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荀子成就人文同类之道,包括:天与人的关系、性善与性恶的关系、心与道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圣王之道、为学之道、政制之道、富国之道、君臣之道、强国之道、礼乐之道。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1)

解蔽篇 第二十一

【原文】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①而静。心未尝不臧②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③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④;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注释】

① 壹:统一。

② 臧:通“藏”。

③ 两:同时认识两个事物。

④ 志:记忆。

【翻译】

人怎样知道“道”呢?答:用心。心怎样知呢?答:清虚、统一而平静。心未尝没有收藏,但也有所谓清虚的工夫。心未尝不知道两个事物,但也有所谓统一的工夫。心不会不动心的,但也有所谓平静的工夫。人出生就有知觉,有知觉就有记忆。有记忆,就是有所收藏。但心也有所谓清虚的工夫,不会因为已经收藏的内容而损害将会接受的内容,这就叫作清虚。

【解读】

荀子这里说心,一方面重视心的虚静,一方面重视心的统一。虚、静、壹等概念,是道家常说的,并非孔孟常说的。但荀子说心的虚,和道家不同。荀子心的虚,是和心的收藏一起说的。荀子是教人要善用心的虚,而要求有所收藏,就好像我们一般说能虚心请教,才能学到更多知识。人心如果不虚,而是满满的,又怎能容得下新内容呢?人心如果总以为金钱是最重要的,又如何让金钱以外的事物存在于心呢?庄子不是这样说虚,庄子说心的虚,好像镜子照事物,只是感应事物,而不应收藏,所以庄子喜欢说心要能够忘记,说坐忘。这就和荀子的心不同。荀子同时重视虚和藏,虚是可以令人不因为已收藏的内容而损害将会接受的新内容,这才是荀子重视心的虚的原因,就是要人能够不断有新的收藏。人心有所收藏,在于有记忆,所以人能善用心,就能够成就各种人为行事。所以荀子说虚,也是愿意肯定人文世界各种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只说虚静的。

现代人重视考试,重视记忆,重视功利价值,心不能虚,想接受新知识也会出现困难。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很想接受西方文化新知识,但心中满满的只是想着如何令国家成为大国、强国,心不能虚,又怎样接受西方的文化思想?结果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喊了百多年,中国仍未有民主思想的开花结果,中国知识分子要重新看荀子的用心了。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2)

【原文】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翻译】

心出生就有知觉,有知觉就有所分别;有所分别,即是同时都知道这分别。这同时都知道,就叫作知道两个事物;但也有所谓一个事物,即不因为知道那一个事物而损害这一个事物,就叫作统一。

【解读】

关于“一”,道家有说“与天地万物为一”,孔子也有说“吾道一以贯之”,但都没有同时重视“一”和“两”的关系。荀子所说的“一”,是和“两”一起说的。“两”即是能够同时知道两个一。用统一的心,能够知道两个事物,就是两个;知道两个事物中的其中一个,就是一。人心分别知道两个事物,相比只重“一”的道家而言,荀子成就的知识更多。

【原文】

心卧则梦,偷①则自行,使之则谋②,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③乱知谓之静。

【注释】

① 偷:松懈。

② 谋:思考。

③ 剧:繁杂。

【翻译】

心在卧睡时就做梦,心偷懒时就自动乱想,心在使用时就会思考。所以心没有不动的,但也有所谓静,不因为梦幻繁杂而扰乱所知道的,就叫做静。

【解读】

关于心的静,也是道家常说的,但荀子是把心的静和动一起说的。注重心的静,是要把心从乱想乱知的妄动之中超拔出来。静,是心清虚的第一步。心由静而达到虚,不被过去的知识所填满,待人接物才能够清通。但荀子把心的静和动合起来说,是强调心在活动时,更应该做到心静。这个心境,即是求知时,用心专注,聚焦在一个事物之上。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3)

【原文】

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之静则察①。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②。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③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④治乱而通其度⑤,经纬⑥天地而材官⑦万物,制割⑧大理而宇宙理矣。恢恢广广⑨,孰知其极?睪睪广广⑩,孰知其德?涫涫纷纷⑪,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⑫,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注释】

