业提供贷款金额15.49亿元,重新走访企业30户,收集企业问题24条。自主对接走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服务客户66户。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9)

图为济源农商银行深入辖内产业园区实地调查疫情后企业经营和资金需求情况,助力“六稳”“六保”。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10)

服务精益求精

“我们需要用钱时,只需要联系济源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他们很快就会上门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用上钱。”这是轵城镇宏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合敏的切身感受。

用心用情为客户服务,以建设规范的培训管理机制、灵活的服务创新机制等,实现“打造国内精品标杆银行”的目标。

12年来,济源农商银行不断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一步简化流程、提升效能。将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电子征信档案管理;推出限时服务承诺,对业务办理实行“1235(1天受理,2天对接,3天反馈结果,5天办理完结)”工作机制;建立评审快速响应机制,对先进制造领域、脱贫攻坚领域、复工复产领域等重点支持类企业,专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受理,限时审批;对于重点企业融资,制定优化授权方案,提高审批效率;依托济源示范区开展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组建“融资服务专家团队”,认真摸排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动聚焦企业资金需求,积极调整信贷政策,增加授信额度,开通绿色通道,调低贷款利率,服务企业发展。

蓦然回首,前行的道路洒满荣光。截至2022年3月末,济源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33.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2.35亿元,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是济源首家存款突破200亿元的金融机构,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贷款余额率先突破百亿元的金融机构。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济源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定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以党建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为抓手,以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主动扛起助力济源乡村振兴的使命和担当,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奋楫扬帆,乘风破浪,逐步迈上现代化商业银行新台阶,打造‘扎根本土的上市银行、走在行业前列的标杆银行、社会倍加认可的价值银行’,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济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高红梅说。

参与“2022农村金融转型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11)

百万读者都在看

实体经济贷款超百亿!这才是农商行该有的担当!

服务社区,一家农商行的金融驿站全搞定!

速围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开进农商行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12)

农商行转型发展建议(12年再造3个农商行)(13)

来源/河南济源农商银行

主编/刘小萃 责编/谷雨 制作/王雪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