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道不同不相为谋
1936年10月19日,伟大的民主斗士鲁迅逝世。一时间,整个社会都受到了强烈震动,各地的人们开始自发地举行追悼会。
而历来与鲁迅意见不合的朱自清,尽量避免了参与这些追悼活动,他有自己的纪念方式——两进清华悼念朱安。
一、理性的距离
朱自清作为一个处于现当代文坛的作家,一生却很少提及鲁迅。除了对鲁迅冷落远亲朱安一生稍有不满外,对于鲁迅的性格和主张,朱自清也颇有微词。1933年5月11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读《两地书》竟,觉无多意义······鲁骂人甚多,朱老夫子、朱山根(顾颉刚)、田千顷(陈万里)、白果皆被骂及;连伏老也不免被损了若千次,更有长虹亦挨骂,书中于革命军消息颇多述及。”
《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的书信往来,由鲁迅编辑成合集。这本书里,除了细致记录两人之间的感情外,还有大部分有关革命浪潮的事。但朱读过后,认为这本书里鲁迅骂人甚广,且对象都是些不必要的人,所以毫无意义。
一般人遇见与自己气场不合的人,总是会找机会反对对方。而朱自清没有,朱自清不喜欢鲁迅的一些观点,所以一直尽量与他保持着一种理性的距离。
一方面他不喜欢鲁迅,另一方面,他又敬佩鲁迅。朱一直承认鲁迅的社会地位,认为他是年轻人的领袖。
他与鲁迅观念相差太大,很少看鲁迅作品。所以,如果有人叫他发表,关于鲁迅的缺点时,他都会拒绝。只有看过的,他才会以理性的眼光出发,去分析二三。
二、谨慎疏远
对于鲁迅的评价上,朱自清一直小心谨慎,尽量疏远两人之间的关系。
1936年,在益世报的纪念鲁迅专栏中,朱自清发表了《鲁迅先生会见记》。当时同时纪念鲁迅的还有其他大师,但朱自清的表现却格外不同。对于措辞和描述,他都十分谨慎,绝不多一分或少一分。
朱自清和鲁迅一共有过三次会见,其中三十年的第三次会见,被他详细地记述了下来。当时,鲁迅因为要探望母亲,于是回到了北平。清华大学的文学会趁这次机会,派朱自清去邀请鲁迅演讲。
结果朱自清碰壁了,鲁迅没有答应邀请。后来,吴组缃回忆了朱自清回来时候的样子:
“他拿着清华中国文学会的请函去的,但结果碰了钉子回来。朱先生满头汗,不住用手帕抹着,说:‘他不肯来······’”
鲁迅对朱自清也是不喜欢的。朱自清是学院派出身,而鲁迅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作家、学者。所以,在文学理想上,两个人处于很深的矛盾之中。并且,在去世之前,鲁迅都还在用尖锐的文风,批判朱自清所在的京派文学圈。
朱自清对此最为忌惮,甚至有些恐惧,所以他才总是保持谨慎疏远的态度。
三、理念的差别
朱自清是一个“很学术”的人,不像鲁迅一样总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他更愿意专心搞学术。为了不被卷入社会的矛盾中,他总是小心用词。谨慎再谨慎,是他常记心中的准则。
叶公超是朱自清的一位好友,也是一位学者。朱自清与他关系十分亲近,但朱自清也常言“与公超相对常得益,然其锋芒亦实实可畏。”尖锐的文字对朱自清而言,总是有些怖人。
从这些“谨言慎行”都不难看出,朱自清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他向往平淡美好,追求平和雅美的文学世界。文学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与社会事件挂钩。
在他的《文艺的一个界说》中,也可证明他的这些想法:
“文学的美是要在‘静观’里领略的,前面已说过了。‘静观’即是‘安息’(Repose);所谓喜悦便指这种‘安息’,这种无执着,无关心的境界而言,与平常的利己的喜悦有别,这种喜悦将悲哀也包括在内;悲剧的嗜好,落泪的愉快,均是这种喜悦。”
因此鲁迅等人在他眼中,虽理念不同,但只要不相为谋即可。他对鲁迅有深深的敬佩,但也只是不露声色地以更隐秘的方式,去纪念凭吊。
虽理念不同,但不可否认鲁迅和朱自清,都是伟大的文学家。而朱自清无疑示范了面对三观不合之人,最好的处理方式便是保持距离,不必强求深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