① “作之”三句:这三句文字可能有误,所以会用前文后理意思加入解释。

② 失位:失去位置,即不适宜,有误。

③ 疏:通。

④ 参稽:考察。

⑤ 度:界限、法度。

⑥ 经纬:安排。

⑦ 材官:材通“裁”,管理。

⑧ 制割:掌握。

⑨ 恢恢广广:宽广貌。

⑩ 睪(yì)睪广广:广大貌。

⑪ 涫(ɡuàn)涫纷纷:活跃纷杂貌。

⑫ 八极:八方。

【翻译】

未曾得到道而追求道的工夫,就叫作清虚统一而平静。做到这个工夫,即是将会求道的人,要做到清虚就能进入道,将会从事道的人,做到统一就能尽道,将会思考道的人,做到平静就能明察道。知道道而明察,知道道而实行,就是能体会道的人。做到清虚统一而平静,就能到达非常清明透彻的境界。看万物,没有什么形状是看不见的,没有看见而不能乱说的,没有乱说而说错的。人坐在室内,可以看见四海;身处现在,可以论说久远的事情。通观万物而知道万物之情,考察政治的治乱而明白法度,治理天地而管理万物,掌握大道理而宇宙得到大治。这时人心的境界就变得恢广深远,广大无边,不知德行何其深远;活跃纷杂,不知万物有多少形状。人心的光明可参配日月,广大可充满八方,这就叫作大人了。又怎会有所蒙蔽呢?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4)

【原文】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①而使墨②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③,其择也无禁,必自现④,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贰⑤。《诗》云:“采采卷耳⑥,不盈顷筐⑦。嗟我怀人,寘⑧彼周行⑨。”顷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故曰:心枝⑩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⑪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职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注释】

① 劫:强制。

② 墨:缄默。

③ 容:容纳。

④ 现:另作“见”。

⑤ 贰:不专一。

⑥ 卷耳:一种可食用的植物。

⑦ 顷筐:一种容器。

⑧ 寘:同“置”。

⑨ 周行:大路。

⑩ 枝:枝蔓分散。

⑪ 赞稽:帮助考察。

【翻译】

人的心,是形躯的君主,精神的主宰,发出命令而不接受命令。心自己禁止自己,自己驱使自己,自己夺去自己,自己接受自己,自己行动,自己停止。所以可令口强制缄默,令形躯强制屈伸,但不可以强制而令心改变意志,对的就接受,错的就推辞。所以说,心能容纳不同事物,选择是没有禁制的,一定是心自己呈现,心主宰的事物虽很博杂,但心的情是最高主宰,这是不会不专一的。《诗经》说:采摘卷耳,载不满一筐。我很怀念他,把筐放在大路上。一筐是很容易满的,卷耳是很容易得到的,但心不可以不统一于大路上。所以说:心意枝蔓分散了,就不能主宰,等于不能知事物。心倾斜于一特定事物,就不能精深细察,心意分散,就会疑惑。心能统一于道,有助于考察事物,万物是可以同时知道的。人能够尽这个道理,就能完美了。心所选择的事物类别不能是两种,所以知道心的人,应选择一个事物,而统一于道。

【解读】

虚壹而静的心,更能自作主宰。心因为虚,所以能有收藏,能够不因为这个一而损害那个一,能够统一起两个一,由此而见到心能够自作主宰。所以心能够自禁、自使、自行、自止,即是直接对行为有自觉的选择。而在选择时,心中可以同时有两个或多个事物,所以是博杂的,都可以加以选择,这是心可以容纳选择,而不能禁止的。心如果不能自作主宰,被事物所影响,摇摆不定,枝蔓分散,就不能自知,而成为无知。心不倾向某一事物,而能兼知,并作最终决定,这就是专一不二,没有疑惑。

人心能统一兼知万物,又可以选择一而专精于一,即是人心可以不因为这个一而损害那个一。选择一而专精,就是自作主宰,人就可以尽心于某一类事了。这就是荀子肯定人文世界各类事业各有专精的根据。人心原本能够兼知万物、统一万物,然后选择一、精于一。所以人是各有专精,各有所长。各有专精,又可以互相配合,由此而组织成为人文社会。这是荀子书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5)

【原文】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①,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注释】

① 物物:第一个物是主宰的意思。物物,即主宰事物。

【翻译】

农人专精于耕田,而不可以做管理田地的官,商人专精于市场买卖,而不可以做管理商人的官,工匠专精于制造器具,而不可以做管理器具的官。有些人,不专精于这三种技能,而可以做治理这三种行业的官,所以说:能够专精于道的,不等于能专精于事物。专精于某事物的,可以主宰某事物,专精于道的,能同时主宰各类事物。所以君子能够统一万物于道,可以帮助考察万物。能够统一于道就能正确对待万物,能帮助考察事物就能明察,用正确的心志,实行明察的道理,万物就可以被治理了。

【解读】

荀子下面会说人心和道心的分别。人心指专精于一特定事物,而不能贯通到其他事物的心;道心则能够同时知道不同的人所专精的事都有意义和价值,能够同时知道而又要求加以配合贯通。人心、道心的区分最初不是道德意义的区分,而是人文意义的分别。其实荀子所重视的心,是人文同类的心。

农人、工人、商人只是专精于事物,而不能做老师,不能做管理者,正是因为他们只有人心,没有道心。有人心,就可以成就专精的事业,所以人心是人不可缺少的。但如果只有人心,就不能做老师,做管理者。做老师,做管理者,要教导治理农人、工人、商人,并处理他们的事务的关系,所以一定要能够同时贯通各人各事物,知道他们的相互关系,然后加以调理。这个调理的心,就是居于人心的上一层次的道心,可令不同事务协调而得到完成。

现代中华文化的问题是人心只倾向于政治和经济的事务,其他人文类别的事务全忽略了。所以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应是重拾道心,不要因为这个一而损害那个一。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6)

【原文】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①而万物成。处壹危②之,其荣满侧;养壹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③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庶④理矣。

【注释】

① 诏:告示。

② 危:一般引申作戒惧谨慎。唐君毅先生用“高标”的意思解释。“处壹危之”解作:心凸出而凝聚,处于一事物之内,而高标出意义和价值的心。

③ 错:措,放置。

④ 庶:另作“粗”。

【翻译】

以前舜帝治理天下,不必事事告示天下,而万物就可成就。如果人心只是处于一个事物之内,而高标出某一个意义和价值,他的荣耀充满于某一偏侧。如果培养专一于道的心,只是隐微的心,有荣耀而不知道。所以《道经》说:“人心会高标出来,道心则是隐微的。”高标或隐微的微小分别,只有光明的君子才能知道。所以人心好像盘中的水,正确放置而不动的话,混浊的水会在下面,清明的水会在上面,足以看到须眉,清楚看到皮肤上的纹理。微风吹过,混浊的水会在下面动,清明的水在上面会混乱,就不可以得到整体的正确形状。心也是这样,所以用道理引导,培养清明,不要倾侧于某事物,心就足以决定对错,解决嫌疑。细小事物牵引人心,只是改正外表容易,但人心内在有所倾斜,就不足以决断平常的事理了。

【解读】

这段说人心和道心的分别,只有君子能够明察,因为君子不只是专精于一种事务,所以不能不知道人心和道心的不同。君子应该有道心,令心不倾侧,好像盘水,要放置平正,平正就不会偏侧,就会清明。现代人总是想成为专家,而不知道较专家更高要求的,就是做老师和管理者,因为要能够懂得各专家的价值,更加需要君子。所以古人会更加要求知识分子做一个君子。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7)

【原文】

故好书①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②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③作弓,浮游④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⑤作车,乘杜⑥作乘马,而造父⑦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曾子曰:“是其庭⑧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

【注释】

① 书:文字。

② 夔:舜的乐官。

③ 倕:舜的工匠。

④ 浮游:传说中创造箭的人。

⑤ 奚仲:禹时管理车辆的官。

⑥ 乘杜:周朝祖先契的孙。创作四马驾车法的人。

⑦ 造父:周穆王是著名的擅长驾车人。

⑧ 庭:通“莛”,打节拍的小竹棍。

【翻译】

所以爱好文字的人很多,而只有仓颉一人传世,因为他能统一于道;爱好庄稼的人很多,而只有后稷一人传世,因为他能统一于道;爱好音乐的人很多,而只有夔传世,因为他能统一于道;爱好正义的人很多,而只有舜一人传世,因为他能统一于道。倕制造弓,浮游制造箭,后羿专精于射术,奚仲管理马车,乘杜创作驾马车的方法,而造父专精于驾马车。由古至今,没有心意摇摆而能专精的。曾子说:“看他用来打节拍的小竹棍,可以用来搏打老鼠,又怎能和我一起唱歌呢?”

【解读】

做专家也要能统一于道,先做君子,然后做专家,才会是一个有意义的、真正知道自己做什么的专家。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8)

【原文】

空石①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②。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则败③其思;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是以辟④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若是,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⑤,可谓能自强矣;有子⑥恶卧而焠⑦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辟耳目之欲,可谓自强矣,未及思也。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可谓危矣;未可谓微也。夫微者,至人⑧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注释】

① 空石:石洞。

② 觙: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

③ 败:干扰。

④ 辟:通“避”。

⑤ 出妻:休妻。

⑥ 有子:即有若,孔子的学生。

⑦ 焠:烧。

⑧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翻译】

石洞之中有人,叫作觙。他的为人,擅长推理,好思考。耳目接触到欲望,就会干扰他的思维;听到蚊虻的声音,就会干扰他的专精。所以要避开耳目欲望,远离蚊虻的声音,闲居静思才能贯通。如果这样思考仁,可算是隐微吗?孟子恐怕败坏而休妻,可算是自我勉强了,但未思考全面。有子恐怕睡着而烧手掌,可算是能自我忍耐了,但未算好。避开耳目的欲望,远离蚊虻的声音,可算是能够用心专精凸显于一处了,但仍未做到隐微的工夫。要是心能做到隐微,人就臻于最高境界了。最高境界的人,何须勉强?何须忍耐?何须凸出?所以昏浊的光明,只算是外表的光明;透彻的清明,才算是内在的光明。圣人可以放纵他的欲望,同时有他的情感,又用他的理性治理事务。又何须勉强,何须忍耐,何须凸出呢?所以仁者实践道,是没有人为造作的;圣人实践道,没有勉强。仁者的思考只是恭敬,圣人的思考只是快乐,这就是治理人心的道了。

【解读】

一般人的心是专精于一物一事,心常会有所倾侧,但荀子说养心,是要养清明不倾侧的道心,可以平正看待各类事物。和道心相对的,是人心,培养人心可以从事农业、工业、商业,但不能做老师和管理者。做老师和做管理者,一定要培养道心。培养道心,就是保存心的清明和不偏,不是强制人心凸显于一个地方,或执着于一定的道德标准。强制的工夫不能培养贯通众理的道心,只可以培养专精于一事一物的人心。所以荀子以石洞中之人和孟子、有子为例子。石洞中的人善射好思,想去除耳目的欲望,成为能够忍耐情欲的人。他只是为了专精一项技能,耳目的欲望、蚊虻的声音,都会扰乱他的用心专精,所以要避世闲居和静思。但这正是荀子所说的只知道用人心,偏向一个方向,而不能有道心的隐微。孟子执着于一个礼,认为妻子不合礼,想休妻。有子厌恶贪睡,烧自己的手掌,都是执着于一个道德标准,由此也有成就,但是用心偏向一侧,仍然没有道心的隐微。原因是,培养道心,要令心清明,没有偏侧,而不是强制自己的心,变得凸出而高危。人心凸出,外在的蚊虫之声都足以扰乱人心。而人认为是对的,也不一定全是对的。孟子只执着于一定的礼,而忘记自己也有不合礼的地方;有子厌恶贪睡而烧掌,而忘记了会伤害父母给予的身体。

所以荀子说至人的用心是“何强?何忍?何危?”圣人的纵欲兼情,不是一般的放纵情欲,只是不强忍情欲,不令心偏向一侧,而用理同时令各方面情欲都各得其所。

现代人对儒家有误解,以为儒家要强制别人或自己实践某些道德礼义但荀子所说的“何强?何忍?何危?”之道心,打破了人们的偏见。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荀子原文译文十六)(9)

喜欢的话请转发、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